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98篇
  免费   2580篇
  国内免费   4083篇
林业   3294篇
农学   2676篇
基础科学   2382篇
  4603篇
综合类   19573篇
农作物   3231篇
水产渔业   1862篇
畜牧兽医   6866篇
园艺   2848篇
植物保护   1726篇
  2024年   270篇
  2023年   848篇
  2022年   2007篇
  2021年   2076篇
  2020年   1857篇
  2019年   1819篇
  2018年   1250篇
  2017年   2012篇
  2016年   1348篇
  2015年   2149篇
  2014年   2137篇
  2013年   2646篇
  2012年   3621篇
  2011年   3689篇
  2010年   3489篇
  2009年   3086篇
  2008年   3069篇
  2007年   2726篇
  2006年   2174篇
  2005年   1744篇
  2004年   1090篇
  2003年   760篇
  2002年   808篇
  2001年   809篇
  2000年   648篇
  1999年   31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0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9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以北五味子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温度层积处理的方法,研究了变温层积处理对北五味子种子休眠过程中种胚后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一定时间(90d)的12℃高温层积处理(T1)和12℃高温层积后结合-4℃低温变温层积处理(T3、T4、T5,处理天数均为90d)均有利于北五味子种胚后熟,使种胚占有率显著增加,而变温层积处理比持续高温处理T1更有利种胚后熟,其中12℃层积60d后再进行-4℃低温层积30d的处理(T5)最佳,其种胚占有率最大,种胚的成熟度最高。随着层积处理天数的增加,种子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脱落酸含量均下降,赤霉素含量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说明种胚的后熟需要消耗更多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脱落酸、赤霉素含量的升高有利于解除休眠促进种胚后熟。  相似文献   
962.
为了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果实品质,该试验以酿酒葡萄"北红"为试材,在转色期通过调节叶果比(叶面积∶果粒数,32∶1(CK)、24∶1、16∶1、8∶1),研究了不同叶果比对葡萄果实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转色初期降低叶果比能影响"北红"葡萄果实中转化酶活性和糖分的含量,24∶1处理果实中转化酶和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显著高于CK,可溶性糖含量也显著提高,采收时其果实品质显著高于CK。处理过程中,8∶1处理果实中转化酶活性和糖分含量显著低于CK,采收时果实品质也显著低于CK。因此,在转色期,适宜调节叶果比可以通过调节果实中糖分积累相关酶活性调控糖分的积累,使采收期葡萄果实的品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63.
翘鳞香菇是新近开发的具有市场潜力的食用菌新品种。本文综述了其栽培技术、固体发酵、深层培养、药理活性和生物修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4.
通过对六堡茶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发现六堡茶品种资源在苍梧全县、藤县金鸡镇、岑溪市南渡镇等地均有分布,以苍梧县六堡镇、狮寨镇为主要分布地。这些茶原料的水浸出物含量为46.6%~56.4%,茶多酚含量为32.2%~49.7%,氨基酸含量为2.7%~5.2%,咖啡碱含量为2.7%~6.6%,儿茶素含量为17.5%~24.6%,适制六堡茶和红茶。  相似文献   
965.
为了探讨微波杀菌对芒果原浆品质的影响,研究不同微波功率、处理时间、样品初始温度对芒果原浆菌落总数及维生素C含量、褐变度(BD)和色泽等品质指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微波杀菌工艺条件,并与巴氏杀菌工艺进行比较,分析杀菌前后芒果原浆菌落总数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具有非常好的杀菌效果,且能抑制芒果原浆的褐变度、保护芒果原浆的营养成分和色泽。芒果原浆微波杀菌工艺最佳参数为:微波功率550 W,处理时间60 s,样品初始温度35℃,此工艺下菌落总数为50 CFU/m L,杀菌率达99.9%。与巴氏杀菌处理相比,采用微波杀菌不仅能达到更好的杀菌效果,而且原有品质保持良好。该杀菌工艺的研究为芒果原浆的贮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6.
