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7篇
  免费   622篇
  国内免费   853篇
林业   960篇
农学   765篇
基础科学   457篇
  1604篇
综合类   4483篇
农作物   791篇
水产渔业   628篇
畜牧兽医   1902篇
园艺   704篇
植物保护   648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475篇
  2021年   570篇
  2020年   538篇
  2019年   552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558篇
  2016年   463篇
  2015年   632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815篇
  2012年   1043篇
  2011年   1026篇
  2010年   863篇
  2009年   792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673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Drought stress is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in wheat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how drought stress might influence wheat quality during grain filling, three wheat cultivars Gaocheng 8901, Jagger and Nongda 3406 were subjected to drought stress during the grain filling stage. Neither globulin and glutenin, nor the relative percentage ofamylose significantly changed following drought treatments, whereas albumin and gliadin concentrations did. The SDS-sedimentation, which has a strong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wheat baking quality was markedly decreased following drought stres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rought had an adverse effect on wheat qualit3,.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in complexes in the wheat flour, the data from native PAGE and SDS-PAGE were combined and a total of 14 spots were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and of these eight protein types were determined to be potential complex forming proteins.  相似文献   
172.
以感染内生真菌的新疆和田一牧场小花棘豆为试验材料,通过建立内生真菌感染(E+)和未感染(E-)的小花棘豆植株,并对其进行氯化钠盐胁迫试验。在室内盆栽的条件下,比较带内生真菌E+与不带内生真菌E-的小花棘豆在相同环境下不同NaCl浓度(0、100、200、300 mmol/L)条件下脯氨酸、丙二醛、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指标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感染内生真菌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随盐胁迫浓度升高而升高,但感染内生真菌植株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未感染植株;内生真菌感染的小花棘豆叶内脯氨酸含量在100、200 mmol/L,高于未感染植株;感染植株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均低于非感染处理;但丙二醛的含量一直是感染植株低于未感染植株,且随盐分胁迫浓度增加,感染植株丙二醛含量呈现降低趋势。总体来看,内生真菌感染提高了宿主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173.
苏轼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建构成三教相辅相成的文化整体结构,并以此作为自己文化人格的坚实基座。这种人生思考的多元化取向最终落实到对个体生命、独立人格价值的不倦追求上,从而形成其乐观旷达的性格,使苏轼能够在人生苦痛面前保持超然尘外的心境,真正达到了精神归隐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4.
张涛    杨蛟  蒋开锋    曹应江  杨莉    杨乾华  万先齐  游书梅  罗婧  高磊  李昭祥  郑家奎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11-23
【目的】利用功能基因标记分析三系杂交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44个根据文献共同报道的QTL位点或者已经被精细定位或已克隆的与水稻产量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功能基因标记,以及29个覆盖水稻12条染色体的在三系杂交水稻亲本间多态性高、带型清晰、重复性好的SSR标记分析76个三系杂交水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按POPGEN32分析软件要求将PCR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结果数字化,将数字化的矩阵数据转换为基因型数据,在POPGEN32软件下计算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用于评价所有亲本材料的基因多样性;计算遗传分化系数(Fst)、Nei遗传距离(D),进行遗传结构和遗传关系检测。利用NTSYS-pc2.10e软件计算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并根据GS按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绘制品种间遗传聚类树状图。【结果】44个功能基因标记中有37个标记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84.09%,共检测到86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个位点2.32个,变化范围2-4个;其中有效等位基因(Ne)62.95个,占73.2%,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变幅为0.049-0.831,平均值0.585。76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323-0.973,平均值0.650。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18处分为保持系和恢复系两类。保持系和恢复系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51,属高度遗传分化,Nei遗传距离(GD)0.185,类群内遗传距离相对较小,类群间遗传距离相对较大。29个SSR标记共检测到72个等位基因位点,平均每个位点2.48个,变化范围2-4个;聚类分析表明未能将保持系和恢复系分为两类,部分保持系聚类在了恢复系群,部分恢复系聚类在了保持系群。【结论】相对于普通分子标记,功能基因标记具有较高的DNA多态性检测效率,用于类群划分和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分析等方面更具准确性和可靠性;三系杂交稻亲本在44个产量功能基因位点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同源性较高。但保持系群和恢复群系间在这些功能基因位点的遗传差异较大,遗传分化程度较高,杂交水稻骨干亲本在产量性状上仍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175.
为了对色林错裸鲤(Gymnocypris selincuoensis)的肌肉营养价值做出综合评判,对该种鱼的营养需要量的制定和计算提供依据,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色林错裸鲤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色林错裸鲤肌肉(鲜样)中粗蛋白质量分数19.87%,粗脂肪质量分数7.71%,水分质量分数70.35%,灰分质量分数1.65%,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0.09%.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44.46%,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包括色氨酸)总量是13.24%,占氨基酸总量的29.80%;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15.09%.肌肉中含有20种脂肪酸,其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11.31%和4.04%比其他经济鱼类均高,表明色林错裸鲤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76.
