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33篇 |
免费 | 426篇 |
国内免费 | 56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15篇 |
农学 | 344篇 |
基础科学 | 234篇 |
565篇 | |
综合类 | 3458篇 |
农作物 | 543篇 |
水产渔业 | 329篇 |
畜牧兽医 | 1276篇 |
园艺 | 621篇 |
植物保护 | 2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337篇 |
2021年 | 292篇 |
2020年 | 319篇 |
2019年 | 292篇 |
2018年 | 218篇 |
2017年 | 365篇 |
2016年 | 235篇 |
2015年 | 368篇 |
2014年 | 396篇 |
2013年 | 419篇 |
2012年 | 597篇 |
2011年 | 610篇 |
2010年 | 588篇 |
2009年 | 535篇 |
2008年 | 497篇 |
2007年 | 483篇 |
2006年 | 374篇 |
2005年 | 341篇 |
2004年 | 184篇 |
2003年 | 117篇 |
2002年 | 131篇 |
2001年 | 143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家蚕品种金秋及其杂交亲本的蛋白质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家蚕杂交育成品种及其亲本蛋白水平的差异,从蛋白水平分析育成品种的基因结构,为阐明杂交育种成败的分子机理创造条件。【方法】采用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分析杂交亲本及其育成品种的丝腺、血淋巴和中肠的蛋白质表达谱。【结果】3种组织器官中育成品种金秋与两个亲本的匹配蛋白斑点比例只达到70%左右,剩余30%左右是各个品种的特异蛋白斑点;在匹配蛋白斑点中,还有9%~24%的蛋白表现上调和下调。这些特异蛋白可能是两个亲本的基因在杂交育成品种中产生了互作而形成的新蛋白,也可能是对相同的蛋白进行了不同的修饰而获得的修饰蛋白。【结论】新品种的育成,除了汇集亲本的优良基因外,还有赖于基因互作产生的新功能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以日本结缕草Zenith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出其磷脂酶D(PLD)基因部分保守序列,序列长399 bp,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LD基因在机械损伤胁迫下随时间变化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磷脂酶D在胁迫2h内大量表达,随后逐渐降低,在9h已接近于对照水平,说明PLD基因在损伤初期大量参与了应对机械损伤胁迫的防御与修复过程,在损伤后期其作用减弱或被代替;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表明,细胞膜结构在胁迫初期遭到极大程度的破坏,胁迫9h后膜损伤程度开始减轻.结合PLD基因和电导率的表达模式,推测PLD基因在6h内会激活一系列感受信号及下游信号分子,9h后其相应防御机制发挥作用来减轻胁迫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994.
995.
氮(N)、磷(P)是维系植物生长发育的两种重要的基础营养元素。区域尺度范围的N、P元素化学计量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尺度格局变化。同时,与植物体内各个器官之间(如根叶之间)的N、P含量密切相关,使其能够快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调节生长速率,使生物体达到最适生长。选取西双版纳、贡嘎山、鼎湖山、武夷山和尤溪5个中国南方地区的木本植物(以乔木为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物根、叶器官内部以及器官之间的N、P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上述5个地区相同器官的N、P含量变幅较大,造成地区间养分含量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土壤养分、温度和降水。同一地区植物不同器官的N、P含量都是叶大于根。根或叶内部的N-P、N-N:P以及P-N:P基本呈现等速比例关系,表明在各器官内部N、P含量相互促进的作用明显。根、叶之间的N含量、P含量以及N:P则呈现异速比例关系。说明不同器官之间对某种养分的分配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996.
报道了闹羊花素 III(简称R III)和黄杜鹃花乙酸乙酯 (EtOAc)萃取物等对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L .)的产卵忌避和杀卵作用 .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处理后 72h ,R III(ρ =0 5g·L-1)的产卵忌避率分别为 77 5 4%和80 1 3% ,EtOAc萃取物 (ρ =5g·L-1)的忌避率分别为 5 5 86 %和 6 6 0 1 % .经R III和EtOAc萃取物处理后 ,叶背与叶面卵数之比显著变小 ,卵孵化率明显降低 以 ρ =0 1g·L-1R III处理后 5d ,杀卵率可达 6 6 % . 相似文献
997.
998.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种布鲁氏菌SP4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从牛A19疫苗中提取全基因组DNA作为模板,PCR扩增出SP41基因,连入pEASY-T3载体,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片段含有1 302个核苷酸,编码433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与已报道的布鲁氏菌2308、A-13334、S19、9-941序列的氨基酸同源性为100%;与布鲁氏菌ATCC、CCM4915、M28、M5-90、NI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9.8%。布鲁氏菌SP41基因的克隆,为获得重组SP41蛋白及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为了优化白灵菇深层发酵的条件,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对碳源、氮源、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160 r.min-125℃培养条件下,白灵菇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淀粉4%、米糠5%、KH2PO40.3%、MgSO40.1%、VB110 mg.L-1,最佳装液量为70 mL(250 mL三角瓶),最佳接种量为20%,初始pH为7~8。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白灵菇液体培养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接种量、碳源、氮源、初始pH和装液量。 相似文献
1000.
以内蒙古枸杞产区主要害虫枸杞瘿螨为研究对象,于2008-2013年分别在内蒙古托克托县五申镇、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和内蒙古自治区园艺研究院试验场等地,选择不同栽培环境的枸杞园地开展枸杞瘿螨发生危害调查,并进行枸杞行间套作藿香蓟、薄荷及苜蓿等开花植物生态调控枸杞瘿螨试验,为实施以植物多样性为基础的枸杞瘿螨综合调控技术、降低农药使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枸杞园环围栽培向日葵、玉米和瓜类等多种植物,枸杞行间套作和毗邻向日葵、藿香蓟等开花作物,枸杞与向日葵、玉米间隔呈条幅带作栽培,对枸杞瘿螨的发生危害有抑制作用。生态调控区枸杞瘿螨的发生危害以6月最重,6月到8月危害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认为,药剂防治仍应是目前早春4-6月枸杞瘿螨出蛰活动期必须实施的措施,之后随着多作物生态环境的营造,可以持续控制枸杞瘿螨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