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20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探索多菌灵与微生物有机肥对苹果连作障碍的缓解效果,以连作土盆栽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多菌灵、微生物有机肥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连作土对照相比,多菌灵和微生物有机肥复合施用可提高根系呼吸速率,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幼苗生物量,其中株高提高了38%,呼吸速率提高了36%;细菌/真菌值达到连作土对照的19.07倍;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其中复合处理具有较高的优势度指数与较低的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微生物有机肥、多菌灵与微生物有机肥复合施用对土壤酶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多菌灵与微生物有机肥复合施用可以更好地缓解苹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52.
 ‘山农脆’是从‘黄金梨’ב圆黄梨’杂种后代群体中选育出的砂梨新品种。果实圆形或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445.6 g;果皮淡黄褐色,果肉细脆,白色,可溶性固形物15.0%,品质优;果实发育期150 d 左右,在山东冠县8 月底至9 月初成熟。  相似文献   
53.
杏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积累与相关代谢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世纪杏为试材,测定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质量分数及相关代谢酶—柠檬酸合成酶(CS)、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乌头酸酶(ACO)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并对果实中有机酸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杏果实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和柠檬酸,成熟果实中苹果酸占总酸量的95%以上,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质量分数缓慢上升,花后51d达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相关分析表明,苹果酸质量分数与MDH活性呈正相关,与CS活性及ACO活性呈负相关。柠檬酸质量分数与CS活性呈正相关,与MDH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675*。研究认为,CS、MDH和ACO是杏果实有机酸积累的主要酶,PEPC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54.
杏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杏(Prunus armeniaca L.)原产我国,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5年来在杏起源演化、新疆伊犁野杏林群体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分析、杏风味物质化学组分、授粉生物学与抗冻性评价、杏远缘杂交与种质创新、杏杂种F1群体S基因的遗传、克隆与表达分析、产量与品质构成因素的遗传变异以及杏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5.
雪龙黑牛试管胚胎产业化生产培养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雪龙兼松屠宰场废弃的优秀母牛卵巢,加速雪龙黑牛培育进程,满足高档牛肉市场需求,本文对胚胎生产体外受精3个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试验研究,共做了15批次试验,包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试验研究,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试验研究以及受精卵体外培养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卵母细胞的成熟率达98.6%,卵裂率为86.5%,囊胚发育率为36.8%。初步建立了一整套雪龙黑牛试管胚胎产业化生产培养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56.
 以‘泰山早霞’、‘极早红’和‘辽伏’3个早熟苹果品种为试材,研究果实发育期间果实硬度、细胞壁水解酶及淀粉酶活性、乙烯释放量的变化,旨在为探讨果实软化机理提供基本资料,并为早熟苹果品种软化的调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① 3个参试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硬度基本均呈下降趋势,但品种间下降的幅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辽伏’花后75 d硬度的下降幅度为35%,‘泰山早霞’50%,‘极早红’53%;② 3个品种果胶甲酯酶(PE)和淀粉酶(Amylase)活性差异不明显,‘泰山早霞’、‘极早红’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活性明显高于‘辽伏’,3个品种PG酶、Cx酶活性变化与其果实硬度变化呈显著负相关;③ 3个参试早熟苹果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乙烯释放量与PG酶、Cx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盆栽条件下不同形态氮对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幼苗生长以及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连作建园时科学施肥、减轻苹果连作障碍提供依据。 