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67篇
  免费   2863篇
  国内免费   5269篇
林业   3395篇
农学   2820篇
基础科学   2775篇
  5414篇
综合类   25528篇
农作物   3614篇
水产渔业   1800篇
畜牧兽医   9383篇
园艺   4020篇
植物保护   2650篇
  2024年   500篇
  2023年   1236篇
  2022年   2749篇
  2021年   2538篇
  2020年   2362篇
  2019年   2398篇
  2018年   1738篇
  2017年   2637篇
  2016年   1754篇
  2015年   2673篇
  2014年   2799篇
  2013年   3219篇
  2012年   4551篇
  2011年   4588篇
  2010年   4441篇
  2009年   3922篇
  2008年   4015篇
  2007年   3476篇
  2006年   2720篇
  2005年   2095篇
  2004年   1410篇
  2003年   791篇
  2002年   844篇
  2001年   779篇
  2000年   746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2年   10篇
  1956年   25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利用株型差异显著的特大粒粳稻品系TD70和籼稻小粒品种Kasalath为亲本配制组合,以单粒传方法构建含240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选用838对SSR引物进行亲本多态性筛选,共检测到302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频率为36.04%从中选择带型清晰且在基因组中均匀分布的141个SSR标记对RIL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群体中父母本基因频率分别为53%和47%,群体结构平衡性好构建的水稻分子连锁图谱共包含141个标记座位,总图距约1832.47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2.7cM,标记间图距范围为0.43~36.11cM,符合QTL作图的基本要求除第1、第8染色体个别标记位置外,其他染色体上标记顺序和位置与已公布的日本晴遗传图谱序列基本一致以该群体为材料,对分蘖角度进行了QTL检测,共检测到控制分蘖角度的3个QTL位点,分别是qTA8、qTA9和qTA11,贡献率分别为4.10%、26.08%和4.35%,其中qTA9包含控制水稻分蘖角度基因TAC1。该图谱的构建为研究籼粳交后代各种性状的遗传规律及QTL定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采用H.E.染色、显微镜观察法对东方蝾螈、太行隆肛蛙、丽纹龙蜥的心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东方蝾螈、太行隆肛蛙心脏结构基本相同,丽纹龙蜥的心脏与二者有一定差别.3种动物的心脏均为两心房一心室,但丽纹龙蜥的心室开始出现不完全分隔,为不完全的双循环系统;红细胞均为有核红细胞;心脏壁有内、中、外3层结构,分别为心内膜、心肌层及心外膜.心内膜位于心脏内层,表面是一层不规则的多角形内皮细胞,胞核为椭圆形.心肌层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心肌纤维间充满结缔组织和血管.心肌纤维由心肌细胞组成,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心外膜位于外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较多弹性纤维.3种动物心脏结构的差别是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对环境不断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3.
新疆两种星翅蝗外生殖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意大利蝗、黑腿星翅蝗两种星翅蝗雄性外生殖器、雌性下生殖板进行比较解剖,并描述其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星翅蝗雄性外生殖器变化最为明显的部位是阳具基背片的侧板及阳具复合体的色带基支、色带瓣、阳茎端瓣。两种星翅蝗雌性下生殖板变化最为明显的部位是下生殖板的前突基内支及腹产卵瓣腹基瓣片。外生殖器特征在意大利蝗和黑腿星翅蝗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两种蝗虫区别性状。  相似文献   
994.
对佳木斯市引种的枫箱果、山楂、山杏、山梨、花楸、山樱桃和稠李野生彩叶树种,进行生长期观察和抗寒性等级分析,结果表明:枫箱果、山楂、山杏、山梨、花楸、山樱桃和稠李7种树种抗寒性强,适宜在佳木斯市区气候条件下生长,不需要保护措施可以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995.
