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174篇 |
免费 | 3993篇 |
国内免费 | 658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126篇 |
农学 | 3832篇 |
基础科学 | 3257篇 |
7077篇 | |
综合类 | 35448篇 |
农作物 | 5224篇 |
水产渔业 | 2911篇 |
畜牧兽医 | 11419篇 |
园艺 | 5148篇 |
植物保护 | 33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8篇 |
2023年 | 1523篇 |
2022年 | 3558篇 |
2021年 | 3222篇 |
2020年 | 3146篇 |
2019年 | 3196篇 |
2018年 | 2152篇 |
2017年 | 3591篇 |
2016年 | 2320篇 |
2015年 | 3551篇 |
2014年 | 3660篇 |
2013年 | 4455篇 |
2012年 | 6135篇 |
2011年 | 6341篇 |
2010年 | 5944篇 |
2009年 | 5044篇 |
2008年 | 5155篇 |
2007年 | 4845篇 |
2006年 | 3924篇 |
2005年 | 3104篇 |
2004年 | 1953篇 |
2003年 | 1250篇 |
2002年 | 1232篇 |
2001年 | 1158篇 |
2000年 | 1024篇 |
1999年 | 376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7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2年 | 12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34篇 |
1955年 | 12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202.
203.
204.
205.
内毒素诱生自由基致兔血循环系统损伤及CA对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56只健康白兔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 组)8只,ET处理组( 组)、CA保护组( 组)各24只,第1、2、3、4和5小时分别采集血液制备血浆样品,检测血浆T-AOC、T-SOD活性和MDA含量,第2和第5小时捕杀并迅速采集心脏制备组织匀浆,检测心脏GSH、GSH-ST、GSH-Px活性,研究内毒素(endotoxin,ET)诱导休克兔产生自由基对血浆和心脏的损伤及阳离子A(cationA,CA)对其影响。结果表明: 组各项指标均保持相对稳定; 组MDA含量比 组升高(P<0.01),T-AOC、T-SOD活性比 组降低(P<0.01),而 组的MDA、T-AOC、T-SOD显著高于 组(P<0.05);除心脏GSH-Px活性第5小时降低不明显外, 组GSH、GSH-Px和GSH-ST活性显著降低(P<0.01), 组比 组GSH、GSH-Px、GSH-ST活性高(P<0.01)。结果提示:CA能减轻ET诱生自由基所致的过氧化损伤,有效缓解内毒素引起的血液循环系统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6.
207.
208.
209.
为探寻鸡回肠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发育规律,本试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CD3、CD4和CD8单克隆抗体研究鸡回肠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出现、迁移、定位分布及数量变化过程.结果显示,CD3+、CD8+T淋巴细胞最初于18胚龄时出现,CD4+T淋巴细胞于出壳后1日龄时出现.在定位分布上,CD3+细胞在黏膜上皮内以及固有层中均匀分布,CD4+细胞以固有层中的分布为主,黏膜上皮内的分布较少.CD8+细胞最初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中;随后,CD8+细胞逐渐向上皮内迁移;最终,黏膜上皮内出现广泛的CD8+细胞浸润.在数量变化上,CD3+、CD4+及CD8+整体呈逐渐增加趋势,第2周时阳性细胞数量稍有下降,21日龄时显著增加到达较高水平后保持稳定.结果表明,鸡出壳后,回肠的细胞免疫功能逐渐增强,并在21日龄时到达成熟水平. 相似文献
210.
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苜一号)的生长条件进行控制,并在分枝期对其进行13C脉冲标记,收集标记后第6,12,18,24,30 d的叶、茎、根以及土壤样品,测定各样品中13C含量,以此来探讨苜蓿光合碳的吸收与转移.结果表明:苜蓿各组分光合产物的分配顺序为茎>叶>根;13C转移速率为叶>茎>根,随着时间的延长,苜蓿各组分13C含量逐渐减少,最终达到稳定状态;渗漏到土壤中的13C含量在0~10 cm土壤层显著高于10~20 cm,但10~20 cm的13C含量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