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31篇
  免费   1859篇
  国内免费   2716篇
林业   2518篇
农学   1545篇
基础科学   1459篇
  3007篇
综合类   14441篇
农作物   2375篇
水产渔业   1477篇
畜牧兽医   4803篇
园艺   2251篇
植物保护   1230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595篇
  2022年   1410篇
  2021年   1421篇
  2020年   1269篇
  2019年   1263篇
  2018年   861篇
  2017年   1414篇
  2016年   884篇
  2015年   1512篇
  2014年   1474篇
  2013年   1852篇
  2012年   2673篇
  2011年   2681篇
  2010年   2557篇
  2009年   2339篇
  2008年   2330篇
  2007年   2111篇
  2006年   1626篇
  2005年   1321篇
  2004年   854篇
  2003年   542篇
  2002年   521篇
  2001年   519篇
  2000年   451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8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本文综述了对螟虫长距茧蜂的研究概况,包括该寄生蜂的主要生物学习性、对玉米螟自然寄生率及田间防治玉米螟效果等。  相似文献   
72.
菜豆萎蔫病菌的种子检验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友福  高泉准 《植物检疫》1997,11(3):129-133
本研究对我国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菜豆萎蔫病菌Curtobacteriumflaccumfa-cienspv.flacumfaciens(Cf)进行种子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发现523,NBY+TTC和NBY+刚果红三种培养基均可作为分离培养基;对带菌种子分离的灵敏度为1.8×102cfu/ml,病叶柄和茎是分离的最佳部位,病菌可通过种子传给种苗引起种苗发病,发病时间为7~20天,针刺接种是Cf最有效的接种方法,接种发病率为100%。使用标准化的Biolog鉴定系统鉴定病原,在种水平的鉴定准确率达98.5%。  相似文献   
73.
菜豆萎蔫病菌的血清检测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友福  高泉准 《植物检疫》1997,11(4):193-198
本研究对我国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菜豆萎蔫病菌(Curtobacteriumflacumfa-cienspv.flacumfaciens,Cf)进行血清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试验中制备了抗Cf的血清,应用抗0020,0237,0238菌株的抗血清及其FITC标记的抗体进行间接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试验(IF/IF)。通过对19个Cf菌株和其它6个属14个种的植物病原细菌20个菌株的测定,结果发现约50%的Cf菌株为强阳性反应,且与Cf种下致病变种也有强阳性交叉反应。由于单个血清检测易产生假阴性反应,故将三种血清1∶1∶1混合后进行IF试验,结果表明与所有的Cf菌株反应,且与Rfa和Cmt有弱阳性反应。对含104~107cfu/ml细菌及30g种子含1粒人工接种种子的种子抽提液均能检测到典型的阳性细胞,血清检测的灵敏度为4.5×104cfu/ml,可用于种子的检测。本研究还进行了初步的免疫荧光菌落染色(IFC)试验  相似文献   
74.
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R-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的N基因自行设计和合成了一对可扩增长度为 641bp目的片段的引物 ,成功地建立了检测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RT PCR方法。对猪轮状病毒 (P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的RT PCR检测结果均呈阴性。对PEDV JS株的RT PCR产物的序列分析表明 ,与CV777株的同源性为 97 3 %。  相似文献   
75.
选用Avine肉用仔鸡作为试验对象 ,饲喂硫酸锌和蛋氨酸锌 2种锌源。采用银染差异显示技术进行差异基因的初步筛选。结果成功回收扩增差异条带 2 6条 ;其中加锌组 (硫酸锌组和蛋氨酸锌组 ) 2 3条 ,3条为缺锌组所特有。在加锌组的 2 3条中 ,6条为蛋氨酸锌组所特有 ,1 3条为硫酸锌组所特有 ,其余 4条为 2组所共有。这些初步筛选得到的差异基因尚需进一步进行克隆、测序和杂交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6.
单性结实与自花结实柑橘果实发育中钙钾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单性结实的‘国庆1 号’温州蜜柑和自花结实的‘华农本地早’橘从开花前子房发育至果实成熟采收期整个子房或幼果及果实的不同部位(果皮和果肉) 的钙与钾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 ‘国庆1 号’花前及花期子房钙含量较高, 花后趋降; 而其钾含量在花前及花期相对较低, 花后上升;2) ‘华农本地早’花前子房钙含量相对较低, 花后有一上升过程; 而对应钾在花前及花期就已很高, 花后下降; 3) 两品种果肉的钙含量自花后65 d 后均呈下降趋势, 而‘国庆1 号’果皮的钙含量在花后80 d 有一显著上升, 对应的‘华农本地早’在花后125 d 才急剧增加, 之后直至果实成熟二者均维持在较高水平;4) 两品种果皮、果肉的钾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均呈类似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7.
我国椪柑品质现状及主要产区的果实品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 和2002 年对来自全国9 个省(市) 主要产区的67 份椪柑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椪柑大(180.60 g ±9.98 g) 、中(151.24 g ±7.48 g) 、小(122.51 g ±141.1 g) 类型果实分别为42.9 %,44.9 %和12.2 %; 分别有6.1 %和44.9 %的 柑果皮颜色呈现黄绿或偏黄色和黄色; 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含量为12.5 %±1.1 %, 其中仅有四川荣县、福建平和和湖北松滋等部分地区 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11.5 %;高酸(0.95 % ±0.10 %) 、中酸(0.69 % ±0.07 %) 和低酸(0.49 % ±0.07 %) 类型的果实比例分别为2.4 %、34.7 %和42.9 %。通过比较各椪柑主产区的主要品质指标发现, 它们的果皮色泽(a/ b 比值)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 含量没有明显差异; 闽中南地区的果实明显重于闽北、浙江(衢州、丽水) 和湘西鄂西地区的果实, 而与川西南地区的差异不明显; 闽中南地区和川西南地区的酸含量差异不明显, 但都明显低于另两个地区; 另外, 川西南地的区固酸比明显高于其他3 个地区, 而可食率明显低于其他3 个地区。  相似文献   
78.
利用废菌糠提高覆土持水力和蘑菇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利用平菇等食用菌的废菌糠 ,经适当无氧发酵等一系列处理后添加到普通泥土中 ,使其最大持水力提高至 5 1 3% ,单产提高 13 6 %  相似文献   
79.
49种植物源粗提物对黄瓜灰霉菌的生物活性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瓜灰霉病是由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重要病害.目前,尚无理想的抗灰霉病黄瓜品种,药剂防治仍然是控制该病害的必要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前防治灰霉病的杀菌剂如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的甲基托布津、二羧酰亚胺类的异菌脲、腐霉利等已使用了近30年,灰霉病菌对这些药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作者测定了植物源粗提物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活性,以期研制开发出无公害植物源杀菌剂.  相似文献   
80.
苏云金芽胞杆菌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寄生线虫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生物,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传统方法防治植物寄生线虫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发现苏云金芽胞杆菌对线虫有毒杀活性,为防治植物寄生线虫寻找到了一条新途径.文章介绍了苏云金芽胞杆菌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杀线虫晶体蛋白及其基因、杀线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