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59篇
  免费   1773篇
  国内免费   2630篇
林业   2386篇
农学   1384篇
基础科学   1344篇
  2813篇
综合类   14066篇
农作物   2292篇
水产渔业   1430篇
畜牧兽医   4697篇
园艺   2142篇
植物保护   1108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563篇
  2022年   1328篇
  2021年   1302篇
  2020年   1161篇
  2019年   1173篇
  2018年   801篇
  2017年   1325篇
  2016年   832篇
  2015年   1442篇
  2014年   1419篇
  2013年   1786篇
  2012年   2597篇
  2011年   2602篇
  2010年   2491篇
  2009年   2295篇
  2008年   2272篇
  2007年   2070篇
  2006年   1592篇
  2005年   1300篇
  2004年   828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508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429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8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两种除草剂二氯喹啉草酮与二氯喹啉酸茎叶处理对水稻田杂草的生物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当二氯喹啉草酮和二氯喹啉酸有效成分剂量均为600 g/hm2时, 两种除草剂对稗属杂草、鳢肠的鲜重抑制率均高于94%, 其GR90为107.35~558.58 g/hm2; 对马唐和耳叶水苋的鲜重抑制率低于85%, 对抗二氯喹啉酸西来稗和千金子的鲜重抑制率低于50%; 不同的是二氯喹啉草酮对丁香蓼和异型莎草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92.17%、94.33%, 均显著高于二氯喹啉酸(83.64%, 85.57%)。二氯喹啉草酮和二氯喹啉酸对1.5叶期水稻安全性差, 选择性指数为2.53~3.58; 对3.5叶期水稻安全, 选择性指数大于4, 各处理水稻鲜重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本着高效、安全、经济的原则, 不推荐二氯喹啉草酮用于防除水稻田禾本科杂草, 仅对部分阔叶类和莎草科杂草发生严重的水稻田, 二氯喹啉草酮可以作为补充除草剂。  相似文献   
212.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菌产品分别与病毒杀虫剂MbNPV、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和细菌杀虫剂Bt组合进行施药处理。结果表明,应用绿僵菌/白僵菌与MbNPV组合,能够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早的基地,施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可达58.2%~81.2%,而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晚的另一基地,施药后7 d防效可达61.3%和65.6%;绿僵菌/白僵菌与苦参碱组合,可用于防治稻飞虱,7 d和14 d的防效达64.7%~76.1%;绿僵菌/白僵菌与苏云金杆菌组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14 d防效分别达64.0%和75.4%,优于对稻飞虱的防效;各组合试验结果显示,白僵菌有相对较长的持效作用,且在害虫迁入早期阶段(水稻发育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施用生物农药比在中后期(抽穗期及之后)施用的防效高。可见,生物杀虫剂组合可作为农作物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13.
广州近代城市公园设计精巧,风格独特,在岭南造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结合历史图文资料,运用风景园林史学和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归纳分析其造园特征。广州近代城市公园的中西合璧特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因地制宜的空间布局、中西融合的建筑小品、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探析其中西合璧特征,有利于丰富岭南近代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推进对广州近代城市公园的保护与造园智慧的传承。  相似文献   
214.
215.
为探究多年生人工草地在青海湖流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本研究以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Qinghai)和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Qinghai)单播及混播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种植方式下人工草地植被和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草地和青海草地早熟禾单播草地的生物量和盖度高于青海中华羊茅单播草地,且在生长旺期(8月),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草地生物量最高,为586.2 g·m-2;青海草地早熟禾单播、青海中华羊茅单播和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草地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铵态氮和土壤含水量在相同土壤深度下差异不显著,但土壤氮、磷及有机质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综上所述,在青海湖流域建植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型人工草地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但需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协调好土壤氮、磷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16.
于宗恺  景煜都  刘励  刘小伟  张强  程杰  郭梁 《草地学报》2023,31(4):1115-1124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优良修复草种在黄土高原广泛种植,然而随着农村人口迁移及土地利用变化,苜蓿人工草地大量弃置的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为研究苜蓿弃置草地土壤质量变化规律,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弃置年限(0年、5年和10年)苜蓿草地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参与土壤碳氮磷(C,N,P)循环的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结果表明:总体上,土壤和微生物C,N含量随弃置年限呈增加趋势,而C,N相关胞外酶活性和化学计量变化幅度较小;土壤和微生物P含量随弃置年限增加而显著降低,但P相关胞外酶活性及化学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土层,表层(0~20 cm)土壤C,N,P含量及其酶活性较高,其变化趋势与总体结果相似;亚表层土壤(20~40 cm)和(80~100 cm)深层土壤C,N,P含量及其酶活性呈先增后减趋势,且各指标较于表层土壤均降低40%~80%。相关分析表明弃置草地土壤由于P匮乏而逐步退化,可通过补施磷肥改善。  相似文献   
217.
目前物种的相对多度与种间关系的内部联系如何影响物种共存仍不清楚。为探讨植物群落物种间关系强度的多度不对称性及其对载畜率的响应,本研究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为对象,分析了对照、轻度、中度及重度放牧下群落物种的多度及其频率。结果表明:随载畜率的增大,物种数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不同载畜率下同分布指数CO均存在明显的多度依赖性;常见种(如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及刺穗藜(Chenopodum aristatum))对其他物种的作用强度普遍较强。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对无芒隐子草及刺穗藜的作用强度均高于其二者对短花针茅的强度,表现出种间强度的不对称性。此外,放牧使得短花针茅对无芒隐子草的作用强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使得无芒隐子草对短花针茅的作用强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因此,物种间存在多度的不对称性,而放牧进一步造成其物种间作用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18.
【目的】精确识别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对甘肃省不同生态系统下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方法】在玛曲、民勤和山丹的国家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项目组)和未封禁区(对照组)进行调查问卷和访谈,研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政策的影响下生计策略与生计资本的关系。【结果】生计资本总值和生计策略总指数均呈现牧区<农区<农牧交错区的特征,且项目组低于对照组;生计多样化指数为 0 及 0. 5 以上的农户数项目组相比对照组下降幅度大,0~0. 5 的农户数项目组相比对照组上升幅度大。 【结论】建立封禁保护区在降低三县封禁区农户的生计资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纯农户的比例,但总体上生计多样化水平较低;自然资本是主导农户选择农业生产生活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是主导农户选择非农业生产生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19.
海河二道闸和防潮闸优化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汛期为腾空海河河道并保证二道闸下咸水不致上溯,二道闸闸下水位应控制在1.0m左右。利用一维非恒定流模型对海河自西河闸至入海口河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西河闸分流量为80、100、120m3/s3种情况下,海河防潮闸和二道闸优化调度结果。  相似文献   
220.
弱光条件下桃光合作用的动态变化及品种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于桉  孔云  姚允聪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9):242-248,254
就日光温室桃树光合生理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结果表明:1d中叶温与气温以14:00时较高。遮阴明显地降低了到达叶片表面的有效光合辐射、叶温与气温。桃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峰值大约出现在上午10:00与下午14:00时;不同品种弱光下的光合速率有明显的差异,以NJN较高,其次为五月火与麦香。遮阴降低了桃叶片的光合速率,以NJN光合速率降低的较少,说明NJN能适应设施栽培。气孔阻力与蒸腾速率则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桃中位叶的光合速率较幼叶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