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185篇 |
免费 | 4944篇 |
国内免费 | 283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84篇 |
农学 | 1711篇 |
基础科学 | 1954篇 |
4230篇 | |
综合类 | 21359篇 |
农作物 | 2968篇 |
水产渔业 | 1967篇 |
畜牧兽医 | 6577篇 |
园艺 | 2976篇 |
植物保护 | 18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1篇 |
2024年 | 1008篇 |
2023年 | 992篇 |
2022年 | 1979篇 |
2021年 | 1860篇 |
2020年 | 1787篇 |
2019年 | 1741篇 |
2018年 | 1221篇 |
2017年 | 1967篇 |
2016年 | 1335篇 |
2015年 | 2019篇 |
2014年 | 2261篇 |
2013年 | 2446篇 |
2012年 | 3673篇 |
2011年 | 3581篇 |
2010年 | 3360篇 |
2009年 | 3096篇 |
2008年 | 3152篇 |
2007年 | 2803篇 |
2006年 | 2352篇 |
2005年 | 1853篇 |
2004年 | 1181篇 |
2003年 | 735篇 |
2002年 | 769篇 |
2001年 | 741篇 |
2000年 | 627篇 |
1999年 | 233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62年 | 7篇 |
1956年 | 14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保水剂和活性炭、硅藻土、凹凸棒为填充剂的包衣材料制作丸粒化胡麻种子,研究了丸粒化处理对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保水剂相比,保水剂质量与种子质量为1∶1时,丸粒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出苗率显著提高20.11%、18.62%;随着保水剂含量的增加,幼苗的根冠比显著减小3.25%。包衣剂中以活性炭:凹凸棒=1∶1为填充剂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比不加填充剂的明显提高6.79%、22.41%,幼苗生长最健壮。与未丸粒化的种子相比,当保水剂质量与种子质量为1∶1时,以活性炭:凹凸棒=1∶1为填充剂的丸粒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出苗率显著提高,而且幼苗的茎粗、叶面积和根冠比分别显著增加11.02%、27.35%、28.07%。可见,适量的保水剂(保水剂质量与种子质量为1∶1)和以活性炭、凹凸棒为填充剂的包衣剂能提高胡麻种子活力,增加出苗率,使幼苗的干物质重增大,根系发达,根冠比提高,为胡麻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尿素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尿素浓度的叉培养基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进行培养,研究对该藻的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的添加明显提高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密度,生长随尿素浓度增加(0~8.0 mmol/L)而增加.二十碳五烯酸(EP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随尿素浓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2.1 mmol/L时EPA的含量最高达到19.1%.综合生物量与EPA和PUFAs产量,叉培养基中以尿素浓度为2.1mmol/L为宜,此时的细胞密度较高,且有利于EPA和PUFAs的富集.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周梦瑜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2005,3(4):143-144,148
英语写作一直是学生们比较头疼的问题,本文就英语写作中学生容易犯错的语法、句子结构错误作了归纳。有针对性的给出一些例子,从语法上主谓不一致,结构上的残缺句等做一些分析讲解。 相似文献
9.
以自产饲料为试验组、外购饲料为对照组、广东省云浮市某“番鸭一号”养殖户为基本单元,开展饲料营养对比试验,对“番鸭一号”饲料营养标准进行研究探讨.结果表明:①“番鸭一号”应分3个阶段饲养(番小鸭料:1~18日龄;番中鸭料:19~40日龄;番大鸭料:41日龄至上市).②番中鸭料宜使用超低代谢能标准,限制长速;作为补偿,后期使用高代谢能饲料,可有效控制“斤鸭料本”.③在夏季条件下,番大鸭(项鸭)饲料粗蛋白标准设定在15%,代谢能设定在12.33 MJ/kg时,上市项鸭“斤鸭料本”“次鸭率”明显优于外购料.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