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41篇
  免费   1016篇
  国内免费   1571篇
林业   1187篇
农学   989篇
基础科学   773篇
  1696篇
综合类   8898篇
农作物   1346篇
水产渔业   865篇
畜牧兽医   3198篇
园艺   1320篇
植物保护   856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341篇
  2022年   864篇
  2021年   823篇
  2020年   800篇
  2019年   721篇
  2018年   566篇
  2017年   880篇
  2016年   566篇
  2015年   901篇
  2014年   966篇
  2013年   1073篇
  2012年   1651篇
  2011年   1672篇
  2010年   1605篇
  2009年   1385篇
  2008年   1327篇
  2007年   1280篇
  2006年   968篇
  2005年   792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21.
在前期研究中,从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cDNA文库中筛选到了免疫保护性抗原偏菱形样蛋白EmRP,本研究为揭示该抗原的免疫保护机理,进一步检测了其免疫原性。以E.maxima卵囊cDNA为模板,用RT-PCR技术扩增EmRP,并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EmRP,将其经腿部肌肉注射2周龄的雏鸡,3周龄加强免疫。分别于首次免疫后和加强免疫后1周,采集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水平,用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分析EmRP诱导的免疫反应。序列分析表明,EmRP含有偏菱形样蛋白超家族成员保守区域,为非跨膜蛋白,分子量约为28.4 kD。真核表达质粒pVAX1-EmRP免疫鸡后,与对照组相比,鸡体IFN-γ、IL-2、IL-10和IL-17等细胞因子转录水平显著提升;CD8^+和CD4^+ T细胞比例显著提高,而血清特异性IgG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EmRP诱导的免疫保护作用主要是由其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实现的,可以作为研制E.maxima新型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22.
本试验利用禽用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进行能量代谢试验,通过间接测热法结合替代法测定不同类型玉米在产蛋期蛋鸡饲粮中的表观代谢能和净能。选用34周龄产蛋期海兰褐蛋鸡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0只。试验选用1种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和5种待测饲粮。待测饲粮由5种待测玉米(3种2018年10月收获的正常玉米和2种2016年收获储存3年的陈化玉米),分别以50%比例替代基础饲粮构成。试验鸡在舍内笼养,预试期7 d,正试期27 d,其中正试期分为3期,每期9 d(适应3 d、呼吸测热3 d、绝食测热3 d)。每期试验中,从每组中选择4只试验鸡,称重后分别放入呼吸测热装置的12个代谢室(每个代谢室2只),每2个代谢室对应1种饲粮,测定气体交换和排泄物总量,呼吸测热的同时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与基础饲粮相比,5种玉米待测饲粮的表观代谢能显著提高(P<0.05),3种正常玉米待测饲粮的净能显著高于基础饲粮和2种陈化玉米待测饲粮(P<0.05);2种陈化玉米的表观代谢能和净能显著低于3种正常玉米(P<0.05)。本试验中,3种正常玉米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16.19、15.85、16.17 MJ/kg,2种陈化玉米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15.12和15.06 MJ/kg;3种正常玉米的净能分别为12.39、12.57、12.25 MJ/kg,2种陈化玉米的净能分别为11.29和12.05 MJ/kg。  相似文献   
123.
新时代下,茶文化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普及,茶德的提出使得茶文化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位的哲学思想范畴,旨在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历代古人将“仁”、“知”、“勇”等定义为君子的品德,本文从茶的平和里仁、睿智超然、坚贞清廉三个方面展开,初步论述了茶的君子品德。  相似文献   
124.
