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23篇
  免费   1874篇
  国内免费   1184篇
林业   1127篇
农学   749篇
基础科学   782篇
  1673篇
综合类   8273篇
农作物   1312篇
水产渔业   844篇
畜牧兽医   3016篇
园艺   1235篇
植物保护   870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368篇
  2023年   408篇
  2022年   888篇
  2021年   817篇
  2020年   814篇
  2019年   719篇
  2018年   567篇
  2017年   845篇
  2016年   556篇
  2015年   838篇
  2014年   911篇
  2013年   994篇
  2012年   1488篇
  2011年   1503篇
  2010年   1414篇
  2009年   1243篇
  2008年   1176篇
  2007年   1112篇
  2006年   837篇
  2005年   705篇
  2004年   428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对伦敦奥运会男篮比赛分析发现,来源于欧美职业篮球联赛队员数量决定各队竞技实力,体现各国运动员国际流动与交融发展新趋势;欧、美球队呈现“高、快、灵、准、全、悍、变、星”的进攻特征及防守“以球权争夺为核心,球、人、区、时空兼顾”的先进理念;当前世界篮球区域发展不均衡,美洲占据竞技优势,欧洲整体水平高,亚、非洲实力弱,呈欧美全面抗衡格局;中国男篮竞技水平和成绩下滑明显,运动员身体机能指标和得分、失分、投篮次数、命中率、篮板球、助攻、失误、抢断指标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盖帽、犯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出个人能力、技战术风格、整体攻防与世界强队全方位差距,并呈逐步拉大趋势。  相似文献   
62.
王国庆    张建云    贺瑞敏    金君良    刘翠善    鲍振鑫    严小林    宋晓猛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6):295-298
近几十年来,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实测径流量减少显著,对区域生态环境及用水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采用水文模拟途径,还原了天然径流量系列,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估了气候要素和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融雪过程的水量平衡模型对昕水河流域径流量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率定期及检验期Nash-Sutcliffe确定性系数均在70%以上,模拟的相对误差也小于3%。径流量系列自1966年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1966—2010年流域径流量深较前期减少29.2 mm,其中,包括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约站49.3%,气候要素变化的影响略微偏高,约占50.7%。因此,在未来流域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中,气候要素变化对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3.
在有无除草剂的影响下,研究不同密度三裂叶豚草(0、0.08、0.32株·m-2)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究三裂叶豚草对大田旱生作物的危害表现.结果表明:未施除草剂条件下大豆的株高要大于施除草剂条件下大豆株高;施除草剂条件下,苗期大豆分枝数随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在结荚期,则随豚草密度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大豆茎重在开花期和结荚期随着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大豆地下部分生物量,除开花期施除草剂的处理外,均随着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因此可通过向农田中适当的施用除草剂抑制三裂叶豚草对农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小叶锦鸡儿灌丛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内蒙古风蚀沙化区退化草原植被恢复或重建过程中灌丛对养分的聚集和土壤肥力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灌丛大小和灌丛不同土层养分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灌丛内0~5 cm土层的养分含量高于相应的对照样地,5~20 cm土层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高于相应的对照,灌丛土壤颗粒含量和本地区土壤本底颗粒组成有密切的关系,和对照区相比,短期内没有显著增加土壤的细粒成分,但灌丛在减少风蚀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引进甘薯资源形态标记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合理利用甘薯品种(系)资源,对15个从省外引进的甘薯品种(系)进行了27项形态标记的聚类分析,进而研究他们的遗传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欧式距离7.20处可将参试各资源分成4类。Y1和其他的甘薯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从四川引进的6个品种(系)中以S1、S4、S2及S5间的亲缘关系很近;从福建引进的5个品种系中以F1和F4间的亲缘关系很近。  相似文献   
66.
