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163篇 |
免费 | 3982篇 |
国内免费 | 658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125篇 |
农学 | 3831篇 |
基础科学 | 3258篇 |
7075篇 | |
综合类 | 35435篇 |
农作物 | 5222篇 |
水产渔业 | 2911篇 |
畜牧兽医 | 11418篇 |
园艺 | 5143篇 |
植物保护 | 33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8篇 |
2023年 | 1522篇 |
2022年 | 3555篇 |
2021年 | 3220篇 |
2020年 | 3146篇 |
2019年 | 3191篇 |
2018年 | 2151篇 |
2017年 | 3589篇 |
2016年 | 2318篇 |
2015年 | 3551篇 |
2014年 | 3657篇 |
2013年 | 4455篇 |
2012年 | 6136篇 |
2011年 | 6337篇 |
2010年 | 5944篇 |
2009年 | 5045篇 |
2008年 | 5158篇 |
2007年 | 4842篇 |
2006年 | 3922篇 |
2005年 | 3104篇 |
2004年 | 1953篇 |
2003年 | 1251篇 |
2002年 | 1232篇 |
2001年 | 1159篇 |
2000年 | 1022篇 |
1999年 | 376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7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2年 | 12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34篇 |
1955年 | 12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青刺尖种籽油抗缺氧生理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刺尖(Prinsepia utilis Royle)为蔷薇科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海拔2300m至3200m山区,其种籽可榨取食用油,味香,口感好,当地人自古有采种,榨油,食用和护发等的传统,研究表明,青刺尖种籽油灌胃小鼠30d,对实验小鼠的体重无显著影响。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常压抗氧试验,NaNO2中毒存活试验和急性脑缺血性氧试验中,其抗缺氧时间,存活时间有显著的差异,此表明青刺尖油具有提高小鼠缺氧耐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2.
为筛选高氨基酸和高茶氨酸茶树资源,探明贵州茶树资源氨基酸和茶氨酸特性,本研究分别利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5份贵州地方茶树资源春季一芽二叶生化样的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结果表明:115份茶树资源的氨基酸总量在0.95%~7.96%,平均值为3.40%;茶氨酸含量在0~3.80%,平均值为1.58%;茶氨酸占比在0~67.66%,且集中分布于40%~<60%。在这115份茶树资源中,发现特异高氨基酸(氨基酸总量≥5%)茶树资源11份、特异高茶氨酸(茶氨酸含量≥3%)茶树资源3份。不同地方的茶树资源,其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贵定、黎平和石阡的茶树资源表现出较高的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而三都和普安的茶树资源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地方。来自三都的突肋茶(Camellia costata)资源表现出更原始的生化性状,均未检测出茶氨酸。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5份茶树资源可分为5类,其中,石苔14号以远高于其他资源的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单独分为一类。 相似文献
963.
从山西农业大学等地引进农大3号、农大5号、农大6号、当地野生种等4个欧李品系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利用常规方法和RHIZO2007d根叶分析仪及DPS软件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系分枝、生物量、根系等特征,结果表明,栽植当年农大3号平均单株分枝数最大达4.5枝,农大5号分枝数3.8枝,实生(野生)苗Ⅱ平均分枝数最少仅1.5枝;各种欧李品系的平均单株生物量由大到小为农大5号(49.136g)实生苗Ⅰ(45.642g)农大3号(17.935g)实生(野生)苗Ⅱ(12.413g),野生实生苗长势最弱;农大5号根系最长(5 220.38cm)、表面积(963.70cm2)和体积(72.41cm3)最大;毛细根是欧李根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直径小于1.0mm根占70%以上。栽植欧李经济型水土保持防护林应首先选用农大5号品系。 相似文献
964.
Heterosis and heterotic patterns of maize germplasm revealed by a multiple-hybrid population under well-watered and drought-stressed conditions 下载免费PDF全文
SANG Zhi-qin ZHANG Zhan-qin YANG Yu-xin LI Zhi-wei LIU Xiao-gang XU Yunbi LI Wei-hua 《农业科学学报》2022,21(9):2477-2491
Understanding the heterosis in multiple environments between different heterotic groups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in successful maize breeding. A total of 737 hybrids derived from 41 maize inbreds were evaluated over two years, with the aim of assessing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their performance between heterotic groups under drought-stressed (DS) and well-watered (WW) treatments. A total of 38 737 SNPs were employed to assess the genetic diversity. The genetic distance (GD) between the parents ranged from 0.05 to 0.74, and the 41 inbreds were classified into five heterotic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hybrid performance (high yield and early maturity between heterotic groups), the heterosis and heterotic patterns of Iowa Stiff Stalk Synthetic (BSSS)×Non-Stiff Stalk (NSS), NSS×Sipingtou (SPT) and BSSS×SPT were identified to be useful options in China's maize breed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general and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ies (GCA and SCA) sugges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additive genetic effects for grain yield traits under the WW treatment, but the non-additive effects under the DS treatment. At least one of the parental lines with drought tolerance and a high GCA effect would be required to achieve the ideal hybrid performance under drought conditions. GD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yield and yield heterosis in within-group hybrids over a certain range of GD.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suggests that the heterosis is due to the combined accumulation of superior genes/alleles in parents and the optimal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parents, and that yield heterosis under DS treatment wa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non-additive effects. 相似文献
965.
