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46篇
  免费   1785篇
  国内免费   2612篇
林业   2378篇
农学   1394篇
基础科学   1339篇
  2810篇
综合类   13995篇
农作物   2287篇
水产渔业   1428篇
畜牧兽医   4663篇
园艺   2141篇
植物保护   1108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563篇
  2022年   1324篇
  2021年   1301篇
  2020年   1160篇
  2019年   1173篇
  2018年   799篇
  2017年   1323篇
  2016年   831篇
  2015年   1440篇
  2014年   1418篇
  2013年   1779篇
  2012年   2586篇
  2011年   2589篇
  2010年   2478篇
  2009年   2279篇
  2008年   2268篇
  2007年   2052篇
  2006年   1580篇
  2005年   1289篇
  2004年   822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8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以3个欧美杨和3个美洲黑杨品种为对象,在其6年生人工林中设立样地,采用样木解析法研究其分枝特性及分枝与生长和干形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的分枝特性(分枝的数量、长度、角度和粗度)存在差异,相比3个美洲黑杨品种,供试欧美杨品种平均分枝数量较多、长度较短、角度较大、粗度较细。不同冠层间的分枝性状也有差异,且此差异从树冠下层向上层逐渐变小,其中分枝长度和分枝粗度总体表现为从树冠上层向下层增大,而分枝角度的变化规律则不明显。分枝性状在不同冠层中的遗传力也不同,呈现出第1轮枝中较强、第2、3轮枝中较弱的规律。相关分析得出分枝数量与生长指标(胸径、树高和材积)和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分枝长度和粗度在第1轮和第2轮枝中与生长和干形(胸高形数和每轮枝上部与下部主干的直径差)呈负相关,在第3轮枝中呈正相关。依据测定指标6个供试杨树品种的冠型划分为3类。  相似文献   
992.
干热河谷泥石流流域不同分区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泥石流频发的小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根据该流域的微地貌特点,将流域划分为物源区、流通区、堆积区;为全面了解土壤肥力的分区异质性特征,结合各分区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其土壤物理结构、养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分区土壤颗粒组成差异性不大,土壤质地以粗粒和砾石为主,土壤沙石化明显,流通区土壤物理结构相对较好;小江流域山地土壤含水量总体受季节影响较大,而不同分区的土壤含水量则受垂直地带性因素影响,表现为流通区〉物源区〉堆积区;不同分区土壤养分含量受人类活动、土壤类型、土壤颗粒组成等因素影响,差异性特征复杂,总体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993.
以宁麦9号和豫麦34为材料,研究施氮量(0、75、150、225、300kg·hm-2)对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变化、植株磷素吸收、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植株磷素吸收均以拔节至开花期为积累高峰期,且随施氮量增加,磷素吸收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N225处理最高。磷肥施用显著提高0~40cm土层速效磷质量分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呈降低趋势。土壤-小麦系统磷素平衡呈明显的阶段性,播种至拔节期磷素出现大量的盈余,拔节至成熟期磷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观亏缺。在全生育期,2品种磷素表观盈余量均以N225处理最低,N0处理最高。综合考虑小麦产量和磷素平衡特征,宁麦9号和豫麦34在105kg·hm-2的施磷量基础上可分别再降低P2O5用量7kg·hm-2和10kg·hm-2,配施225kg·hm-2施氮量,能够获得较高的小麦产量并减少磷素损失。  相似文献   
994.
为探明凉山不同环境区域烟叶的质量特征,对沿江地带干热河谷地区、山地区域、盆地坝区的烟叶综合质量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烟叶外观质量表现为山地区域>河谷区域>盆地坝区;盆地坝区烟叶烟碱、总氮含量最高,总糖、还原糖、氧化钾、氯含量及总糖/烟碱、钾/氯指标最低,河谷区域与山地区域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均差别不大,但山地区域烟叶总糖、还原糖、氧化钾含量和总糖/烟碱、钾/氯均略低于河谷区域烟叶;山地区域烟叶物理特性最好,盆地坝区烟叶最差;烟叶各类香气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均表现为山地区域>河谷区域>盆地坝区。山地区域烤后烟叶综合质量最高,河谷区域烟叶综合质量好于盆地坝区。  相似文献   
995.
我国红花分子及生化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花是传统药用植物,同时兼具油料及工业用途,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潜力.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利用生化标记及分子标记技术对红花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综述了我国生化标记及分子标记技术在红花研究中的应用,为更深入地开展红花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6.
西双版纳兰科植物海拔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整理,确定西双版纳野生兰科植物428种。将研究区按200 m海拔段划分为10个海拔梯度,分析兰科植物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西双版纳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中间膨胀型",峰值出现在1 000~1 200 m海拔段;②相邻海拔段的兰科植物种类相似系数较高(0.31~0.79),海拔段相隔越远相似性系数越小;③随海拔升高各海拔段的兰科植物生活型及区系成分的种类数量也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垂直分布格局;④地生兰和附生兰的种数在海拔600 m左右达到平衡,600 m以上附生兰占优势;⑤各海拔段兰科植物均以热带种类占主导地位(72%~87.8%),其中又以热带亚洲分布型的种类占优势。  相似文献   
997.
以黄化番茄和普通番茄幼苗为试材,研究UV-B辐射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处理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叶片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且对叶绿素破坏严重,导致幼苗光合速率降低,类黄酮含量升高10%以上.UV-B处理后两种番茄生长都受到明显抑制,但以黄化苗的变化更为明显,表明黄化番茄幼苗对UV-B辐射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98.
日光温室山墙及栽培基质热通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采用PC-2R型热通量记录仪对酒泉肃州区非耕地日光温室的山墙及栽培基质热通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温室山墙及栽培基质热通量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室东西山墙单位面积吸热量平均值分别为1.41MJ/m2和1.67MJ/m2,单位面积墙体放热量平均值为0.34MJ/m2和0.63MJ/m2;天气状况只影响山墙热通量值的大小,对其热通量达到最大值的时刻无影响;白天栽培基质表层平均吸热量为0.59 MJ/m2,夜间栽培基质表层平均放热量为0.17 MJ/m2;随栽培基质深度的增加,热通量变化幅度逐渐降低,蓄热的时间依次延迟;15cm以下基质热通量全天均为负值,晴天与阴天吸放热差异不明显;晴天夜间山墙单位面积放热量高于基质,阴天则小于基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总结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11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加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7.5±0.8 h、610.3±12.5 m L,术后30~42 d均恢复控尿功能。术后21 d静脉尿路造影未见输尿管返流及梗阻。术后3个月尿动力检查显示尿流曲线呈持续型8例,间歇型3例。结论腹腔镜膀胱全切除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安全可行,控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探索烟叶生产过程中各机械的性能及工作效率,2013年在福建省建阳市莒口镇河坝新村开展了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试点研究。结果表明,起垄环节,碎土率方面邵武华友履带式起垄机表现最好(89.9%),沟底积土方面松溪永顺表现最好;覆膜环节,各测试机型表现中等,在效率方面优于人工覆膜;移栽环节,漏栽率上江苏久泰移栽机高于江苏井关移栽机;培土环节,漳州南冠培土机操作简便,掉头灵活,单人操作,单行双侧作业,深受烟农喜爱;拔杆环节,龙岩诚德拔杆机单人操作,操作简便,动力较足,拔杆顺畅,拔杆带土较少,效果较好,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