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00篇
  免费   1888篇
  国内免费   3063篇
林业   2026篇
农学   1700篇
基础科学   1560篇
  3057篇
综合类   15293篇
农作物   2364篇
水产渔业   1377篇
畜牧兽医   4907篇
园艺   2321篇
植物保护   1246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610篇
  2022年   1460篇
  2021年   1376篇
  2020年   1338篇
  2019年   1230篇
  2018年   915篇
  2017年   1440篇
  2016年   983篇
  2015年   1527篇
  2014年   1596篇
  2013年   1891篇
  2012年   2670篇
  2011年   2731篇
  2010年   2529篇
  2009年   2259篇
  2008年   2350篇
  2007年   2118篇
  2006年   1758篇
  2005年   1352篇
  2004年   917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574篇
  2001年   536篇
  2000年   468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2年   8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71.
低蛋白日粮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和排泄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旨在探讨低蛋白日粮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和排泄量的影响。选用42头初始体重为(91.13±1.64)kg的杜长大育肥猪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5.49%(对照组)和12.59%(低蛋白组)的日粮。试验期30d。结果表明:(1)低蛋白组干物质、粗脂肪消化率显著提高(P0.01),粗蛋白、钙、磷消化率无显著变化;(2)低蛋白组精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消化率比对照组分别低2.02%(P0.05)、5.42%(P0.05)、2.97%(P0.05),苏氨酸、蛋氨酸、脯氨酸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93%(P0.05)、1.43%(P0.05)、1.19%(P0.05);(3)低蛋白组育肥猪每天的氮排泄量比对照组低23.96%(P0.05),而有机物、磷、钙排泄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显示,日粮蛋白水平降低2.9个百分点可以改善养分的消化率,减少氮排放,但降低了精氨酸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972.
本文通报了2012年全国家畜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在2012年,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四川省、安徽省、云南省、江苏省等7省共有存栏牛1 033 056头,存栏羊2 024 512只,其他家畜存栏数891 301头(匹、只)。2012年共检查了684 899头牛,其中牛血吸虫病阳性3961头,阳性率0.58%,比2011年的阳性数下降了42.57%;检查了71 473只羊,其中羊血吸虫病阳性406只,阳性率0.57%,比2011年的阳性数下降了4.19%,并对142 976头其他家畜进行了检查,其中血吸虫病阳性为21头,阳性率0.01%。湖南省和江西省的病牛数占到了全国病牛数的80.06%。2012年,全国家畜血吸虫病疫情较之2011年继续下降,但是洞庭湖和鄱阳湖地区依然是今后家畜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973.
核因子-κB(NF-κB)在炎症反应中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并且受其他多种因素的调节。Nfkbiz基因编码的IκB?蛋白是IκB家族成员之一,在炎症反应中起着调节NF-κB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Nfkbiz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在p53特定刺激源作用下Nfkbiz基因mRNA丰度显著降低。分析Nfkbiz基因序列,发现其基因中存在可能的p53反应元件,通过构建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及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试验,证明Nfkbiz基因中含有p53反应元件并且受p53蛋白调节。以上结果初步证明Nfkbiz是受p53蛋白负向调控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974.
研究了不同酶解的鱼可溶性产物苦味及呈味氨基酸组成的差异 ,以及其水解时间、水解率对苦味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酶解时间延长和水解率的提高 ,几种水解液的苦味值都有不同程度增强。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复合水解液表现出随水解时间的延长 ,水解率提高明显 ,苦味强度上升平缓。当水解率从4 2 %提高到 78%时 ,苦味值只提高了 2 ,水解液总的苦味分值为 3.5 ;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 2h后苦味分值急剧提高 ,水解 4h后苦味分值达到 6,水解液味道很苦 ,水解率从 32 %提高到 62 %时 ,苦味分值提高到了 7,水解液总的苦味值为 8.5。两种方法水解获得的可溶性产物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组成含量接近 ,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复合水解的可溶性产物具有更高的氨基酸分值 ,主要鲜味氨基酸含量略高于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产物 ,苦味氨基酸则相反。  相似文献   
975.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2,3,4和5次·d-1)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率和水质的影响。试验在室内2m3的圆形水泥池(d=1.6m)中进行,采用全封闭养殖模式,凡纳滨对虾(初始重量为0.24g)养殖密度为50尾·m-3,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为42.98%)。通过7周的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频率为1~4次·d-1时,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对虾增重率显著增加;投喂频率由4次·d-1增加到5次·d-1时,对虾增重率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在1次·d-1时最低,2次·d-1时最高,2~5次·d-1时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降低(投喂频率为1和2次·d-1之间、3和4次·d-1之间差异显著)。投喂频率为3次·d-1时饲料系数最低,蛋白质效率最高。随着投喂频率1~3次·d-1增加,饲料系数逐渐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显著递增;而投喂频率从3~5次·d-1增加时,饲料系数增大,蛋白质效率逐渐下降(3和4次·d-1差异显著;4和5次·d-1之间差异不显著)。投喂频率对水环境中的pH值、H2S含量、COD、盐度等水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在养殖后期水环境中投喂频率3~5次·d-1的NH 4和NO-2浓度较投喂频率1~2次·d-1时高。  相似文献   
976.
