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72篇 |
免费 | 666篇 |
国内免费 | 109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923篇 |
农学 | 671篇 |
基础科学 | 755篇 |
1224篇 | |
综合类 | 6295篇 |
农作物 | 888篇 |
水产渔业 | 510篇 |
畜牧兽医 | 1948篇 |
园艺 | 937篇 |
植物保护 | 5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0篇 |
2023年 | 272篇 |
2022年 | 619篇 |
2021年 | 612篇 |
2020年 | 580篇 |
2019年 | 566篇 |
2018年 | 388篇 |
2017年 | 610篇 |
2016年 | 417篇 |
2015年 | 654篇 |
2014年 | 584篇 |
2013年 | 765篇 |
2012年 | 1091篇 |
2011年 | 1114篇 |
2010年 | 1087篇 |
2009年 | 947篇 |
2008年 | 987篇 |
2007年 | 824篇 |
2006年 | 711篇 |
2005年 | 577篇 |
2004年 | 298篇 |
2003年 | 193篇 |
2002年 | 194篇 |
2001年 | 214篇 |
2000年 | 187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苜蓿褐斑病抗性与几种同工酶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苜蓿5个品种在褐斑病抗性上存在差异的抗、感单株为材料,研究了接种病菌后苜蓿褐斑病抗性与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酶活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褐斑病侵染后,苜蓿抗病株系和感病株系叶片中PPO、POD和SOD同工酶谱带多少和强弱存在明显的差异,即大部分抗病株系PPO、POD和SOD酶活性高于感病株系,并有新的同工酶带出现。PPO、POD和SOD在苜蓿抗褐斑病上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其同工酶谱带和酶活性的差异有可能做为鉴定苜蓿抗褐斑病的一种同工酶标记。 相似文献
102.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在两种细胞培养液中体外培养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头蚴在两种细胞培养液中(RPMI-1640和MEM)培养,观察其存活、生长及发育情况,从而为研究寄生虫发育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方法: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原头蚴培养的细胞培养基(RPMI-1640和MEM)分为4组:Ⅰ组为纯RPMI-1640培养液;Ⅱ组为含10%的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Ⅲ组为纯MEM培养液;Ⅳ组为含10%的小牛血清的MEM培养液;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培养15d的原头蚴的成活率分别为:Ⅰ组69.87%、Ⅱ组80.35%、Ⅲ组50.25%、Ⅳ组60.32%;成囊率分别为:Ⅰ组80.58%、Ⅱ组90.25%、Ⅲ组35.65%、Ⅳ组45.89%;头节外翻率分别为:Ⅰ组95.50%、Ⅱ组98.65%、Ⅲ组60.52%、Ⅳ组70.98%。结论:大多数虫体在早期向囊发育,一部分虫体头节外翻,并伴有规律的伸缩运动,但随时间的延长虫体运动减缓,又向囊蚴发育。通过对细粒棘球绦虫的原头蚴的体外培养,初步表明含有10%小牛血清的细胞培养基RPMI-1640较适合原头蚴的生长发育,在普通培养箱中培养,最适温度在37—40℃,培养液pH=7.2,初步建立了原头蚴体外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青土湖水面形成区土壤颗粒组成与化学特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青土湖输水作为石羊河流域治理的一项关键措施,对保护湖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距青土湖水面边缘东南方向0-450 m的10个样点中分3层取0-60 cm土样,测定土壤粒径的质量百分比与全氮、全磷、全钾和电导率,分析青土湖水面形成后土壤颗粒组成与化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离水面边缘距离的增加,土壤颗粒与化学特性呈有规律的增减变化,土壤粘粉粒组成与其全磷、全钾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青土湖水面形成加剧了距水面边缘0-150 m处的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土壤细粒及养分出现富集,分别在距水面边缘100-150 m和300 m处达到最大值。因此,土壤养分与土壤细物质的良好相关性表明,土壤粘粉粒变化可作为反映该区域土壤性状变化和评价衡量水面形成后土壤恢复程度的定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4.