对3种不同自燃倾向性煤样进行低温氧化实验,利用CO体积分数与煤体温度间变化的计算模型,求解出活化能和煤氧化过程发生转变的特征温度,同时结合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theremogravimetric analysis-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实验结果,分析了不同自燃性煤氧化特性和活化能的低温表征规律。结果表明:1)低温氧化阶段,CO生成量、耗氧量和耗氧速率随着煤自燃倾向性增强而增大;不同煤样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同样的CO生成量和耗氧速率急剧上升的温度拐点,且煤的自燃性越强,该拐点温度越低,同时CO体积分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不同自燃性煤氧化阶段活化能变化规律存在显著差异,当各煤样的温度到达活性温度时,活化能快速减少,且活化能变化点对应于煤氧化过程发生转变的特征温度点。3)根据煤特征温度和活化能的变化规律,把煤低温氧化进程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表面氧化、氧化自热、加速氧化和深度氧化。  相似文献   
967.
水城县红心猕猴桃气候品质认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优质红心猕猴桃品质形成的气候条件要求,设置红心猕猴桃的气候品质认证指标,通过资料收集、数据观测和实地调查,对水城县猕猴桃农业示范园区温度、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资源数据,以及各生育期低温日数、连阴雨、干旱、霜冻、倒春寒、高温日数等主要气象灾害,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对该地理区域范围内生产的红心猕猴桃的气候品质等级进行了认证,认定该地区红心猕猴桃的气候品质为特优。开展猕猴桃的气候品质认证,为增强消费者购买信心,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提升提供了气象科技支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其他农业园区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68.
基于改进欧拉算法的双吸离心泵泥沙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液两相流算法对双吸离心泵泥沙磨损模拟精度有直接影响。采用改进的固液两相流欧拉算法,考虑了相间阻力和泥沙扩散系数两方面因素,对典型悬移质泥沙粒径条件下的双吸离心泵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发现,叶片表面湍流强度在头部和尾部较大,可达6%~10%;叶片头部和尾部的颗粒动态尺度大于中部。由湍流强度和颗粒动态尺度组成的湍动尺度效应,在叶片头部和尾部表现强烈,湍动尺度效应使固液相间阻力增大,更有利于颗粒的扩散,避免了颗粒聚集,对大颗粒的作用强于小颗粒。湍动尺度效应导致叶片表面固相体积分数分布范围减小,大颗粒的变化值大于小颗粒,叶片头部和尾部的改变值大于中部,叶片表面的严重磨损部位为叶片工作面尾部的块状磨损区,这比采用传统算法得到的带状磨损区和偏磨区计算结果,更符合离心泵实际磨损情况,考虑湍动尺度效应后得到的磨损率也有所增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吸离心泵叶片水力设计和表面喷涂防护原则,为提高双吸离心泵抵抗泥沙磨损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9.
温室作业机具室内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机具在温室大棚内的定位、作业轨迹跟踪及作业面积核算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理论的温室机具室内定位优化算法。首先根据惯性导航测量技术预估被测目标定位初值,再利用无线RSSI测距技术使用加权质心算法获得定位测量结果,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定位信息最优化计算,以消除基于单一测量技术存在数据漂移、测试信号受遮挡、电磁干扰造成的误差,获得准确的定位信息,进而实现作业轨迹的实时跟踪以及作业面积的有效核算。在Matlab仿真分析中,首先建立定位算法评价指标以便于定位效果评估,通过仿真计算得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优化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及稳定性均优于单一无线RSSI室内定位算法。温室大棚田间试验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室内定位精度不大于0.125 m,定位误差小于0.4%,能够较好地满足温室内作业机具的定位及作业轨迹实时获取与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970.
为了提高黑蒜的生产效率、降低黑蒜的生产成本,将蒸制工艺与烘制工艺相结合,设计并优化了一种非发酵黑蒜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非发酵黑蒜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蒸制温度127℃、蒸制时间70 min、烘制温度95℃、烘制时间6.5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黑蒜总酚质量比为11.15 mg/g,含水率为27.41%,还原糖和总酸质量比分别为7.87 g/(100 g)和36.09 g/kg。在0.06~0.18 m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黑蒜的还原能力是维生素C的1.4倍以上,说明黑蒜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与发酵工艺相比,总酚等活性成分含量相近,但极显著地缩短了黑蒜的制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为功能性蒜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