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51篇
  51篇
综合类   414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14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30K蛋白是一类家蚕(Bombyx mori)血淋巴中具有最强抗细胞凋亡活性的蛋白,家蚕Bm30Kc6蛋白作为30K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也具有较强的抗细胞凋亡作用,但其抗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将本实验室成功构建的重组病毒Bacmid-Bm30Kc6接种家蚕BmN细胞大量表达后,利用Ni-NTA蛋白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Bm30Kc6。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纯化蛋白的纯度较高。然后利用不同浓度(0.1、1、5和10mmol/L)的H2O2处理家蚕BmN细胞,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5mmol/LH2O2孵育4h后即可成功诱导BmN细胞凋亡。在上述建立的H2O2诱导的家蚕BmN细胞凋亡体外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Bm30Kc6蛋白的抗细胞凋亡的活性及作用机制。首先利用CelldeathDetection ELISA试剂盒检测了细胞内的DNA片段化程度,检测结果表明,Bm30Kc6蛋白(终浓度5μg/mL)可明显降低H2O2诱导的家蚕BmN细胞内的DNA片段化程度。然后利用Cellproliferation ELISA试剂盒检测了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Bm30Kc6蛋白可以显著增强家蚕BmN细胞的活力。进一步利用8-isoprostane EIA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氧化应激标志物8-isoprostane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家蚕Bm30Kc6蛋白可以显著降低胞内8-isoprostane的浓度。此外,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Bm30Kc6蛋白可显著抑制家蚕BmN细胞中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中释放进入细胞质。Bm30Kc6蛋白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BmN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从而起到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另一方面,Bm30Kc6蛋白也可以通过阻断H2O2诱导激活的线粒体通路来抑制细胞发生凋亡。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家蚕Bm30Kc6蛋白的抗凋亡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2.
拟单性木兰属种子形态、化学鉴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种子外观形态观察、苯酚染色法和愈伤木酚染色法对木兰科拟单性木兰属的乐东拟单性木兰、云南拟单性木兰、光叶拟单性木兰的种子作了区别鉴定,结果表明:3个种的种子外观形态有一定差别,但差异表现不稳定.利用苯酚和愈伤木酚染色法可以通过处理后溶液的不同显色反应区分3个种的种子.  相似文献   
63.
临安昌化常绿阔叶林群落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样地法对临安昌化的常绿阔叶林群落进行调查,主要调查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结构,计算分析各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的重要值,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对草本层取小样方进行调查测量,了解草本层的植物构成并计算了草本层的盖度。分析临安昌化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后认为,该常绿阔叶林属顶级群落,具重点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不同立地管理方式对多代经营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在 1代杉木采伐迹地上用 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 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 ,试验表明 :(1)BL3BM0 (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 )处理方式对 4年生 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 ,对降低土壤容重和提高土壤pH值的作用最大 ,是最佳的立地管理措施 ;(2 )BL1BM0 (清理树木的所有部分 )处理生长最慢 ;(3)BL0 BM0 (清除地上所有有机质 )处理的杉木在 1~ 2年生时生长为次好 ,但对土壤肥力的维持最为不利 ,3年生后杉木生长略为落后 ;(4)BL2 BM1(商业性收获加炼山 )处理的杉木生长比BL2 BM0 (商业性收获 )的略好 ,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5 )采伐剩余物分解至质量残留 5 0 %的时间需要 2 0个月 ,估计分解至质量残留 5 %需要 90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65.
保松灵防治松墨天牛的林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材线虫病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 et Buhrer) Nickle]严重威胁我国的森林资源。浙江等地每年因该病造成大量松树枯死 ,防治松材线虫病刻不容缓。当前 ,我国防治该病主要措施是清理枯死松树 ,降低媒介昆虫松墨天牛 (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密度 ,减缓病害扩散蔓延。但在风景名胜区的松林和古树名木等 ,一旦发生该病 ,仅清理死树是不够的 ,必须采取保护性措施 ,防止因病害导致大量宝贵松树枯死。在日本 ,长期以来主要措施是在松树树冠进行空中或地面喷洒杀螟松、倍硫磷、西维因等农药 ,杀灭松墨天牛成虫 ,从而防治松…  相似文献   
66.
激素处理对杨桐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杨桐扦插激素处理试验表明,NAA处理对杨桐扦插生根有极显著的影响,几种处理中,以100mg/L处理24h和500mg/L处理10S最好,扦插生根率分别达到85%和79.5%,比对照分别高出23.5%和18.0%。杨桐扦插生根属皮部生根型。  相似文献   
67.
论述了林业科技创新、推广与示范体系建设在林业开发中的重要性,总结了上饶市的实践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68.
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应用的重要性,分析了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生态、景观、经济等方面的作用,认为人类生存必须依附于自然,城市的建设要尽最大可能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增加乡土植物应用的比例,建立健康的生态系统。同时根据植物景观的需要,介绍了部分在城市绿地有应用前景的野生植物类型。  相似文献   
69.
大洋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特色及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洋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调查,分析了其资源特色。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旅游开发的主要思路和原则,设计了森林公园的旅游产品,提出了市场开发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70.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causes a highly contagious viral disease in poultry and wild birds, and it can cause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 worldwide. Eight viral strains were isolated by inoculating embryonated chicken eggs from the Poyang Lake region of China with swab samples. All eight of the NDV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as class I genotype 3 strains, but they diverged notablely from class II viruses. 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ll eight NDV isolates were lentogenic strains containing the 112ERQER↓L117 motif at the F protein cleavage site. The strains were highly identical and were more species specific (chicken and waterfowl) than site specific (Nanchang and Duchang regions). The close phylogenetic proximity of these isolates indicates that viral transmission may happen between poultry and wild birds. 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lentogenic class I NDVs exist in clinically healthy wild waterfowl and poultry within the Poyang Lake region. Active surveillance of these viruses to determine their evolution and origin is one of the most realistic strategies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NDV outbrea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