为提高甘蓝型油菜耐寒育种过程中的筛选效率,研究甘蓝型油菜耐低温机理,以8个不同抗寒性的甘蓝型油菜为材料,对低温条件下各材料的生物量、叶绿素、脯氨酸和相对电导率进行测定,发现在室外平均气温2.75℃时,抗性材料的生物量、叶绿素和脯氨酸的累积量都显著高于敏感材料,相对电导率没有显著差异;当平均气温7.52℃回升至12.39℃,抗性材料和敏感材料生物量的累积量无显著差异;在恒定低温10℃/4℃处理下抗性材料和敏感材料在处理前3周生物量均持续累积,但从第4周开始敏感材料新叶出现白斑,生物量减少,抗性材料老叶出现白斑,生物量维持不变。结果表明,耐低温材料在低温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受到的影响较小,脯氨酸的积累量持续上升,具有较强的快速适应能力,在低温下具有显著的持续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25.
本研究以三七(Panax notoginseng)植株及其产品和近缘种为研究对象,采用L9(3 4)正交试验对三七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然后利用HPLC法检测三七素含量,并对各样品中的三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三七素提取条件为超纯水、料液比1∶20(g/mL),提取1次(10 min);三七素在三七花蕾中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根状茎和主根,但是三七茎叶中也有较高含量的三七素,说明三七花蕾和茎叶均可作为三七素的提取原料;在三七产品中三七花的三七素含量最高,达到3.33%,其次是剪口(根状茎)、筋条(侧根)和须根;但三七素的含量与三七个头大小(头数)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在三七近缘种姜状三七(P. zingiberensis)和野三七(P. vienamensis var. fuscidiscus)主根、珠子参(P. japonicus var. major)根状茎中的三七素含量显著低于三七主根三七素含量,也显著低于三七其他部位的三七素含量,说明三七是最佳的三七素来源植物。三七素的含量主要受到物种和部位的影响,与产品规格无关。本文所建立的三七素提取方法和HPLC检测方法,能够快速简便、稳定可靠测定样品中三七素含量;并可为三七素相关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为三七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6.
微乳液是一种热力学稳定的油水混合体系,在众多领域应用广泛。通过对微乳液体系制备方法的介绍,分析微乳液形成机理,以及微乳液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为日后微乳液的制备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7.
乐亭早春棚室薄皮甜瓜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达7 333.3 hm2(11 万亩),当地农民通过系列实用生产技术,采收两茬瓜,获得高产高效,其中日光温室冬春茬薄皮甜瓜每667 m2 产值可达5.5 万元。  相似文献   
128.
蔬菠2号是以雌性系221为母本、自交系213为父本配置的菠菜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植株直立,生长势强,叶片大、深绿色、尖圆形,叶面平展;植株生长速度较快,适于早春露地、秋露地及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29.
基于种子大小和种皮特征的啮齿动物的取食和搬运行为是影响种子扩散后的命运和植物种群更新的重要因素.本试验研究了在六盘山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啮齿动物对不同大小的辽东栎和山桃种子的取食和搬运行为及其对种子命运的影响.结果表明:1)辽东栎种子在投放后被啮齿动物取食和搬运的速率较快,种子留存率在投放21 d后快速降至0,而山桃种子直至试验结束仍有少量留存于投放点.2)辽东栎小种子被啮齿动物就地取食率最高(39.5%),显著高于其他3种类型种子(p<0.01);辽东栎大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取食率最高(33.5%),辽东栎小种子次之(21.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和不同大小的山桃种子(p<0.05);山桃小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贮藏率最高(47.0%),显著高于不同大小的辽东栎种子(p<0.05).3)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取食和贮藏距离均为山桃大种子最大(分别为4.1m和3.6 m),且均表现为山桃大种子>辽东栎大种子>山桃小种子>辽东栎小种子.  相似文献   
130.
为了解陕北地区黄牛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背景,采用直接测序技术对55头饲养在陕北榆林地区的秦川牛及其多个杂交后代群体的线粒体DNA D-loop区826bp序列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榆林地区黄牛D-loop区序列A+T平均含量为61.5%,G+C含量38.5%;共检测到33种单倍型和84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21 43,单倍型多样度(h)为0.970,表明陕北榆林地区的黄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NJ法聚类结果显示,该地区的黄牛品种或群体有2个母系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