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47篇
  免费   1222篇
  国内免费   2648篇
林业   2687篇
农学   3791篇
基础科学   2322篇
  4120篇
综合类   6266篇
农作物   1168篇
水产渔业   659篇
畜牧兽医   2993篇
园艺   633篇
植物保护   147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666篇
  2021年   908篇
  2020年   825篇
  2019年   865篇
  2018年   568篇
  2017年   816篇
  2016年   790篇
  2015年   1077篇
  2014年   992篇
  2013年   1235篇
  2012年   1386篇
  2011年   1560篇
  2010年   1489篇
  2009年   1336篇
  2008年   1277篇
  2007年   1242篇
  2006年   1181篇
  2005年   1063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475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484篇
  2000年   487篇
  1999年   563篇
  1998年   559篇
  1997年   443篇
  1996年   431篇
  1995年   381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288篇
  1992年   269篇
  1991年   260篇
  1990年   189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浅谈耕地休耕模式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黄明镜  赵聪  黄学芳 《农学学报》2020,10(10):46-49
休耕制度是保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具体实现的有效途径,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笔者详细归纳了美国、欧洲和日本休耕制度的提出背景以及休耕制度实施的具体方式和休耕补偿办法,并且分析了中国在资源匮乏地区、耕地破坏地区、生态薄弱区等区域耕地存在的独特性问题,以及相对应的科学改良措施和当前施行的休耕补贴政策。通过对比国外模式和分析国内现行休耕制度,笔者认为国内当前土地休耕应当大力发展预测模型,科学规划休耕区域,并且加强政府监督,改变当前的休耕补贴方式,刺激更多科研单位和商业公司加入到土地休耕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912.
赵丹  吴晓东  朱鹤  王子胜 《中国棉花》2020,47(12):27-28
辽棉42生长优势强、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本文主要介绍辽棉4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13.
掌握面源污染现状是进行污染防治的前提。本研究概述了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化肥施用高量低效并存、农药包装物污染、残膜污染持续以及秸秆综合利用衍生问题突出,是当前种植业面源污染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结合防治难点,从宣传普及、强化监测、健全法规、资金保障以及做好技术研发和推广等角度提出了较系统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14.
为明确河套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张杂谷19号'产量的影响,以新抗旱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种植方式(干旱无膜、干旱覆膜及灌溉无膜)和5种密度(4.5万、9万、13.5万、22.5万、45万株/hm2)对'张杂谷19号'稳产和丰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灌溉条件下,'张杂谷9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为4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8724.36 kg/hm2。而干旱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可以同样获得较高产量,与正常灌溉条件下最高产量差异不显著。当种植密度为9万~ 45万株/hm2时,产量普遍提高到7700 kg/hm2以上,最高可达8654.33 kg/hm2。河套地区'张杂谷19号'播前灌溉1次足水、地膜覆盖及种植密度9万~45万株/hm2,可以实现水分高效利用和产量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15.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 Two selected walnut cultivars (Xiangling and Jizhaomian) growing in China were analyzed in terms of proximate and mineral composition, fatty acid and amino acid...  相似文献   
916.
研究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及降解效果,为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代替普通聚乙烯地膜的可行性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采用2种不同配方的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以普通聚乙烯地膜作为对照,分析不同降解地膜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观测增温保墒效果,明确降解性能。结果表明:2种降解地膜对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未产生显著影响,籽棉产量和增温保墒效果与普通地膜基本相同;诱导期为39 d的2018新疆阿拉尔棉花1号降解膜降解率达47.3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17.
为了研究机采种植模式下不同水平减施氮肥后增施叶面肥对棉花花铃期冠层光分布、叶面积指数及与产量的影响,旱碱地条件下,设置0(CK)、60(N1)、90(N2)、120(N3)、150(N4)、180(N5,当地常规施氮量)、225 kg·hm-2 (N6)7个施氮水平,其中N1~N4喷施叶面肥4次,测定花铃期群体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冠层光分布和籽棉产量。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施氮量相比,减施(60~150 kg·hm-2)氮肥后,棉花花铃期叶面积指数降低0.7%~5.5%,冠层光总截获率降低0.2~1.7百分点,冠层光透射率升高0.2~0.8百分点;各减施氮肥处理群体叶面积指数与冠层上层叶片的光截获率均呈显著正相关,与下层叶片的光截获率则呈负相关;籽棉产量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二者有较高的相关性(R2=0.990 5)。减氮(90~150 kg·hm-2)增施叶面肥处理的LAI、冠层光总截获率、光透射率、冠层上下层叶片光截获率以及籽棉产量与当地常规施氮量180 kg·hm-2处理差异均不显著。综上,旱碱地机采模式棉田增施叶面肥,对减施氮肥棉花花铃期冠层光分布、叶面积指数及籽棉产量有一定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918.
以抗草甘膦棉花品种进行化学杀雄制种是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为验证新疆奎屯应用草甘膦进行棉花化学杀雄制种的可行性,摸索相关制种技术,2017年用抗草甘膦棉花材料“祝22”开展棉花小面积化学杀雄制种及农达41%(质量分数,下同)水剂不同剂量与不同施药间隔试验。据制种实践结果,籽棉单产达4 740 kg·hm-2,制种纯度达到100%,但化学杀雄的棉株下部结铃率降低。农达41%水剂不同剂量与不同施药间隔试验结果表明,农达41%水剂200倍液间隔7 d、施药6次的杀雄彻底,且棉株长势的强弱可影响杀雄效果。因此,在当地科学应用草甘膦及其制剂进行棉花化学杀雄杂交制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19.
通过对引进甘蔗种质资源24个杂交后代的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科学评价引种甘蔗种质资源在广西本地的农艺性状表现,探究各农艺性状间的协同制约关系,为甘蔗种质资源的精准评价和杂交育种材料的科学选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6.79%~29.44%,24个甘蔗种质在分蘖和蔗糖产量上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2)主成分分析将这10个农艺性状凝聚成4个主成分,分别为产量因子、有效茎因子、糖分因子和出苗因子,贡献率分别是35.2%、16.5%、15.3%、12.1%,累计贡献率达到79.1%;(3)通径分析中各性状对糖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蔗茎产量(0.927)>蔗糖分(0.399)>单茎重(0.039)。表明:甘蔗品种(系)GUC23-1、GUC15-2、GUC23、GUC34、GUC25在广西的丰产性最优,在甘蔗引种和选育中,考虑将蔗茎产量、蔗糖分、单茎重作为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9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