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6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篇 |
农学 | 4篇 |
基础科学 | 4篇 |
10篇 | |
综合类 | 107篇 |
农作物 | 3篇 |
水产渔业 | 8篇 |
畜牧兽医 | 62篇 |
园艺 | 18篇 |
植物保护 | 13篇 |
出版年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104.
2008年杨扁角叶蜂[Starone matus compressicornis(Fabricius)]在菏泽市突发成灾.据市林业部门调查.全市发生面积达2 000 hm2,平均虫口密度每百叶51.6头,高者达300余头.有的地方在主要交通道路两旁的杨树叶被吃残和吃光,发生为害严重.为有效控制杨扁角叶蜂为害,笔者进行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05.
本试验选取168只45周龄未接种大肠杆菌疫苗且体重及产蛋率相近的商品代尼克珊瑚粉产蛋鸡,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设7个处理(包含1个基础对照组,1个疫苗对照组.除基础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接种大肠杆菌疫苗,所用抗原为大肠杆菌为K88、K99、987p标准菌株),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研究了在日粮中添加纳米硒、碘对鸡蛋中抗猪大肠杆菌卵黄抗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蛋鸡甘粮中添加纳米硒、碘能显著提高卵黄抗体产量(P<0.05),且纳米硒起主要作用.纳米硒、碘添加量为2.12,4.00 mg/kg时,卵黄抗体浓度达到13.48 mg/mL,比基础对照组提高36.53%(P<0.05),比疫苗对照组提高23.63%(P<0.05). 相似文献
106.
茶园生态系统的一氧化氮年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静态暗箱-化学发光法,对亚热带典型茶园不同施肥处理(常规施尿素、施有机肥和不施肥对照)条件下的一氧化氮(NO)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周年观测。结果显示:施肥茶园的NO排放量主要集中在3—9月(春夏季)的茶树生长期,占全年排放量的58%~73%;土壤铵态氮含量是茶园在春夏季NO排放通量变化的主要环境控制因素;对照、尿素、有机肥处理的NO年排放量分别为2.85、19.42、17.04 kg N·hm-2,施肥显然大幅度增加了NO排放;与茶农常规施尿素处理相比,施有机肥处理显著降低了约12%的NO年排放量;在整个观测期内,常规施尿素和施有机肥处理的NO年直接排放系数分别为3.68%和3.15%。这些结果表明,我国亚热带茶园可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NO强排放源,对此尚需多地点多年的长期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7.
108.
本文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感染对1+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血清中补体、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以探讨鲟科鱼类细菌感染应答的敏感因子。首先采用腹腔注射法测定了Ah对施氏鲟的LD50,然后给健康非免疫状态的1+龄施氏鲟,注射LD50剂量Ah菌液,观察发病情况,同时采集健康组和病理模型组血清及肝组织样品,测定血清中补体、NO水平及NOS活性。结果显示:施氏鲟在感染Ah时,血清中补体C3、C4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升高,其中C3的含量显著升高,表明C3在施氏鲟对抗细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NO是感染应答中重要的炎性反应调节分子,在Ah感染后,施氏鲟血清中NO的水平显著升高,肝脏中的NO水平变化不显著。NOS在NO的生成中起关键作用,但施氏鲟感染后血清及肝脏中的NOS活性无显著变化,由于未做分型检测,属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09.
在乌鲁木齐市周边某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场采样过程中,采集到大口黑鲈鳃部一种单殖吸虫(monogenean),经过形态学初步鉴定,确定这一单殖吸虫为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锁钩虫属(Onchocleidus Mueller)的异形锁钩虫(Onchocleidus dispar)。异形锁钩虫的特征主要为:背、腹中央大钩形态相似,但背中央大钩几乎是腹中央大钩的一倍,背联接片平直,两端膨胀呈圆形,有一细长、漏斗状的交接管,并在尖端末梢有点螺旋;附属片呈"钳形"。通过资料检索发现,异形锁钩虫在我国属首次报道,系我国新纪录属种。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