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904篇 |
免费 | 8456篇 |
国内免费 | 1496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331篇 |
农学 | 8237篇 |
基础科学 | 7276篇 |
16045篇 | |
综合类 | 74352篇 |
农作物 | 10439篇 |
水产渔业 | 6017篇 |
畜牧兽医 | 24035篇 |
园艺 | 12056篇 |
植物保护 | 75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78篇 |
2023年 | 3297篇 |
2022年 | 7350篇 |
2021年 | 7140篇 |
2020年 | 6562篇 |
2019年 | 6596篇 |
2018年 | 4860篇 |
2017年 | 7293篇 |
2016年 | 4763篇 |
2015年 | 7513篇 |
2014年 | 8016篇 |
2013年 | 9323篇 |
2012年 | 12924篇 |
2011年 | 13329篇 |
2010年 | 12897篇 |
2009年 | 11368篇 |
2008年 | 11272篇 |
2007年 | 10290篇 |
2006年 | 8289篇 |
2005年 | 6474篇 |
2004年 | 4223篇 |
2003年 | 2618篇 |
2002年 | 2556篇 |
2001年 | 2456篇 |
2000年 | 2197篇 |
1999年 | 768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2年 | 35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42篇 |
1955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为了提高荷斯坦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方法]:对进口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与中国荷斯坦奶牛抗病性及产奶性能进行了比较,分别统计了供试动物的乳房炎,营养代谢病,肢蹄病产后病的发病数量。[结果]:表明乳房炎发病率牛比本地的牛高0.93%,营养代谢的发病率高2.73%,肢蹄病发病率高4.64%,产后病低于本地牛(进口牛0%,本地牛1.65%),进口牛在规模化场生产性能有较好发挥,305d产奶量上为6 717.59kg,高于产地5 000kg;养殖小区生产性能未得到很好发挥,305天产量低于5 000kg。[结论]:良好的饲养管理水平是发挥奶牛潜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2.
993.
肉牛场生命周期估计及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生命周期估计(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对江西高安某存栏1 800头的肉牛育肥场在整个育肥期间(7个月)的污染物排放量,以及污染物在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光化学臭氧合成方面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系统边界包括化肥生产、农作物种植、饲料运输、肉牛生产和粪便处理。结果表明:温室气体排放量为(以CO2当量计)为11 908t,环境酸化气体排放量(以SO2当量计)为84.6t,富营养化气体排放量为(以PO43-当量计)为14.4t,光化学臭氧合成问题气体排放量为(以C2H4当量计)为1.68t。其中饲料运输主要影响全球变暖(占总排放量的49.8%)和光化学臭氧合成问题(占总排放量的54.1%),而粪便处理主要影响环境酸化(占总排放量的70.1%)和富营养化(占总排放量的76.4%),肉牛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全球变暖(占总排放量的18.1%)和光化学臭氧合成问题(占总排放量的30.9%)。因此,可考虑通过降低运输距离,改善饲料配方、粪便处理方式等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补饲对放养牦牛产肉能力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在海北州天然放养的牦牛,随机分为2组,即无补饲处理组(对照组)和补饲处理组(补饲组),屠宰后测定2组牦牛8个分割部位的肉重量以及辣椒条、眼肉、外脊3个部位的肉品质指标.结果发现,补饲处理显著增加了牦牛优质部位里脊和眼肉的产肉量(P< 0.05),增产幅度分别达到了80%和100%.辣椒条、眼肉和外脊的加工性能会受到补饲处理的影响,持水能力有所下降,而嫩度却显著改善(P< 0.05).肉色不会受到补饲处理的显著影响(P >0.05).补饲处理不会显著影响辣椒条、眼肉、外脊的蛋白质含量(P >0.05),但却可显著提高辣椒条的脂肪含量(P< 0.05),并显著降低其水分含量(P< 0.05).结果表明,补饲可增加牦牛优质部位肉产量,并改善牦牛肉嫩度. 相似文献
995.
按照《中国兽药典》2010版和《兽药及添加剂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要求,对伊维菌素微乳制剂进行肌肉刺激性试验、热原试验和注射途径LD50测定,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肌肉刺激性试验,观察4只家兔注射伊维菌素微乳制剂后48h的变化;热原试验,测家兔的体温变化,判断伊维菌素微乳制剂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LD50测定,分别给大鼠、小鼠按组一次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伊维菌素微乳,连续观察7d~14d,记录各组动物急性毒性反应的症状、病理变化、死亡时间,按简化寇氏法计算其半数致死量(LD50)及95%可信限。结果表明,伊维菌素微乳制剂对家兔股四头肌未见明显刺激作用;热原限度符合规定,无致热源;伊维菌素微乳制剂对大鼠、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其临床推荐用量(0.2 mg/kg)的191.28倍和161.00倍,并且高于伊维菌素原料药的LD50(24.249 3mg/kg)。伊维菌素微乳制剂的安全性试验结果提示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96.