重复测量试验对同一受试对象进行多次测量,各时间点数据间存在自相关性,进行方差分析和均值比较时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虽然此方法在农业等研究领域运用十分广泛,但目前有效地相关统计方法鲜见。为了建立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结果可靠的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SAS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s,GLIMMIX),以随机区组重复测量试验资料为例,说明了协方差结构筛选、方差分析和均值比较的具体方法。结果表明,用传统的裂区设计、多变量统计等方法会造成资料信息浪费,统计功效降低,缺区无法处理等问题,甚至会导致错误的结论。GLIMMIX能很好地处理自相关问题,功能强大,结果可靠,使用简单,允许缺区,是进行重复测量试验资料方差分析和均值比较的理想方法。目前在国内将其运用到农学类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的相关报道鲜见,该文在本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67.
益智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收集的90份益智种质资源的18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为益智品种改良和种质创新提供依据.结果 表明:供试的益智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质量性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果形(1.1507),数量性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株高(2.0700),变异系数最大的为结果枝数(41.32%);提取的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  相似文献   
68.
基于气温预报和神经网络的参考作物腾发量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逼近气象因子-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函数关系,以天气预报中的最高和最低气温为输入进行短期ET0预报。收集了南京站实测的2010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7日逐日气象数据和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逐日对未来7d的气象预报数据,以最高、最低气温及相应的日序数为3个输入因子,ET0为输出建立一个包含一个隐含层的3层BP网络,以2010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实测气象数据及通过FAO-56PM公式计算的ET0进行网络,以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实测气象数据及通过FAO-56PM公式计算的ET0进行网络验证。将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逐日对未来7d的气象预报中的最高、最低气温输入训练及验证后的网络,得到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逐日对未来7d的ET0预报值,并与FAO-56PM公式计算的ET0值进行比较以验证预报精度。结果表明,预见期1~7d内,预报的ET0和计算的ET0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预报精度随着预见期的增加而降低;平均准确率(±1.5mm/d以内)达88.08%,相关系数为0.77,均方根误差为1.28mm/d,显示出了较高的预报精度。在局部时间段内出现的ET0,PM和预报ET0的较大差别的原因是该时段内的ET0更多地受到除了日最高和最低气温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提出的方法 ET0预报,随着气象预报准确度的提高,可实现较为精确的ET0预报。  相似文献   
69.
蔬菜是人们每天的生活必需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生产各类优质蔬菜是帮助生产者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烟叶茬口期8-10月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及烟叶生产余肥来种植短期、速生、优质蔬菜-中豌四号,使烟农增收,打破了传统的烟叶种植模式。2003年我们在贵州省兴义市的烟叶主产区自碗窑镇种了100hm^2,平均每公顷产豌豆荚3900kg,既为社会提供了时令优质蔬菜,又为广大的烟农寻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这对贵州仍至全国的烟叶产区农民增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0.
AIM: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iRNA targeting integrin-linked kinase (ILK) on the expression of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GSK-3β) and β-catenin during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in human kidney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line HKC induced by high glucose. METHODS:HKC cell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normal glucose (NG) group, high glucose (HG) group, HG+HK (a vector containing the non-specific siRNA designed as negative control) group and HG+ILK siRNA group. The invert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The expression of ILK at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The expression of p-GSK-3β and β-catenin was observed by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total GSK-3β, p-GSK-3β, nuclear β-catenin, total β-catenin, E-cadherin and 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 was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GFP was observed in HKC cells, indicating that the transfection was successful. Both the protein and mRNA of ILK were down-regulated in HG+ILK siRNA group compared with HG group and HG+HK group, but still higher than those in NG group. Silencing of ILK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p-GSK-3β and nuclear β-catenin. No difference of total GSK-3β or total β-catenin was observed among the 4 groups. CONCLUSION:These data support a functional role of ILK, GSK-3β and β-catenin in tubular EMT induced by high glucose. ILK may promote tubular EMT by regulating the activity of GSK-3β and β-catenin, the downstream effectors of the Wnt/β-catenin path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