瘦素与动物生殖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瘦素是一种调节哺乳动物脂肪代谢的蛋白。最近发现瘦素对调节动物的生殖活动有重要的作用。瘦素蛋白能够启动初情期,调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来调节动物的生殖活动。  相似文献   
977.
研究了在重金属镉胁迫条件下,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变化。重金属镉胁迫12h时0·5mg/LCd2 组XOD酶活性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胁迫24h时,大弹涂鱼0·05mg/LCd2 组肝脏的XOD酶活性和对照组比较极显著升高(P<0·01),而0·5mg/LCd2 组酶活性结果却降低;恢复3d时0·5mg/LCd2 又极显著升高(P<0·01)。在镉胁迫解除5d时,3个浓度组的酶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其中0·05mg/LCd2 组和0·5mg/LCd2 组的酶活性和对照组酶活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5mg/LCd2 组的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酶活性(P<0·01)。实验结果表明,大弹涂鱼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对水体中镉污染敏感,有可能用做海洋环境污染的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978.
基于2011~2016年春季对赤水河4个断面浮游植物的调查,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优势种生态位,揭示赤水河春季浮游植物群落变化规律、优势种的生态位分化及其环境适应性,为赤水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调查结果表明,6年间在赤水河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68属233种(变种),主要为硅藻,占比超过60.51%;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17.28~136.68)×10^4cells/L之间波动,各段面浮游植物密度年际间变化无显著差异,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时间异质性较空间异质性明显,时空方差分解显示时间变异可解释总变异的24.5%,空间变异仅解释总变异的2%;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显示2014年与2016年赤水河处于轻或无污染状态,2011~2013年与2015年受到中度人为影响。2011~2016年春季赤水河共出现优势种31种(变种),主要为广生态位和中生态位种,生态位重叠指数在同一门类物种中最高,在不同门类物种中最小。分析结果表明赤水河春季浮游植物对水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对水环境的变化有较好适应性。  相似文献   
979.
刘安芳  朱庆  阳泽平 《畜禽业》2006,(10):18-19
本试验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500只,随机分为10个组(9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50只肉仔鸭。试验组采用二因素、每个因素三个水平的完全随机设计,即在饲粮中添加3%、6%、和9%的大豆油,每个比例分别添饲1周、2周、3周,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大豆油的用量和时间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之间以及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有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大豆油的比例、时期及比例与添饲时的互作对肉鸭的日增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而以添加6%的比例添饲两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80.
系统研究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体积、单卵干重、湿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规律,探讨胚胎发育过程中能量来源和消耗规律。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体积持续增加,由受精卵时的(24.5±1.72)×106μm3增加到孵化前的(39.2±2.8)×106μm3(P<0.01);胚胎体积增加主要发生在胚胎发育后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单卵中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水分绝对量由受精卵的(19.88±1.65)μg上升到心跳期的(28.82±1.77)μg,单卵水分含量升高了44.97%,故单卵湿重显著上升(P<0.05)。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单卵干重下降了4.64%。胚胎发育过程中单卵中的蛋白质、脂肪下降显著,分别减少了(1.97±0.35)μg和(1.99±0.45)μg,脂肪含量下降幅度为50.48%,而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为23.48%;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过程中能量主要由脂类提供(71.32±20.46)%,其次由蛋白质提供(27.13±4.29)%,脂类和蛋白质分别充当了不同胚胎时期的主要能量来源,胚胎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发生在卵裂期、原肠期和心跳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