本研究以沙打旺抗病和感病品种为材料,接种埃里砖格孢孢子悬浮液后分别施加外源H2O2及其清除剂AsA,通过统计发病率、病情指数及测定POD、PPO、CAT、SOD、Glu和Cht六种病程相关蛋白酶活性,研究H2O2对沙打旺抗黄矮根腐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埃里砖格孢后2种沙打旺H2O2含量高于未接种植株,且感病品种在38 h H2O2含量最高,为929 μmol/g,抗病品种最高值出现在24 h,为986 μmol/g。抗病、感病沙打旺发病率、病情指数在H2O2处理后最低,施加AsA最高。H2O2处理各种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对抗病品种酶活性提高大于感病品种,表明外施H2O2可以减缓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的发生和侵染。表明H2O2与沙打旺抗病性紧密相关,并通过调节病程相关酶活性来增强沙打旺对黄矮根腐病的抗性,减少侵染率。 相似文献
997.
以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Undifilum oxytropis NX-FEL001为供试菌株,研究了培养方式、菌龄、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等,对U.oxytropis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U.oxytropis菌丝在质量分数为10g/L纤维素酶+10g/L蜗牛酶+1g/L溶壁酶组成的复合酶溶液,35℃恒温,80r/min振荡孵育3h左右,原生质体释放量最高;原生质体在YCM培养基上,22℃培养9d可以再生形成菌落,培养15d其再生率可达8.5%;原生质体在YCM培养基上再生后其菌落颜色与野生型U.oxytropis不一致,呈现白色;菌丝形态与野生型U.oxytropis相一致,经检测再生后菌丝仍然能够产生苦马豆素。U.oxytropis原生质体的制备,将为进行疯草内生真菌的遗传转化和基因操作研究提供重要工具,为进一步开展疯草内生真菌合成苦马豆素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沟谷地土壤碳氮磷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黄土丘陵区3种代表性植被恢复模式的沟谷地样地: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沟谷地(G-Rp),人工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灌丛沟谷地(G-Ck)和天然草地沟谷地(G-Ng).通过分析沟谷地5个坡位样带的土壤样品,评价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沟谷地土壤碳氮磷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被恢复模式对沟谷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及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土壤全磷含量及储量略有减少的影响,其中柠条灌丛沟谷地土壤磷相对于对照(坡耕地)减少达显著差异(P<0.05);土壤碳氮磷的含量及储量在沟谷地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呈由上到下递增趋势(除G-Rp沟底);沟谷地土壤碳氮元素间呈正向和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001).在黄土丘陵区沟谷地地貌单元实施植被恢复,可显著地提高沟谷地土壤的碳汇和氮素储量. 相似文献
999.
连续2年对青海玉树高寒草甸的3种不同利用草地(天然草地、灭鼠草地、灭鼠+围封草地)的微生物类群及微生物量碳、氮、磷空间含量及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以探讨不同利用措施对玉树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壤层(0~5, 5~10和10~15 cm)土壤各微生物类群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且数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不同利用方式下,同一土壤层内,灭鼠和灭鼠+围封草地对土壤细菌、真菌与放线菌和微生物各氮素类群数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微生物量碳、氮和磷含量均表现为灭鼠和灭鼠+围封草地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各草地类型中微生物数量是细菌>放线菌>真菌.表明天然草地经灭鼠和围封处理利用时均有利于草地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草地的自然更新和保护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不同供磷水平对热研5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Reyan No.5')-根瘤菌共生体系的影响,利用水培试验对接种7株不同根瘤菌的柱花草进行3个磷浓度的处理,通过对柱花草干重、植株含氮量、根瘤数、固氮酶活性的测定及分析确定磷对共生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不利于柱花草及根瘤菌共生体系的生长;菌株YM11-1,FS3-1-1在高磷时固氮促生效果最佳,菌株LZ3 2,RJS9-2,BS1-1,CJ1则在中等磷条件下固氮促生效果最佳,磷对菌株PN13-3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