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07篇
  免费   8440篇
  国内免费   14985篇
林业   10340篇
农学   8259篇
基础科学   7280篇
  16063篇
综合类   74365篇
农作物   10448篇
水产渔业   6022篇
畜牧兽医   24048篇
园艺   12052篇
植物保护   7555篇
  2024年   1380篇
  2023年   3297篇
  2022年   7356篇
  2021年   7148篇
  2020年   6572篇
  2019年   6601篇
  2018年   4866篇
  2017年   7297篇
  2016年   4766篇
  2015年   7513篇
  2014年   8015篇
  2013年   9332篇
  2012年   12923篇
  2011年   13345篇
  2010年   12893篇
  2009年   11355篇
  2008年   11275篇
  2007年   10285篇
  2006年   8295篇
  2005年   6475篇
  2004年   4226篇
  2003年   2618篇
  2002年   2560篇
  2001年   2457篇
  2000年   2202篇
  1999年   77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35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42篇
  1955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近年来商用车侧翻事故的凸现,提出了一种利用空气悬架提高车辆倾翻阀值,减小车辆倾翻危险的方法,编写了控制器,在MATLAB中SIMULINK下建立了七自由度车辆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半主动空气悬架能够有效提高车辆倾翻阀值,提高车辆抗侧翻能力。  相似文献   
102.
颜色是红葡萄酒重要的感官特征和质量评价指标,花色苷是红葡萄酒呈色、稳定和营养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既往研究极少探讨外源添加天然色素对红葡萄酒颜色质量和花色苷的影响。选取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于酒精发酵前和发酵后分别添加天然色素Ⅰ和天然色素Ⅱ2种色素,并以添加黄岑苷、绿原酸和没食子酸3种多酚为对照,探究对葡萄酒颜色特征、花色苷种类与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发酵前添加天然色素Ⅰ和Ⅱ使得酒体颜色加深、红色色调加强、花色苷含量增加。在发酵后添加以上多酚对葡萄酒颜色和花色苷的影响弱于发酵前添加,但添加天然色素Ⅰ仍然有利于花色苷含量的保持,只是效果弱于发酵前添加。其余多酚物质处理对供试酒样颜色品质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前添加多酚物质更有利于红葡萄酒颜色品质的提升和稳定、花色苷含量的保持和稳定,天然色素Ⅰ是相对最优质的辅色剂。  相似文献   
103.
张甫 《蚕学通讯》2008,28(3):54-57
重庆市黔江区位于渝东南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与渝鄂相邻,是重庆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幅员面积2402km2,全区辖3个街道办事处、15个镇、12个乡、222个村(居委)、1445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50.24万人。黔江区蚕桑生产呈起伏性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桑园面积减少,产茧量严重下滑,步入发展低潮期。  相似文献   
104.
虉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永亮  骆秀梅 《草地学报》2008,16(6):659-666
从生物生态学特性、饲用价值及影响因素、品种选育、栽培与利用等方面对国内外饲用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研究进行综述。虉草属生长高大、多叶、高产的多年生冷季型禾本科牧草,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其根系强大,既抗旱又耐湿耐寒;除了种子,还可以根茎或分株进行营养繁殖,乃至茎节也可生根并长出枝条;虉草群落一但建成其竞争力很强,并迅速形成单优势种群落;虉草的高生物碱含量影响其饲用价值,通过育种可降低其生物碱含量,提高消化率;虉草种子在成熟前易脱落,栽培品种最适采种期是开花后16—18 d,野生种群是11—13 d;虉草属是高度自交不育植物,在种子生产中仅有少量自交种子;其育种目标是在改善适口性的同时,提高种子保持能力以及种子和饲草产量;虉草具有持续高产和吸收氮素的能力,因此很适合施有机肥或氮肥;虉草可用于放牧、青贮和调制干草,年刈割3~4次,干物质生产效率最高,放牧时,要保持草层高度不超过30 cm,适宜留茬高度为7~10 cm。最后,对我国在虉草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5.
