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49篇
  免费   2667篇
  国内免费   3590篇
林业   3384篇
农学   2240篇
基础科学   1897篇
  4146篇
综合类   21253篇
农作物   2955篇
水产渔业   1942篇
畜牧兽医   6523篇
园艺   2971篇
植物保护   1795篇
  2024年   375篇
  2023年   878篇
  2022年   1907篇
  2021年   1888篇
  2020年   1790篇
  2019年   1765篇
  2018年   1238篇
  2017年   1984篇
  2016年   1352篇
  2015年   2059篇
  2014年   2298篇
  2013年   2514篇
  2012年   3771篇
  2011年   3665篇
  2010年   3415篇
  2009年   3154篇
  2008年   3194篇
  2007年   2867篇
  2006年   2421篇
  2005年   1909篇
  2004年   1225篇
  2003年   749篇
  2002年   810篇
  2001年   770篇
  2000年   662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7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研发新型兽用纳米注射液,发挥中药独特优势,采用双提法提取中草药得到挥发油与水溶性药液,将挥发油以纳米胶束的形式增溶于水溶性药液中,再经精制、灌装、灭菌等步骤制备成“复方草连”纳米注射液。挥发油纳米胶束的外观为圆球形,粒径为100+12nm,表面Zet。电位为~83.2±0.8mV;样品于40±2℃条件下放置,其第6个月与0个月的气相色谱图基本一致,表明纳米胶束对于挥发油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初步结果表明“复方草连”纳米注射液与安乃近注射液均能降低患猪的体温,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复方草连”纳米注射液组患猪的外周血液T细胞亚群CD3+、CD4+含量(28.59±5.53%)高于安乃近组(18.43±4.18%).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92.
介绍宁蒗县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林业生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具发展规模,科技含量低,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资金投入不足,苗木冬季防冻困难,建设资金投入偏低,市场化程度低,缺乏深加工企业等。藉此,提出标准化种植,加大科技支撑力度,选育抗寒品种培育龙头企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3.
试验用酒精废液水肥技术对甘蔗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甘蔗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因素.结果表明,甘蔗单叶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处理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试验得出最优的水肥搭配水平是A3B1C3D2(高氮+低磷+高钾+中水),适中的水肥搭配水平能使甘蔗达到较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4.
阐述了中德财政合作湖南小农户造林项目中经济林项目的实施情况,指出了发展经济林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5.
向日葵品种资源对菌核病抗性室内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核盘菌,用离体叶片接种方法对40个不同向日葵品种进行室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Minimal medium培养基上生长的核盘菌和PDA培养基相比,菌丝的生长速度大大降低。菌株经PDA培养基培养接种向日葵叶片后,不同向日葵品种之间抗性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而用Minimal medium培养基培养的菌株接种供试的向日葵不同品种叶片后,品种间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水平差异。依据接种后不同品种抗性水平的差异将供试向日葵品种划分为三组,即:抗病品种如食葵765、油葵KS7等,共3份;耐病品种如3146、新葵杂5号等,共9份;感病品种如LD1093、新葵杂6号等,共28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碳计量参数的研究对科学评价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碳汇功能和价值以及合理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策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NPP方法对不同林龄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碳储量进行测定,依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指南方法,计算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碳计量参数,并与IPCC提供的生物量碳计量参数进行差异分析,并分析实测碳计量参数与林龄、胸径、林分密度等易测因子的相关性,对比分析NPP法实测碳储量与IPCC法获得碳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1)碳计量参数中除根茎比(R)外,其他的碳计量参数的实测值均大于IPCC缺省值;(2)碳计量参数生物量转化与扩展因子(BCEF)、生物量扩展因子(BEF)和木材基本密度(WD)随林龄、及胸径呈负相关,R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结论】IPCC指南所给出的生物量碳计量参数值会随着林龄、立地条件、林种等因素发生改变。通过与NPP法计算出来的碳储量对比发现两种方法计算的碳储量差异较大。本研究为进一步校正IPCC中的碳计量参数以及森林碳储量的准确估算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97.
998.
以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结合样线法进行系统性调查,研究其种类组成与区系特征、分布规律、受威胁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该地区兰科植物的保护以及保护区功能优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兰科植物48种,其中地生兰31种,附生兰15种,腐生兰2种;2)区系组成以热带成分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具有热带分布向温带分布过渡的特征;3)研究区兰科植物种群密度不高,且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水平分布呈现5个不同程度的热点区域,垂直分布以海拔700~1100m较为集中,符合“中域效应”理论分布特征;4)不同的植被类型分布的兰科植物多样性差异大,主要分布于常绿阔叶林至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5)保护区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活动干扰,需加强对兰科植物热点分布区域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9.
<正>0 引言植物RNA病毒在进化中具有快速变异的能力,有利于病毒扩大寄主范围甚至进化为新病毒[1]。突变和重组是植物RNA病毒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的共同进化因素,是群体基因变异的最初来源[2]。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 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能引发玉米粗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  相似文献   
1000.
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draft assembly of the giant panda genome sequence, RNA sequenc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genetic research on giant pandas. We used RNA-seq to examine black and white hair follicle samples from adult pandas. By comparison with the giant panda genome, 75 963 SNP loci were labeled, 2426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 were identified, and 2029 new genes were discovered, among which 631 were functionally annotated. A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DEGs showed that they were mainly related to the Wnt signaling pathway, ECM–receptor interaction, the p53 signaling pathway, and ribosome processing. The enrich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egulatory networks of hair follicles with different colors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stage of hair follicle resting growth, which may play a regulatory role in melanin synthesis during growth. In conclusion, our results provide new insights and more data support for research on the color formation in giant pand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