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196篇 |
免费 | 17006篇 |
国内免费 | 1248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447篇 |
农学 | 7064篇 |
基础科学 | 7762篇 |
16680篇 | |
综合类 | 75463篇 |
农作物 | 10599篇 |
水产渔业 | 6205篇 |
畜牧兽医 | 24538篇 |
园艺 | 12186篇 |
植物保护 | 773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7篇 |
2024年 | 3639篇 |
2023年 | 3825篇 |
2022年 | 7660篇 |
2021年 | 7227篇 |
2020年 | 6724篇 |
2019年 | 6622篇 |
2018年 | 4888篇 |
2017年 | 7324篇 |
2016年 | 4787篇 |
2015年 | 7519篇 |
2014年 | 8015篇 |
2013年 | 9282篇 |
2012年 | 12809篇 |
2011年 | 13248篇 |
2010年 | 12780篇 |
2009年 | 11293篇 |
2008年 | 11217篇 |
2007年 | 10174篇 |
2006年 | 8171篇 |
2005年 | 6358篇 |
2004年 | 4139篇 |
2003年 | 2545篇 |
2002年 | 2460篇 |
2001年 | 2419篇 |
2000年 | 2144篇 |
1999年 | 740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35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42篇 |
1955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182.
将黏膜乳杆菌1m4208进行活菌培养和灭活处理,在不同初始菌体浓度、不同pH值条件下与玉米赤霉烯酮进行作用,采用HPLC方法测定培养液上清ZEN含量,确定黏膜乳杆菌lm4208对ZEN的清除率及各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黏膜乳杆菌lm4208对ZEN毒素具有较高的清除能力,清除率为51%~60%,灭活菌可显著提高对ZEN的清除效果.无论活菌还是灭活菌,初始菌体浓度对其清除效果有显著影响,pH值对清除ZEN能力无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株在实际生产中清除玉米赤霉烯酮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3.
水电项目投资风险分析及管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水电工程项目风险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了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投资的主要风险。应用改进后的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方法进行投资风险分析,针对水电工程过程性和动态性的特点,研究了面向施工过程的动态投资风险管理方法,提出一个能够将风险管理与投资管理与控制有机结合的系统模型,并介绍了该模型的要点。然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并且提出了结合风险管理的水电工程投资动态管理与控制方法,绘制了其工作流程,并且论述其与传统的管理办法相比较具有的优势。最后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4.
18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通过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阐明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6.
187.
188.
砾石含量对土壤可蚀性因子估算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砾石(>2 mm)是土壤组成部分之一,其含量对侵蚀产沙有重要影响。在土壤可蚀性因子(K)计算中充分考虑砾石含量的影响,计算所得土壤可蚀性因子会更加准确。利用30弧秒分辨率土壤砾石含量和土壤质地等级等数据,利用文献报道的砾石含量与土壤渗透性和土壤侵蚀关系估算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分析估算砾石含量对土壤可蚀性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剖面中砾石的存在,通过降低土壤入渗速率(土壤渗透性等级增加5.68%)、增加地表径流而使土壤侵蚀增加,进而使全球土壤可蚀性因子增加4.43%;砾石覆盖通过保护土壤免遭雨滴打击和径流冲刷减少侵蚀,在山地、荒漠(沙漠和戈壁)地区,这一影响会使土壤可蚀性值减小约18.7%。考虑土壤剖面砾石含量和表面砾石覆盖综合影响时,土壤可蚀性因子降低5.52%。(2)以砾石影响为主的地区,占全球62.7%,土壤可蚀性因子可降低0.0091( t?hm2?h)?( hm-2?MJ-1?mm-1);以剖面砾石影响为主的地区,占全球的31.1%,土壤可蚀性因子增加0.0019( t?hm2?h)?( hm-2?MJ-1?mm-1)。(3)剖面和表面砾石共同作用使6个样区土壤流失速率减少约11.8%。因此,剖面砾石的存在会增加土壤可蚀性,而表面砾石覆盖会减少土壤可蚀性,综合影响使土壤侵蚀降低。在区域土壤可蚀性制图研究中,应考虑这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而提高土壤可蚀性因子的制图精度。 相似文献
189.
魏氏梭菌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可感染多种动物,以导致犊牛肠毒血症、绵羊羔痢疾、仔猪坏死性肠炎以及兔肠炎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该菌通常感染2月龄~10月龄且膘情较好的牛、羊,在其消化道产生大量原毒素,经胰蛋白酶激活变为毒素,从而进入血液,引发的疾病发生非常突然,与家畜"猝死症"有密切联系.病理变化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为突出特征,反刍动物以瓣胃、肠管最为明显.目前,已成功研制出浓缩氢氧化铝灭活苗、类毒素疫苗来控制此病.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针对魏氏梭菌分型,病原、毒素及抗毒素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0.
为检测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外膜蛋白H基因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利用PCR技术扩增禽P.multocida的omph基因片段,并克隆于pcDNA3.1(+)中构建重组质粒pOMPH,经体外表达检测后进行动物免疫,实验动物共分4组:pOMPH组、弱毒疫苗组、pcDNA3.1(+)空载体组和PBS对照组。免疫后对各组鸡进行免疫指标检测,并于三免后两周进行攻毒。结果显示,pOMPH免疫组和弱毒疫苗免疫组血清抗体水平持续上升,与两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pOMPH免疫组血清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弱毒疫苗组(p<0.05)。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也表明,pOMPH和弱毒疫苗组的刺激值(SI值)极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1),并且重组质粒组高于弱毒疫苗组。免疫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的IFN-γ极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1),并且pOMPH组高于弱毒疫苗组(p<0.05)。攻毒后pOMPH组和弱毒疫苗组的保护率分别为66.7%和73.3%,表明pOMPH虽然可以为免疫鸡提供一定的保护,但效果不如商品化的弱毒活疫苗,还需采取措施进一步增强其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