PCR-RFLP技术检测新嘉兴黑猪氟烷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随机抽取嘉兴地区部分猪场新嘉兴黑猪血样,通过PCR-RFLP技术进行氟烷基因检测,结果表明,37头新嘉兴黑猪基因型均为NN,未出现Nn和nn基因型。检测结果为新嘉兴黑猪品种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蚯蚓粪便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DS/蛋白酶的方法抽提蚯蚓粪便微生物总DNA,以总DNA为模板,采用通用引物分别成功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的V4-V5可变区,真菌18S rRNA基因的V8-V9可变区,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SSCP)分析了蚯蚓粪便中不同空间层次的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粪便的不同空间层次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多样性,并且与纯蚯蚓粪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有很大的差别。为进一步的蚯蚓粪生态学功能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7.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益生菌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小肠黏膜形态、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14日龄健康黄羽肉鸡3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添加3%、6%和9%发酵棉粕,研究不同添加量对肉鸡生长前期(14~28日龄)、中期(29~45日龄)、后期(46~65日龄)各阶段小肠黏膜形态,中、后期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后期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与Ⅰ组相比,Ⅲ组黄羽肉鸡前、中、后期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31.90%、25.17%、49.41%(P<0.01),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9.42%、11.31%、10.83%(P<0.01),V/C极显著提高45.65%、41.19%、67.84%(P<0.01);空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28.72%、28.38%、27.61%(P<0.01),隐窝深度显著或极显著下降6.65%(P<0.05)、6.18%(P<0.01)、7.37%(P<0.01),V/C极显著提高37.84%、36.69%、37.82%(P<0.01);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76.64%、40.36%、67.20%(P<0.01) ,隐窝深度显著降低4.09%、6.07%、6.02%(P<0.05),V/C极显著提高83.79%、49.27%、78.26% (P<0.01)。②中、后期Ⅳ组黄羽肉鸡CD4+/CD8+显著提高42.86%、34.95%(P<0.05)。③随着发酵棉粕添加量的增多,黄羽肉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乳酸菌的数量逐渐增多,且差异越来越明显,除Ⅱ组十二指肠和空肠段外,其余各组的各肠段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逐渐减少,且差异越来越明显,除Ⅱ组十二指肠段外,其余各组各肠段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综上所述,6%发酵棉粕组在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V/C,降低其隐窝深度方面都优于3%、9%发酵棉粕组,而9%发酵棉粕组在提高CD4+/CD8+、肠道乳酸菌数量和降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方面优于3%、6%发酵棉粕组。  相似文献   
108.
主要进行了硫酸多黏菌素B的膜脱色和活性炭脱色2种工艺的比较.结果表明,膜脱色在泵出口压力为25 kgf/cm2、料液pH值为2.5、进料温度为50℃时,其脱色率为86%;而A类活性炭的脱色条件为:料液脱色时间为50 min、进料温度为55℃、活性炭添加量为料液的2.5%时,其脱色率为75%.  相似文献   
109.
北京油鸡与贵妃鸡杂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北京油鸡和贵妃鸡为素材,比较北京油鸡♂×北京油鸡♀(YY)、贵妃鸡♂×贵妃鸡♀(GG)、北京油鸡♂×贵妃鸡♀(YG)、贵妃鸡♂×北京油鸡♀(GY)4种组合的外貌、体重、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凤头、胡须、毛腿、双五趾个体比例分别是99.4%、88.1%、95.2%和72.0%;6~20周体重显著高于贵妃鸡(P<0.01),16周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高于北京油鸡(P<0.01).以北京油鸡为母本的杂交组,同周龄体重有高于北京油鸡为父本杂交组的趋势,且屠宰率和胸肌率较高(P<0.05),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10.
人为干扰会对野生动物种间关系、个体适合度、群落结构和繁殖成功率等产生中长期的影响。因此,研究野生动物反干扰行为对于我们认识该物种对其生境的行为适应和进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1—12月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通过建立多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研究了岩羊(Pseudois nayaur)、马鹿(Cervus elaphus)的反干扰策略,本研究共设置33条样线,记录了10种在人为干扰下可能会影响岩羊、马鹿反应行为的变量,经模型分析发现影响岩羊反应行为的变量有5种,影响马鹿反应行为的变量有4种,共同影响因子分别是干扰源、性别、头的朝向和地形特征,而植被类型则只对岩羊产生影响。最后根据逻辑模型得出的数据计算发生比,从而了解各个分类变量与反应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