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有土著鱼类7种,引种移植和引水入湖后增加到22种,其中经济鱼类18种,优势种由土著鱼类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 (Dybowski))转变为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as (Pallas)),鱼类区系组成由2个增加到6个。40多年来,年鱼产量在800—4400t之间波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域环境发生变化,鱼类资源失衡,尤其特优土著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显著。为此采取加强依法管渔,科技兴渔即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渔业水域环境、改变仅依靠自然繁衍来补充资源的局面、科学对待引种移植、充分利用渔产潜力、建设优质鱼类种质资源库、重视加工保鲜业、发展休闲渔业等对策,可达到该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66.
采用紫外线遗传灭活的长牡蛎精子激活栉孔扇贝卵子,运用L9(3^4)设计不同6-DMAP的处理条件来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第二极体抑制型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早期胚胎。以雌核发育担轮幼虫为材料,滴片法制备染色体并采用计数法统计倍性,分析不同6-DMAP浓度、诱导时机和诱导持续时间对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率的影响,并统计早期胚胎畸形率。结果表明,不同6-DMAP浓度、诱导时机和诱导持续时间对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率均有显著影响;早期胚胎畸形率与二倍体的诱导率呈负相关,y=46.632-0.891x(r=-0.813,P〈0.01)。6-DMAP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的最佳处理条件为:20%~25%受精卵排放出第1极体时,60μg/ml的6-DMAP持续处理25min可得到最高的诱导率为29.5±5.36%。研究结果为6-DMAP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染色体加倍提供了一定的细胞学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67.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发展方式的变革期,主要原因是原有的农业发展方式加剧了气候、能源、生态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危机。危机驱动农业发展方式向绿色发展方式转变,因此农业绿色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引导、技术研究等手段发展绿色农业,取得积极的效果。但也存在农业低碳技术应用困难、农业发展结构不合理、亟待生产高质量和高竞争力的农产品等问题。据此提出积极研发和推广农业低碳技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及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升级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68.
库姆塔格沙漠西缘风况特征及沙丘运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风况资料和Google Earth卫星影像,分析研究区域的风况特征及沙丘运移特征,并研究沙丘年运移速度、方向及其规律,对防沙治沙手段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研究区年平均风速为1.535~1.768 m/s,起沙风平均风速最高值出现在5,6月,全年起沙风平均风速的最低值出现在1月。(2)起沙风和输沙势主要分布在WSW、W、WNW和NW方位。(3)输沙势为0~26 VU,属于低风能环境;风向变率为0.5~0.9,属于中风向变率,钝双峰风况。(4)研究区沙丘年平均移动速度为12.26 m/a,沙丘平均年前移值在10 m以上,属最快速类型,平均移动方向为125.13°,与当地合成输沙方向基本一致。(5)沙丘运移速度与沙丘高度、宽度呈负相关关系,除沙丘高度、宽度以外,风速、输沙势、沙丘密度也影响沙丘的运移速度。 相似文献
969.
山药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药连作(0 a,1 a,2 a)和轮作(山药—小麦)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耕作模式对山药种植地耕层土壤(0—30 cm)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山药连作年限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而山药—小麦轮作模式则有助于恢复地力。山药连作、轮作的土壤均以细菌所占比例最大,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与对照(0 a)相比,细菌、放线菌数量均随着山药连作年限增加呈递减趋势;但放线菌的降幅明显大于细菌,表现出对连作年限更强的敏感性;真菌数量随连作年限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山药连作可以明显降低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轮作模式则可以激发该三种酶的活性,其中轮作较连作2 a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差异分别达显著水平(p < 0.05)和极显著水平(p < 0.01)。说明山药连作会破坏土壤耕层微生物种群结构,并抑制土壤酶活性,轮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质量。 相似文献
970.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和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保护性耕作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有机碳(SOC)、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分析保护性耕作的增产机制,为旱作农田耕作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2003~2013年连续11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传统耕作(CT)、少耕(RT)和免耕(NT)3种耕作措施,分析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土壤0-20 cm含水量、作物耗水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年际变化和耕作处理间的差异,并对玉米产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少耕、免耕处理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11年平均值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11.2%和3.4%;至2013年少耕、免耕2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别较传统耕作增加了5.53和3.29 g/kg;土壤0-20 cm有机碳储量净增加速率分别为C 0.365和0.754t/(hm2·a)。2)保护性耕作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少耕产量最高,增产效果最好2003~2013年均产量为5.83t/hm~2,较传统耕作提高了14.7%;免耕次之,年均产量为5.39 t/hm~2,较传统耕作增产6.1%。3)各耕作处理玉米产量与土壤0-20 cm土层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方程关系,与作物耗水量之间具有显著的乘幂方程关系。4)保护性耕作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减少玉米生育期内的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免耕土壤0-20 cm土层水分含量最高2003-2013年平均含水量为15.2%,较传统耕作和少耕提高了1.90和1.66个百分点,且生育期耗水量最少2003~2013年均耗水量为403.5 mm,较传统耕作和少耕减少了16.1 mm和7.6 mm;少耕、免耕的水分利用效率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16.1%和10.2%,降水利用效率较传统耕作提高13.9%和5.8%。【结论】长期保护性耕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水分、减少作物耗水量,从而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3种耕作措施中以少耕效果最好,免耕次之在旱作农田推广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措施是一种增产、节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