【方法】试验于 2015 年露地进行,以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以连作土为对照1 (CK1) 和溴甲烷熏蒸为对照2 (CK2),设置施入铵态氮 (T1)、硝态氮 (T2) 和酰胺态氮 (T3) 3 个不同形态氮处理 (N 180 mg/L),于 2015 年 8 月测定平邑甜茶生物量、光合参数和土壤微生物等相关指标。 【结果】铵态氮 (T1) 和酰胺态氮 (T3) 处理均能明显提高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苹果幼苗的生物量,其中 T1 处理的株高、地径、鲜重、干重与 CK1 相比分别提高了 35.3%、24.4%、42.0%、57.7%。添加 3 种形态氮素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平邑甜茶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 和根系呼吸速率,其中 T1 处理的 Pn、Gs 和根系呼吸速率分别比 CK1 提高了 27.6%、35.6%、43.3%,却并未达到 CK2 的效果。实时荧光定量 PCR 结果表明,CK2 尖孢镰孢菌的基因拷贝数降低最为明显,比 CK1 降低了 52.6%,T1 也有效地降低了尖孢镰孢菌的基因拷贝数,而 T2 和 T3 处理尖孢镰孢菌的基因拷贝数与 CK1 没有显著性差异。T-RFLP 结果表明,T1 和 T3 处理的真菌群落结构与 CK1 有明显差异,T1 处理与 CK2 的真菌群落结构较为相似,T2 处理的真菌群落结构与 CK1 较为相似。 【结论】铵态氮处理可更好地提高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以及根系呼吸速率,降低土壤尖孢镰孢菌的基因拷贝数,明显改变连作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可作为减轻苹果连作障碍的措施。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究蚯蚓磨浆发酵产物防控苹果连作障碍的可行性.[方法]蚯蚓(Eisenia foetida)用湿法磨碎后,加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发酵,发酵物用于试验.盆栽试验土壤采自27年龄的苹果园,供试作物为平邑甜茶幼苗.蚯蚓发酵物施入土壤,在苹...  相似文献   
59.
三种菌肥对苹果连作土壤环境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以平邑甜茶 (Malus hupehensis Rehd.) 幼苗为试材,在连作土盆栽条件下探讨了圆弧青霉D12、哈茨木霉、草酸青霉A1三种不同菌肥对其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为研究苹果连作障碍的缓解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载体基质对照 (CK1)、连作土壤 (CK2)、连作土施加圆弧青霉D12菌肥 (T1)、连作土施加哈茨木霉菌肥 (T2)、连作土施加草酸青霉A1菌肥 (T3)。菌肥加入量按照连作土壤质量比的1.6%,在幼苗移栽前与连作土壤混合。于2017年8月份测定平邑甜茶生物量、土壤酚酸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施加三种菌肥后对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施加哈茨木霉 (T2) 和草酸青霉A1菌肥 (T3) 效果相对较好,其株高、地径、鲜重、干重较CK2分别增加53.3%、56.0%、40.6%、106.3%,53.3%、56.0%、40.9%、99.8%,施加载体基质 (CK1) 较连作对照 (CK2) 在鲜重、干重方面差别较小;施加三种菌肥后,土壤酶活性有显著性提高;其中圆弧青霉D12(T1)、哈茨木霉 (T2)、草酸青霉A1 (T3) 的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60倍、1.74倍、1.65倍,施加三种菌肥处理的效果明显,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施加三种菌肥均增加了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的数量,较连作对照 (CK2),施加三种菌肥后细菌数量分别增加1.79、1.88、2.07倍,降低了土壤中腐皮镰孢菌的基因拷贝数,与连作处理 (CK2) 相比分别降低了63.3%、70.7%、73.2%;与连作土对照相比,施加三种菌肥后降低了土壤中酚酸物质的含量,其中根皮苷、根皮素分别降低了62.6%、64.9%、69.8%,77.9%、78.9%、78.3%。【结论】施加三种菌肥均可提高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物量、根系呼吸速率以及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腐皮镰孢菌的基因拷贝数,但施加草酸青霉A1和哈茨木霉效果更为显著,可作为减缓苹果连作障碍的良好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0.
黄土丘陵区人工油松林地土壤特性及细根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丘陵区人工油松林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细根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土壤特性。结果表明:(1)小密度林地改善土壤结构能力最好,其次是中、大密度,采伐地最差。(2)小、中、大密度林地0—3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2.95%,12.87%和12.78%,表现出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减少的变化趋势,采伐地则为17.10%,说明采伐地土壤水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补偿。(3)油松细根主要分布在0—60 cm土层,占细根总量的90%以上。(4)细根分布与土壤特性关系密切,以40—60 cm土层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