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141篇 |
免费 | 18061篇 |
国内免费 | 189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358篇 |
农学 | 3362篇 |
基础科学 | 3578篇 |
7731篇 | |
综合类 | 36959篇 |
农作物 | 5381篇 |
水产渔业 | 3175篇 |
畜牧兽医 | 11753篇 |
园艺 | 5297篇 |
植物保护 | 350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65篇 |
2024年 | 2089篇 |
2023年 | 2134篇 |
2022年 | 3797篇 |
2021年 | 3356篇 |
2020年 | 3336篇 |
2019年 | 3237篇 |
2018年 | 2232篇 |
2017年 | 3624篇 |
2016年 | 2355篇 |
2015年 | 3586篇 |
2014年 | 3667篇 |
2013年 | 4452篇 |
2012年 | 6080篇 |
2011年 | 6306篇 |
2010年 | 5922篇 |
2009年 | 5026篇 |
2008年 | 5158篇 |
2007年 | 4787篇 |
2006年 | 3877篇 |
2005年 | 3047篇 |
2004年 | 1927篇 |
2003年 | 1228篇 |
2002年 | 1154篇 |
2001年 | 1123篇 |
2000年 | 984篇 |
1999年 | 365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7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2年 | 1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34篇 |
1955年 | 12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81.
烤烟连作对重庆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研究了重庆市石柱、奉节和南川3个县烤烟连作土壤的养分状况。结果表明:烟田连作后土壤pH值下降,相邻茬次之间平均下降0.05,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相邻茬次之间平均衰减0.56%g/kg;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随连作年限延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表现为P(6%~31%)>K(6%~21%)>N(2%~12%);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连作年限延长逐年降低,且降低程度P(6%~24%)>K(2%~10%),速效氮含量略有上升;速效养分N/P、N/K和K/P比值明显增加,土壤养分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882.
883.
目的/意义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区域间经济互动的深化使得区域协同发展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在瞬息万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粤台两地在旅游领域的协同发展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更是增进彼此文化和情感纽带的战略举措。方法/过程依据新区域主义的核心理念,梳理粤台两地旅游协同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现有格局,剖析存在的困境,探寻在新区域主义框架内推进双方旅游协同发展的具体策略。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粤台两地旅游产品存在着较强的差异互补关系,两地间交通便捷,两地文化交流紧密,经济合作根基深厚,旅游政策环境也在波动中逐渐恢复正常。但粤台旅游协同发展依然面临着政治因素和两岸关系的复杂性、舆论影响和民众间不信任感加深、规章和监管的差异、旅游市场重叠等挑战和障碍。为进一步推动粤台旅游协同发展,需积极探索政策引导与机制创新,完善资源整合与产品创新,重视市场开拓与品牌营销,加强基础设施与新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884.
目的 建立高效的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离体叶片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有助于滇杨基因工程育种研究。 方法 以滇杨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从而获得滇杨再生组培苗;进一步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探讨菌液吸光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对滇杨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结果 滇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 + 0.005 mg·L−1噻苯隆(TDZ) + 0.010 mg·L−1萘乙酸(NAA),诱导率达91.7%;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 + 0.002 mg·L−1 TDZ + 0.010 mg·L−1 NAA,诱导率为75.0%;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 MS + 0.010 mg·L−1 NAA + 0.100 mg·L−1吲哚乙酸(IBA),生根率高达96.7%,平均生根数为2.57条。利用pBI121-GUS载体转化滇杨,最适转化菌液吸光度D(600)为0.2,侵染时间为5 min,共培养时间为2 d;在分化过程中,抑制农杆菌生长的头孢霉素(Cef)最佳质量浓度为200 mg·L−1,抗性筛选中最佳培养基的卡那霉素(Kan)质量浓度为20 mg·L−1。对再生植株进行β-D-葡萄糖苷酸酶(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鉴定,获得20株阳性植株,转化阳性率为45.45%。 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滇杨离体叶片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图5表5参27 相似文献
885.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插补方法对生态系统潜热通量(FLE)缺失值的插补精度。 方法 利用涡度相关法于2019年对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天然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FLE与环境要素进行原位连续监测,通过3种插补方法(边缘分布抽样法、线性回归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对FLE缺失数据(0.5 h数据中随机剔除)进行插补,分析实测FLE、插补FLE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结果 3种插补结果均低估了实测FLE,其中人工神经网络插补值最接近实测值(决定系数R2=0.40)。实测FLE与空气温度(Ta)、饱和水汽压差(DVP)间均呈指数关系。边缘分布抽样法插补FLE与Ta、DVP间的关系最接近实测FLE,然而3种插补方法都不同程度改变了FLE对Ta和DVP的敏感性。 结论 人工神经网络法的插补结果与实测值最接近,边缘分布抽样法的结果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最接近实测值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因此未来研究应依据研究目的选取合适的插补方法。图5表1参41 相似文献
886.
