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28篇
  免费   3460篇
  国内免费   5676篇
林业   4027篇
农学   3756篇
基础科学   3212篇
  6186篇
综合类   27818篇
农作物   4015篇
水产渔业   1979篇
畜牧兽医   10344篇
园艺   4460篇
植物保护   2967篇
  2024年   431篇
  2023年   1228篇
  2022年   2882篇
  2021年   2726篇
  2020年   2537篇
  2019年   2590篇
  2018年   1826篇
  2017年   2830篇
  2016年   1907篇
  2015年   2981篇
  2014年   3069篇
  2013年   3557篇
  2012年   5045篇
  2011年   5111篇
  2010年   4999篇
  2009年   4424篇
  2008年   4481篇
  2007年   3982篇
  2006年   3137篇
  2005年   2487篇
  2004年   1625篇
  2003年   930篇
  2002年   964篇
  2001年   917篇
  2000年   845篇
  1999年   398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0篇
  1956年   25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31.
华北落叶松针叶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碳(C)、氮(N)和磷(P)在林木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作用,三者的含量变化和元素比值控制着林木的营养和生长状况。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秦岭山区同一树种不同林龄叶片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随季节变化的规律,为林木施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林木生长季的不同月份(2012年5月到10月每月中旬),对秦岭5年生(5a)、10年生(10 a)、20年生(20 a)3种林龄的华北落叶松针叶进行定期采集,并测定不同月份各林龄针叶的C、N、P含量和化学计量比值,对不同林龄不同生长季华北落叶松针叶的C、N、P及C∶N、C∶P、N∶P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其C∶N与氮含量、C∶P与磷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种林龄针叶的碳含量从生长初期(5 6月)到生长旺盛期(7 8月)逐渐增加,生长末期(8 9月)逐渐降低,但到落叶期(10月)又小幅回升。2)3种林龄华北落叶松针叶的氮含量在整个生长季内(5 10月)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各林龄针叶氮含量升高和降低的时间存在差异,5 a和20 a林龄的针叶N含量从6月到生长旺盛期(7月、8月)基本上保持上升趋势,而10 a林龄针叶的氮含量6 7月份先逐渐降低,7 9月份急剧升高,落叶前期到落叶(9 10月)这段时间3种林龄针叶的N含量均急剧下降为最低值。3)3种林龄针叶磷含量在整个生长季节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最终维持稳定。4)5 a、10 a和20 a林龄的华北落叶松在生长季节内针叶的C∶N变化范围分别为21.83 56.42、18.4358.49和22.54 87.83,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37.74%、42.05%和68.42%,随着树龄的增长其变异系数逐渐增大。5)5 a、10 a、20 a林龄的华北落叶松在生长季节内针叶C∶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9.17 402.85、180.54 395.01和213.02 398.75,变异系数依次为31.35%、31.43%和22.88%。6)针叶的N∶P,5 a、10 a、20 a在生长季节内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77 15.42、6.38 20.13和4.44 14.45,变异系数分别为39.65%、50.86%和33.03%。7)各林龄针叶的C、N、P平均含量以及各比值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3种林龄的华北落叶松针叶的C∶N、C∶P均与相应的N、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随着N、P含量的变化以对数方程的形式减小。同时发现,氮是秦岭地区幼、中林龄华北落叶松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土壤中的氮养分不足会制约林木的生长,因此对本研究区的土壤应及时补充氮肥以满足华北落叶松正常生长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232.
233.
对天水市城区行道树资源、使用频度、综合指数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天水市区行道树共有30种,隶属19科24属。其中重要值较高的行道树有侧柏、国槐、栾树、女贞、悬铃木。天水市区行道树多样性指数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秦州区的多样性指数及物种丰富度均高于麦积区。  相似文献   
234.
黑龙江省农业高校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创新和完善了以农技推广中心、国营农场、农业合作组织为纽带的科技信息服务协同模式。通过对技术产品研发、培训教育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内容的研究,分析其采用项目带动、典型示范、科教培训、技术入股、教育网络联盟的多元结合方式,并在基础环境、业务制度、组织人才和资金等方面采取了有力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35.
我国鲜切蔬菜产业中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切蔬菜是以新鲜蔬菜为原料,经清洗、去皮、
切割或切分、修整、包装等加工过程而制成的即食新
鲜蔬菜产品。鲜切蔬菜加工技术是近年国际上发展
最快的一种蔬菜加工实用技术。由于鲜切蔬菜产品
具有自然、新鲜、卫生、方便,尤其是安全和环保等特
点,在国际上已成为蔬菜商品化的新形式,成为蔬菜
消费的新趋势,从而使鲜切蔬菜产业的发展成为延
长蔬菜产业链条的一个新的突破点。随着现代生活
节奏的加快和休闲消费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鲜切蔬
菜产业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236.
介绍了动力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动力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Abstract: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 diagnosis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the main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 is stated  相似文献   
237.
为提高卷烟感官评价三点检验的易用性和实用性,采用Excel VBA设计三点检验Excel插件程序,随机生成样品编码,快速识别评价样品,自动统计分析结果,实现了卷烟感官的高效评价。  相似文献   
238.
为了提高烟叶的烘烤质量,实现烤房的智能化控制,设计了新型烟叶烘烤智能控制系统。系统采用AT89C51为核心,DS18B20和SHT11分别作为温、湿度检测参数的采集单元,由键盘与LCD显示器构成人机对话单元。结果表明,该智能控制系统能对烟叶烘烤过程中的分段、时间、温度、湿度等进行监测和显示,并能够依据设定的温、湿度曲线进行指导和报警;能使烤房内的温、湿度精确地按照烟叶最佳生化控制曲线而变化,从而提高了烤房内温、湿度的控制精度和烤烟质量。  相似文献   
239.
体工队“三级训练网”、俱乐部、院校化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三个主要路径。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解析各个培养路径的机制结构,分析不同培养路径的矛盾问题和解决思路,在培养主体、培养目标、人才输送三个方面提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240.
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分离纯化在贮藏过程中引起腐烂的主要病原真菌。采用形态学观察及核糖体r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序列分析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腐烂猕猴桃中共分离出5株致病菌,对ITS区序列测序结果经GenBank数据库BLAST比对,A的ITS序列与Trichothecium roseum(EU552162.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100%;B的ITS序列与Fusarium tricinctum(AB587078.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C的ITS序列与Penicillium expansum(AF330635.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D的ITS序列与Colletotrichum boninense(KF819619.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E的ITS序列与Botrytis elliptica(KJ638600.1)同一分支,支持率达100%。由形态学及ITS区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最终鉴定A为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B为镰刀菌属(Fusarium tricinctum),C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D为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boninense),E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5种病原真菌中灰葡萄孢为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