以Packet Tracer 5.3.2仿真软件为基础,构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虚拟实验室,介绍了Packet Tracer 5.3.2仿真软件提供的网络安全技术;以广域网安全实验为例,从终端安全接入、无线局域网加密技术、路由器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列表和基于上下文的访问控制等方面论述了广域网安全实验的内容,通过实验拓扑结构的设计和IP地址规划、安全协议的配置和实验结果测试等步骤完成仿真实验;旨在锻炼学生设计、配置和测试网络安全的能力,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理论和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996.
河北省农民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作为中国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农民创业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农民创业意愿、创业素质、创业资本、创业规模、创业服务及创业政策等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并从提高创业培训、拓宽融资渠道、畅通创业信息、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997.
DDB1作为CUL4泛素连接酶的核心组件参与细胞内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前期研究发现番茄CUL4-DDB1复合物(CRL4)调节植物细胞的非生物胁迫应答。为进一步阐明DDB1在植物抗逆中的调控机制和生理功能,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发现普遍应激蛋白USP1与DDB1存在相互作用, USPs家族蛋白参与提高生物体对逆境胁迫的耐受;进一步研究发现USP1定位于细胞质中,且其基因表达受到多种胁迫条件诱导。此外泛素化实验揭示USP1可以被泛素化修饰降解,上调USP1表达导致植株对干旱和高温抗性的增强,表明USP1可能正调控番茄植株对逆境下胁迫的应答,且它的作用受CUL4-DDB1泛素连接酶的靶向降解调控。结果不仅揭示新的植物抗逆机理,而且为植物抗逆分子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98.
乡村"三生空间"的协调发展和格局重构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构建"三生空间"分类体系,以重庆市綦江区高庙村和团结村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生空间"转移矩阵、重心迁移、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等方法,对研究区2010~2018年"三生空间"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乡村"三生空间"格局的重构.结果表明:(1)从面积变化上来看,生产空间面积持续减少,生活空间面积有所增加,生态空间面积波动较大,主要是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之间的相互转化.(2)从重心迁移的角度来看,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整体由西向东迁移,生活空间由东北向西南迁移,生活空间迁移距离较远.(3)研究区"三生空间"总体处于"磨合—基本协调"的水平.(4)生产空间重构以产业发展为着力点,优化产业结构;生活空间重构着重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传统单一的生活空间向"生活—生产"复合空间转变;生态空间重构以划定山水林田湖草边界为主,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9.
为评估中国蔬菜绿色生产率,提升蔬菜生产绿色发展水平,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该研究采用超效率SBM-ML模型、空间错位指数、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探究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格局演变与空间错位特征,识别影响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1.023 1降低到0.741 4,蔬菜生产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降低,其中技术效率下降和技术退步共同拖累了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北回归线以南产区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高,西北产区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低,其差异主要取决于水土资源供给状况与市场需求规模等因素。3)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空间错位由北向南大致呈现“正向错位—负向错位”的变化趋势,整体以低错位为主。东北产区、中部产区地势平坦,农业生产条件良好,有利于蔬菜规模化种植。2011—2020年中国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的空间错位呈显著的“东正西负”的空间分布特征,且空间错位程度较大,负向错位省份数量由13个增至17个。由于蔬菜生产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绿色生产技术的投入。4)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禀赋和交通通达性是影响中国省域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城镇化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要素对蔬菜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可准确把握现阶段蔬菜绿色生产现状,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对人和哺乳动物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吻合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概述.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吻合的意义在于支气管动脉的高氧血液可以进入肺动脉代偿供应肺泡组织,肺动脉的营养血液也可以进入支气管动脉代偿供应肺间质.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之间血管吻合常可以发生在胸膜面、支气管壁、终末细支气管或呼吸性细支气管等部位,也可以在毛细血管上发生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的吻合.根据血管吻合的长度和口径,将其分为长吻合型和短吻合型,按照血管吻合的方式分为端-端吻合和端-侧吻合.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之间的吻合支还会通过管径扩张,增加血流量来供应局部的病变组织,因此有利于防御不利因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为机体实施正常的呼吸功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