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2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林业   182篇
农学   121篇
基础科学   116篇
  259篇
综合类   1111篇
农作物   168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444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13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明确陕西省小麦不同部位镰刀菌种群结构及其毒素化学型,于2022年小麦灌浆期分别从陕西省渭南市、宝鸡市、咸阳市、西安市采集小麦穗部、茎秆以及茎基部具有明显病状的样品,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镰刀菌菌株,并使用分子生物学鉴定其种群结构及毒素化学型。结果表明,从采集的样本中共分离到156株镰刀菌菌株,其中发生在穗部的赤霉病以及发生在茎秆的秆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均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主要以15-ADON化学型为主;发生在茎基部的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为假禾谷镰刀菌(F.pseudograminearum),其15-ADON和3-ADON化学型占比差异不大;未检测到NIV毒素化学型的镰刀菌。以上结果说明,小麦不同部位对镰刀菌毒素化学型可能不存在选择性,小麦茎基部与穗部和茎秆的镰刀菌毒素化学型不同,原因可能是由优势病原菌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以青椒为试材,采用5种不同的保鲜膜(0.04mm PE膜、0.018mm高渗出CO2保鲜膜、0.03mm纳米银保鲜膜、0.03mm PE膜、0.03mm PVC膜)包装处理青椒,测定青椒的感官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以筛选出适宜的膜包装。结果表明:室温下(20~25℃),0.03mm PVC膜处理组对青椒起到较好的保鲜效果,可有效抑制外观指数的下降,延缓果实转红和失重率的升高,抑制叶绿素、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减少,延缓MDA的积累,维持了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同时,增强POD、CAT活性,减轻活性氧自由基对细胞组织的损伤,维持了较好的品质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13.
为鉴定肉牛皮肤病病原及其致病性并筛选其敏感药物,本研究取患皮肤病肉牛病变部位皮屑、毛发和痂皮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ITS序列分析、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形态特征与细极链格孢菌极其相似的菌株(PY2-1-2);经PCR扩增、测序和BLAST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株(PY2-1-2)的ITS基因序列与细极链格孢菌(MG975630.1)的ITS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9%,分离株PY2-1-2的ITS基因序列长度为543 bp,该片段包括ITS1、5.8S rDNA和ITS2的全部基因序列以及18S rDNA和28S rDNA的部分基因序列,提交GenBank(MH656780.1)。根据形态学结合IT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该分离株为细极链格孢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小鼠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灰黄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0.5μg/mL、4μg/mL、1μg/mL、1μg/mL。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探究细极链格孢菌引起的皮肤病诊治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次降雪的积雪密实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冬季一次降雪后积雪厚度和积雪密度两个指标的持续测量,研究了观测期18d内的积雪密实化过程,分时段和观测时间点对两个指标的变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比较发现积雪厚度具有更好的阶段变化特征,因此依据积雪厚度划分法,将积雪密实化过程分为剧烈变化期(前24h)、快速变化期(24h-48h)和稳步发展期(48h之后)三个阶段.其中剧烈变化期和快速变化期分别完成整个积雪密实化过程的52.63%和12.17%,说明积雪在前期较短时间内快速密实;短期内不同观测时间点的积雪密度由于受气温的主要影响出现小幅波动,14:00测得的积雪密度值最高,8:00和20:00差别不大.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季节性积雪区积雪资源的估算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对高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BHBA)活化NF-κB炎性通路的影响,体外培养奶牛肝细胞,添加不同浓度(0.0,1.2,2.4,4.8 mmol/L)的BHBA,并转染过表达MFN2的腺病毒,运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检测NF-κB炎性通路关键分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随着BHBA浓度的增加,IKBα和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以及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MFN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过表达MFN2后,显著抑制了高BHBA诱导的IKBα和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及IL-1β、IL-6、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结果表明,在奶牛肝细胞中过表达MFN2可以显著抑制高BHBA活化的NF-κB炎性通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结合γ-干扰素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结试验及ELISA法分别对重庆三峡库区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该区域肉牛结核病阳性检出率为1.2%,布鲁菌病阳性检出率为1.04%。其中,库区东北部区县肉牛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均为最高,分别为1.83%、1.14%;3种肉牛养殖规模条件下,个体散养农户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均为最高,分别为2.21%、2.94%;所调查的3个年龄段牛群中,19月龄以上牛群结核病、布鲁菌病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91%、4.85%。  相似文献   
17.