目的 模拟并分析浙江省丽水市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时空演变趋势,揭示其对极端降水的响应机制,为丽水市森林固碳潜力时空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综合样地调查、遥感观测、InTEC模型,模拟3种气候情景(RCP 2.6、RCP 4.5和RCP 8.5)下1979—2079年丽水市森林NEP时空格局,分析极端降水时空特征,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极端降水对NEP 的影响。 结果 ①1979—2015年丽水市极端降水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未来气候情景下除RCP 2.6之外,RCP 4.5和RCP 8.5极端降水量、频率和强度仍持续增加,其中莲都区、缙云县以及景宁畲族自治县等地区极端降水事件上升趋势较强。②1979—2015年森林NEP 呈增加趋势,增长速度为18.44 g·m−2·a−1。2016—2079年,3种气候情景下森林NEP 均呈下降趋势,但碳汇总量呈上升趋势,最大NEP 累积达10.97 Pg。③1979—2015年极端降水对NEP 产生积极影响,2016—2079年除RCP 2.6影响不显著,其他2种情景下极端降水对NEP均产生消极影响,但RCP 8.5情景下极端降水较RCP 4.5对NEP 的影响更小。 结论 丽水市森林碳汇能力较强,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仍具有较高的碳汇潜力,然而极端降水对NEP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图5参22 相似文献
887.
高油脂,特别是高多不饱和脂肪酸食品和饲料脂肪氧化,是影响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食物油脂变坏实质上是不饱和脂肪酸与氧之间发生的自身氧化反应,自由基的存在是加速油脂氧化的必要条件。化学合成的酚类抗氧化添加剂在食品和动物饲料中使用了半个多世纪,它们的副作用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天然食物中存在的必需脂肪酸、某些植物酶、类黄酮化合物、维生素,特别是多酚类化合物都是天然抗氧化有效成分,生姜中的姜酚、八角中的茴香脑、茴香醛和丹参中的丹酚酸等,都是典型的天然植物抗氧化物质,其抗氧化功效与化学合成的酚类抗氧化添加剂相当。 相似文献
888.
碎米知风草(
889.
【目的】克隆甘蔗乙烯受体Sc-ERS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Sc-ERS基因启动子序列的作用元件。【方法】采用基于热不对称交错式PCR原理的染色体步移技术,从甘蔗ROC22基因组DNA中克隆Sc-ERS基因启动子序列,利用启动子预测软件PlantCARE和PLACE在线工具对Se-ERS启动子序列的作用元件进行预测。【结果】克隆获得sc.ERS启动子序列1410bp,该序列与玉米ERS25、ERS14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2%和80%。PlantCARE在线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启动子基本作用元件TATA.BOX和CAAT—BOX,还含有参与光响应元件、干旱诱导MYB结合位点、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水杨酸响应元件、胚乳表达顺式调控元件、热胁迫响应元件等。【结论】从甘蔗基因组DNA中克隆获得乙烯受体Sc-ERS基因上游1410bp的启动子序列,该序列含有多个特异性调控元件,推测sc.ERS;~因的表达可能受生理周期、激素、干旱、光照等因素调控。 相似文献
890.
珍珠鸡是从国外引进,经人工驯养育成的一个特色品种,其蛋用性能获得了显著进展,为加快蛋产品的开发力度,增加其附加价值,对珍珠鸡蛋和海兰褐鸡蛋蛋品质及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试验随机抽取新鲜珍珠鸡蛋、海兰褐鸡蛋各100枚,测定其蛋外、内在品质及主要营养成分,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在外部品质方面,海兰褐鸡蛋蛋重高于珍珠鸡蛋15.54g(35.61%),有极显著差异(P〈0.01);珍珠鸡蛋蛋壳厚度比海兰褐鸡蛋的蛋壳厚0.14mm(40%),差异极显著(P〈0.01);由于蛋重的差异,两种鸡蛋蛋黄比例、蛋白比例、蛋壳比例也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内在品质方面,两种鸡蛋蛋清pH、蛋黄高度、蛋黄系数均无明显差异;珍珠鸡蛋浓蛋白高度比海兰褐鸡蛋的低3.02mm,有极显著差异(P〈0.01);浓蛋白系数比海兰褐的高0.87,有显著差异(P〈0.05);珍珠鸡蛋蛋黄颜色比海兰褐鸡蛋的颜色大一个罗氏比色值,有显著差异(P〈0.05)。在营养成分上,以g/枚为单位,珍珠鸡蛋的主要营养成分除胆固醇高于海兰褐鸡蛋外,其他均低于海兰褐鸡蛋。以g/100g为单位,珍珠鸡蛋水分含量明显低于海兰褐鸡蛋,相差12.62(20.21%),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含量也低于海兰褐鸡蛋,差异显著(P〈0.05),相差1.34(4.4%),其它营养成分均高于海兰褐鸡蛋。珍珠鸡蛋是较海兰褐鸡蛋小、壳厚、水分含量低、营养丰富的浓缩型蛋,为珍珠鸡蛋的蛋品开发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