为探究河南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部分毒株的遗传进化情况,采用RT-PCR对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河南省部分地区猪场收集到的25份PEDV阳性病料进行ORF3和N基因的扩增,并对其进行克隆、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EDV毒株的ORF3基因序列是由675个核苷酸组成的,与经典毒株CV777之间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2%~97.5%和95.1%~96.9%。N基因之间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2%~100%和93.8%~99.8%;与经典毒株CV777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4.7%~95.8%和93.2%~96.8%。河南部分地区PEDV流行毒株与经典毒株CV777不在同一分支,说明猪场暴发猪流行性腹泻与免疫接种疫苗后依旧难以控制的原因,可能与大多数PEDV河南流行株发生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影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疾病.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发的肠炎是PCVAD的症状之一,临床表现为生长仔猪腹泻、生长发育迟缓或体重减轻;在淋巴组织和肠组织中可检测到大量的PCV-2病原,并出现特征性组织学病变.试验证实,PCV-2单独感染或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可引发肠炎,经口服途径攻毒感染是引发PCV-2相关肠炎疾病的一种重要感染途径.因此,PCV-2是生长仔猪肠道疾病的一种致病因子,应予以足够重视.论文对PCV-2相关肠炎在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多病原混合感染对其影响、临床诊断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PCV-2相关肠炎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ZHANG Ling-ling YUE Yao-jing FENG Rui-lin LI Hong-feng GUO Ting-ting YUAN Chao NIU Chun-e LIU Jian-bin SUN Xiao-ping HAN Ji-long LIU Shan-bo YANG Bo-hui 《中国畜牧兽医》2016,43(8):2156-2163
In this study, an indirect ELISA method was established to detect inhibin hormone (INH) epitope peptide vaccine antibody, it would provide 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ine-wool sheep after active immune body INH epitope peptide vaccine antibody. On the basis of the predecessors, using indirect ELISA method to determinate serum INH epitope peptide antibody levels of sheep, and through control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o look for the bes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rough explorating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inally, the testing experiment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which was blocked solution with skimmed milk powder, INH and GnIH synthetic peptides dilution degrees for 20 000 times, the optimum reaction time was 60 min, the best color action time was 15 min. In this experiment, a kind of method to detection antibody in the body after INH active immune sheep was built, it w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09.
日粮镉和汞污染对其在蛋鸡脏器及鸡蛋中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粮镉和汞污染对其在蛋鸡脏器与鸡蛋中残留的影响,分别选取40周龄巴布考克B300蛋鸡19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对照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镉含量0.62 mg/kg,汞含量21.56 μg/kg),镉试验组日粮为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和20 mg/kg氯化镉(CdC12.2.5H2O),汞试验组日粮为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3和9 mg/kg氯化汞(HgC12),试验期为9周.结果表明:各组肝脏、肾脏和卵巢中镉的含量差异均显著(P<0.05),且随着镉添加量的升高显著升高,肾脏中各组镉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同镉添加量下的肝脏和卵巢中镉含量(P<0.05);各组蛋清和蛋黄中镉含量均随镉添加量的升高而升高,蛋清和蛋黄中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汞在蛋鸡卵巢和蛋样中都有沉积,卵巢中汞沉积与日粮汞添加量呈正相关(P<0.05);各组蛋样中汞残留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添加量呈正相关(P<0.05),最高剂量组蛋样中总汞浓度达0.0544 mg/kg,超过GB2762-1994相关规定.结果提示:镉在鸡蛋中的沉积量很少,镉经机体吸收后,主要沉积在肝肾中,在卵巢中的沉积较少;汞添加量达到9 mg/kg时,蛋中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0.
本试验旨在探讨火龙果皮与苜蓿、精料配比对饲料组合效应(AE)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在精粗比分别为40∶60和30∶70时,精料∶火龙果皮∶苜蓿分别为40∶60∶0、40∶45∶15、40∶30∶30、40∶15∶45、40∶0∶60和30∶70∶0、30∶55∶15、30∶40∶30、30∶25∶45、30∶10∶60、30∶0∶70时11种饲料组合及3种单独饲料(精料、火龙果皮、苜蓿)分别培养0、2、4、6、9、12、24、36、48 h的产气量(GP),培养结束后的上清液及残渣用以测定p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与氨态氮(NH3-N)含量、干物质降解率(DM D)和有机物降解率(OM D),并计算出各指标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SFAEI)和综合组合效应指数(MFAEI)。结果表明:精粗比为40∶60时,40∶60∶0、40∶45∶15组24 h产气量(GP24 h)、DMD、OMD的SFAEI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40∶60∶0、40∶45∶15、40∶30∶30组TVFA和NH3-N的SFAEI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40∶60∶0、40∶45∶15组的MFAEI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精粗比为30∶70时,30∶70∶0组GP24 h的SFAEI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30∶70∶0、30∶55∶15、30∶40∶30组DM D和TVFA的SFAEI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1),30∶70∶0、30∶55∶15组OM D和NH3-N的SFAEI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1),30∶70∶0、30∶55∶15、30∶40∶30组的M FAEI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由此可见,精粗比为40∶60时,精料∶火龙果皮∶苜蓿为40∶45∶15时的M FAEI最大;精粗比为30∶70时,精料∶火龙果皮∶苜蓿为30∶70∶0时的M FAEI最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