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98篇
  免费   2816篇
  国内免费   3451篇
林业   3273篇
农学   2161篇
基础科学   1811篇
  4030篇
综合类   20939篇
农作物   2912篇
水产渔业   1832篇
畜牧兽医   6413篇
园艺   2947篇
植物保护   1747篇
  2024年   303篇
  2023年   810篇
  2022年   1849篇
  2021年   1810篇
  2020年   1716篇
  2019年   1688篇
  2018年   1186篇
  2017年   1957篇
  2016年   1308篇
  2015年   2009篇
  2014年   2233篇
  2013年   2470篇
  2012年   3716篇
  2011年   3619篇
  2010年   3386篇
  2009年   3127篇
  2008年   3166篇
  2007年   2838篇
  2006年   2401篇
  2005年   1895篇
  2004年   1215篇
  2003年   739篇
  2002年   801篇
  2001年   767篇
  2000年   653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7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21.
222.
为探究圆柏(Sabina chinensis)的化感作用,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圆柏叶片浸提液对地肤(Kochia scoparia)、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藜(Chenopodium alb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5种杂草种子和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燕麦(Avena sativa)、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4种作物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并用圆柏叶片、树枝、树皮粉末和浸提液进行盆栽抑草效果检测。结果表明:圆柏叶片浸提液对5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地肤、藜、反枝苋萌发及生长的化感效应指数均在-0.98以上;盆栽抑草结果表明,圆柏不同部位对5种杂草种子萌发和稗草及反枝苋株高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叶片化感强度大于树皮和树枝,叶片粉末拌土处理抑草效果好于浸提液叶面喷施;对作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圆柏叶片浸提液稀释1.5倍时,抑制荞麦种子萌发但不影响其株高及根生长,不影响燕麦种子萌发但降低其株高和根长生长,抑制油菜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但不影响其种子萌发率,促进油菜株高及根长生长,不影响向日葵种子萌发和生长。综上所述,圆柏具有良好的抑草活性,对作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23.
新时代下,茶文化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普及,茶德的提出使得茶文化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位的哲学思想范畴,旨在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历代古人将“仁”、“知”、“勇”等定义为君子的品德,本文从茶的平和里仁、睿智超然、坚贞清廉三个方面展开,初步论述了茶的君子品德。  相似文献   
224.
以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专业两届学生(实施不同实践教学方法)为例,在拓展实验教学途径、课程实践技能比赛、校外教学实习、企业家实践教学协同指导小组、创新草地保护学实习内容、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在各教学环节实施基于PBL协同小组分工教–学法,探讨产、学、研、地协同背景下,团队协作学习为主的项目导向(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草地保护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考试成绩和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综合专业实践素养,应在草地保护学教学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25.
蜂农在转地饲养过程中,电源是主要问题。在实验推广中了解到部分蜂农已经使用上小型太阳能发电系统,解决了蜂场的电源问题。为此,就已有研究成果(一种适用于蜜蜂转地饲养的电动摇蜜机及配套多功能电气控制装置)进行改进分析研究,设计了用一种微电脑控制的电动摇蜜机,以适应具备直流12 V电源的蜂场情况,节省了蜂农不必要的开支,同时也降低摇蜜机的生产成本。经过实地考察,得到了广大蜂农的支持及专家的认可,从而验证了该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6.
在对广西沙塘林场巨尾桉2年生人工林调查基础上,按标准木法测定巨尾桉人工幼林生物量,建立其估算模型,计算出巨尾桉人工林分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分析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及林分生产力水平。结果表明,2年生巨尾桉人工林年生物量为16.57 t/hm^2,其中,干、根、叶、枝、皮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依次为46.67%、16.85%、14.62%、12.16%、9.62%。应用建立的估算模型估测巨尾桉人工幼林生物量,其相关程度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27.
甲苯氟磺胺和苯氟磺胺均为杀菌剂,中等毒性,分解产物可转化为有毒物质,现行国标规定的检测方法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但操作复杂、仪器普及率不高、适用范围有限。本试验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果蔬(黄瓜、番茄、葡萄)中甲苯氟磺胺和苯氟磺胺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结果显示,QuEChERS前处理的吸附剂组合为750 mgMgSO4+50 mgC18+250 mgPSA+50 mgGCB,对样品进行净化处理后,上清液澄清,略带色泽,化合物平均回收率在79%以上;甲苯氟磺胺和苯氟磺胺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加标回收率为79.73%~97.39%,精密度RSD为1.68%~4.21%(n=6),检出限分别为12.5μg/kg和15.1μg/kg,定量限分别为41.9μg/kg和50.2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能很好地满足上述三种果蔬中甲苯氟磺胺和苯氟磺胺残留量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228.