以胡萝卜为试材,采用乙烯及乙烯受体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处理,通过对贮藏60d后胡萝卜的品质劣变率(长须根率、腐烂指数、出薹率)、外观指数、可溶性糖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了1-MCP对胡萝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结合手洗贮藏可抑制胡萝卜贮藏期间的品质劣变率、抑制可溶性糖含量的损失、保持较高的外观指数及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手洗后贮藏则可有效改善胡萝卜贮藏期间的表皮褐变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欧洲型黄瓜种质资源对高温的适应性差异,为耐热种质资源筛选及耐热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20份欧洲型黄瓜的叶片为材料,设置6个高温处理,以室温为对照,测定浸提液电导率值并计算相对电导率,通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且相对电导率与处理温度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通过计算"S"型曲线拐点求得20份欧洲型黄瓜的半致死温度在45~51℃,其中33-2的半致死温度最高,达到50.09℃,37-1的半致死温度最低,为45.82℃。20份欧洲型黄瓜的耐高温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33-275-232-233-111-231-209-236-276-136-137-210-135-276-211-143-235-175-132-137-1。因此,半致死温度可作为评价欧洲型黄瓜耐热性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9.
大量研究表明, 乙烯可激发植物对死体营养型真菌的抗性, 但我们前期研究发现, 乙烯合成前体ACC可提高小豆对活体营养型真菌——锈菌的抗性, 为初步明确其机制, 本研究分析了ACC处理对小豆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的影响, 结果表明, ACC处理显著提高了乙烯合成基因VaACS1及信号通路关键基因VaEIN2?VaEIN3?VaERF5的表达水平?此外, ACC处理后再接种锈菌, 小豆锈病的发病程度显著降低?对接种锈菌后不同时间VaPR2和VaPR4的表达分析表明, 相比ACC处理后不接种对照, ACC处理后再接种锈菌的处理, 接种后1~5 d这两个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 与水处理不接种锈菌相比, 水处理接种锈菌5~8 d后VaPR2和VaPR4的表达量虽显著上调, 但应答时间较ACC处理滞后, 且总体表达水平低, 表明ACC激活乙烯通路进而诱导防卫反应基因上调表达是其诱导小豆抗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feeding activities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form animal feeding tactics that maximize energetic gains by minimizing energy costs while maximizing feeding success. Relevant studies in aquatic animals, particularly marine mammals, are scarce due to difficulties in the observation of feeding behaviors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This data scarcity concurrently hinders ecosystem-based fishery man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small toothed-cetacean conserv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a passive acoustic monitoring station was deployed in an East Asian finless porpoise habitat in Laizhou Bay to investigate poten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ast Asian finless porpoises and their prey. The data revealed that porpoises were acoustically present nearly every day during the survey period. Porpoise detection rates differed between spring and autumn in concert with activities of fish choruses. During spring, fish choruses were present throughout the afternoon, and this was the time when porpoise vocalizations 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detected. During autumn, when fish choruses were absent, porpoise detection rates decreased, and diurnal patterns were not detected.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fish choruses and finless porpoise activities implies an “eavesdropping” feeding strategy to maximize energetic gains, similar to other toothed cetaceans that are known to engage similar feeding strategies. Underwater noise pollution, particularly those masking fish choruses, could interrupt finless porpoises’ feeding success. Fisheries competing soniferous fishes with finless porpoise could impact finless porpoise viability through ecosystem disruption, in addition to fishing gear entangl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