评价常用的6种IBD疫苗株对鸡法氏囊发育的影响和对新城疫免疫效果影响,为临床选用疫苗提供参考.将SPF鸡分成6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5只.7日龄时,试验组分别用A80株、D78株、B87株、KS96株、MB株和2512株滴口免疫,每只鸡各1羽份.各组分别在免疫后4 d、9 d、20 d随机抽取5只鸡计算法氏囊指数.各组于IBD免疫后14 d用La Sota株活疫苗点眼、肌肉注射La Sota株油佐剂灭活疫苗各1羽份,对照组同时进行免疫.免疫后每隔7 d检测1次NDV抗体.42日龄时各组以鸡新城疫强毒F48E9攻击,观察攻毒保护效果.结果表明:27日龄A80、D78、B87和KS96组法氏囊指数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MB和2512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A80、D78对ND疫苗诱生机体产生抗体的影响小(P>0.05);MB、2512对ND抗体影响大,抗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87、KS96对ND抗体生成有一定的影响,和对照组相比低1个滴度左右,但从统计分析来看影响较小(P>0.05).用F48E9攻毒,结果显示A80、D78、B87、KS96和对照组保护率均为100%,而MB株组保护率为80%,2512株组保护率为70%.A80、D78、B87和KS96这4株疫苗株对法氏囊的发育影响很小;MB和2512对法氏囊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B和2512对新城疫的免疫保护有较大影响,而弱毒A80、D78以及中等毒力的B87、KS96对新城疫的免疫保护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77.
水稻大白稻F7世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合系41&#215;大白稻的杂交后代F7为材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法研究了该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化规律。研究表明:①株高、穗颈长、穗下节长和剑叶长4个性状的次数分布呈正态,而穗长、实粒数、总粒数、结实率的次数分布呈明显的偏态分布,均属数量性状遗传;②对F7进行选择时,株高、穗颈长、穗长、结实率的遗传潜力最大,可作重点选择,其次为穗下节长、剑叶长和总粒数,而对实粒数的选择遗传进展将很小;③该群体的株高、穗颈长、总粒数、结实率具有中等以上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对其选择有一定的效果;④该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尤其实粒数与结实率,穗下节长与穗颈长、株高、穗长、剑叶长,穗长与株高、总粒数,株高与穗颈长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8.
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与寄主植物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美洲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与寄主植物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的大小与植物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无关,与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即糖含量越高,美洲斑潜蝇越倾向于不取食和产卵。  相似文献   
179.
【目的】从‘大嵌蒂’果梅中克隆PmKNAT2,并对其结构特征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为研究果梅雌蕊败育的分子机理和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在NCBI中查找与果梅相似性很高的桃KNOPE2(KNAT2的同源基因)序列(EF093491),根据桃的KNOPE2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大嵌蒂’果梅花芽总RNA;通过RT-PCR和RACE技术获得基因cDNA序列全长;使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拼接;利用NCBI数据库中的BLASTn和BLASTp程序进行相似性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结构特征;用DNAMAN软件分析基因的ORF和氨基酸序列;MEGA4.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利用Bioxm2.6推测分析蛋白分子量和等电点;根据NCBI中Conserved Domains程序进行蛋白质保守域结构预测;用ExPaSy提供的在线SOPMA程序进行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构建PJIT166-PmKNAT2-GFP的融合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采用基因枪法转化洋葱表皮细胞,经暗培养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研究其表达模式,分析其在‘大嵌蒂’花芽发育不同时期、不同器官中的表达特性。【结果】在‘大嵌蒂’果梅中获得一个KNAT2的同源基因,命名为PmKNAT2,其cDNA全长为1 402 bp,5'UTR 47 bp,3'UTR 293 bp,编码区全长为1 062 bp,编码353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40.41 kD,理论等电点为4.85。蛋白结构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具有2个结构域,MEINOX结构域(KNOXⅠ和KNOXⅡ 2个亚结构域)和HD(homomeodomain)结构域,属于KNOX蛋白;相似性分析发现该基因与GenBank中其它来源的KNOX蛋白序列的相似性为50%-100%;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果梅PmKNAT2与桃KNOX聚为一类,表明与其亲缘关系最近。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PmKNAT2所编码蛋白由47.14%的α-螺旋(Alpha helix)、3.43%的β-转角(Beta turn)、3.14的β-折叠(Extended strand )和46.29%的随机卷曲(Random coil)组成。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中。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在‘大嵌蒂’果梅不同时期花芽中PmKNAT2的表达量存在一定差异,PmKNAT2在11月份的表达量最高,9月、10月和11月的表达量差异不明显,但与12月和1月花芽中的表达量差异明显;生长素在1月份含量最高,9、10、11月份差异不明显,其含量变化趋势与PmKNAT2表达趋势相反。对该基因表达量最高的11月份的花芽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发现:PmKNAT2在各种花芽中均有表达,在不完全花(雌蕊褐色、雌蕊畸形和无雌蕊)中的表达量高于完全花(雌蕊正常)。进一步分析PmKNAT2在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的不同花器官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PmKNAT2在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的各部位的表达量趋势相似均为:萼片>雄蕊>花瓣,在完全花雌蕊中的表达量最低。【结论】推测PmKNAT2在雌蕊发育阶段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大嵌蒂’果梅雌蕊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180.
Although climate change impacts and agricultural adaptations hav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how smallholder farmers perceive climate change and adapt their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s poorly understood. Survey-based data (presents farmers' personal perceptions and adaptations to climate change) associated with external biophysical-socioeconomic data (presents real-world climate change) were used to develop a farmer-centered framework to explore climate change impacts and agricultural adaptations at a local level. A case study at Bin County (1980s–2010s), Northeast China, suggested that increased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0.6°C per decade) and decreased annual precipitation (46 mm per decade, both from meteorological datasets) were correctly perceived by 76 and 66.9%, respectively, of farmers from the survey, and that a longer growing season was confirmed by 70% of them. These reasonably correct perceptions enabled local farmers to make appropriate adaptations to cope with climate change: Longer season alternative varieties were found for maize and rice, which led to a significant yield increase for both crops. The longer season also affected crop choice: More farmers selected maize instead of soybean, as implicated from survey results by a large increase in the maize growing area. Comparing warming-related factors, we found that precipitation and agricultural disasters were the least likely causes for farmers' agricultural decisions. As a result, crop and variety selection, rather tha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 was the most common ways for farmers to adapt to the notable warming trend in the study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