UV-C处理对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桥头产区的“高系14”甘薯为材料,分别进行10、20、30 min的UV-C照射处理,统计甘薯贮藏60 d内的腐烂率、失重率和发芽率,并同时记录5种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探讨UV-C处理对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UV-C处理显著降低了甘薯贮藏期间的腐烂率,但同时促进了发芽,而对失重率无显著影响。生理指标方面,30 min的UV-C照射提高了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减少可溶性固形物的损耗,并促进了POD、SOD和CAT的总体酶活性。综合来说,UV-C处理若要应用于甘薯贮藏保鲜,还需辅助使用其他的抑芽手段。  相似文献   
229.
  【目的】  西北旱地春玉米种植区磷肥过量施用,磷肥利用效率偏低。本研究旨在探究春玉米磷肥减施的可行性以及实现磷素高效利用的优化施肥方式,以期为该地区春玉米磷肥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在西北典型雨养农业区设置3年的定位田间试验,共设5个处理:对照 (CK,不施磷肥)、农户模式 (FP,磷用量P2O5 120 kg/hm2,撒施)、减磷撒施 (RP,磷用量P2O5 70 kg/hm2,撒施)、减磷条施 (BF,磷用量P2O5 70 kg/hm2,条施)、硫酸铵模式 (SA,采用硫酸铵氮肥替代尿素氮肥,其他同减磷撒施处理)。在玉米四叶期、五叶期以及成熟期采集植物和土壤样品 (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测定玉米根系、地上部生物量及其磷含量,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pH、有效磷、丛枝菌根侵染率,并采用WinRHIZO根系扫描系统测定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等指标。  【结果】  三年试验结果表明,RP、BF、SA处理玉米籽粒产量、生物量与FP处理无显著差异 (P > 0.05),但磷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平均增幅68.0%。RP、BF、SA处理成熟期玉米籽粒磷含量较FP处理降低7.1%~12.9%,磷累积量降低了8.8%~17.0%,其中RP和BF处理降低幅度达到显著水平,但SA处理籽粒磷含量和磷累积量与FP处理相当。与FP处理相比,RP和SA的磷肥回收利用率均有提高,其中SA处理显著提高7.2个百分点;RP、BF、SA处理均有促进春玉米苗期根系生长的趋势,其中SA处理根长、根表面积以及细根长 (直径小于0.50 mm) 分别提高13.9%~37.9%、8.6%~46.1%、12.2%~43.0%。此外,与FP处理相比,RP和SA处理提高了玉米苗期根系丛枝菌根侵染率,增幅在16.2%~21.7%;SA处理非根际土碱性酶活性有增加趋势,五叶期差异达显著水平,BF处理非根际土有效磷含量提高了18.8%~56.3%。  【结论】  在西北旱地春玉米种植区,磷肥施用量由现在的P2O5 120 kg/hm2减少至70~75 kg/hm2仍可保证玉米稳产。在此基础上,用生理酸性肥料硫酸铵代替尿素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以及丛枝菌根侵染,促进玉米对磷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230.
AIM: In podocytes, autophagy occurs at a high basal level and dysregulated autophagy is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podocytopathies.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autophagy in sublytic C5b-9-induced podocyte injury. METHODS: Sublytic complement C5b-9 stimulation was used as an in vitro model. Autophagosomes were confirmed using monodansylcadaverine (MDC) staining. Immunoblotting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hange of autophagy-related markers. Cellular morp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by Wright-Giemsa staining.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confocal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ephrin. The cell viability was assessed by methylthiazol tetrazolium (MTT) assay. The cell apoptosis was assessed by Annexin V-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PI staining. RESULTS: For ensuring sublytic complement injury, the maximal amounts of anti-podocyte antiserum and 160×-diluted normal human serum were used without inducing cell lysis (defined as >5% LDH release). Sublytic C5b-9 promoted autophagy of podocytes in vitro. The proautophagic effect of sublytic C5b-9 manifested in the form of accumulated MDC-labeled vesicles and enhanced the expression of LC3-Ⅱ. Autophagy inhibitor 3-methyladenosine (3-MA) promoted sublytic C5b-9-induced podocyte morphological abnormalities. Compared with the sublytic C5b-9-injured podocytes, 3-MA exposure further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nephrin. 3-MA enhanced sublytic C5b-9-induced podocyte apoptosis. CONCLUSION: Sublytic C5b-9 attack induces autophagy, which may play a protective role against complement-mediated podocyte inj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