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0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羊痘病毒P32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根据发表的羊痘病毒P32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P32全长基因,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MD-P32.再将P32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GEX-P32,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后用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P32全长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以融合形式成功表达,分子质量为58 ku左右,与预期大小相符.  相似文献   
82.
柔嫩艾美耳球虫甘肃株抗药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柔嫩艾美耳球虫甘肃株(E.tenella G S,E t G S)对15日龄雏鸡进行感染,以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抗球虫指数、相对卵囊产量和病变记分减少率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研究了该虫株对三九球痢灵、地克珠利、氯苯胍和地克珠利氯苯胍合剂等几种常用抗球虫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虫株对三九球痢灵有中度抗药性,对地克珠利和地克珠利氯苯胍合剂有轻度抗药性,对氯苯胍无抗药性。  相似文献   
83.
对TSOL18基因中4个碱基进行定点突变,并截去N端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构建pGEX-TSOL18-SP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产物的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用改造的纯化蛋白免疫家兔后采集血清,经琼脂双扩散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TSOL18基因改造后长度为345 bp,共有7个碱基发生突变,但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与GenBank收录的TSOL18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7%,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100%.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改造的重组菌诱导后可高效表达可溶性目的蛋白,且TSOL18-SP分子量约为38.7 kD,与猪带绦虫六钩蚴阳性血清反应性强;琼脂双扩散法测定免疫兔血清抗体效价为1∶32~64,说明表达的TSOL18-SP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4.
应用GGE双标图进行向日葵杂交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GGE模型对2009年度全国向日葵杂交种区域试验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S18、S11和NX34250表现为高产、稳产,建议继续参加生产试验;S26和S086在白城、松原表现减产,其它地区增产,可继续参试;而UK301、B09-1、S02、NX44166表现不好,建设停止参试。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肺静脉心肌袖的组织学形态特性,以了解异位兴奋和局灶性房颤起源于肺静脉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取20只健康家兔的左心房和肺静脉,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进行组织学研究,并用图像分析比较形态学差异。结果肺静脉心肌袖心肌纤维集合成束,走行不规则、方向各异;心肌袖组织中可观察到染色浅淡的苍白样细胞,与P细胞相似,成群或成对孤立存在;横切面肺静脉心肌袖心肌细胞的胞浆面积小、核面积小、核浆比值小、核圆形度大、核周长短,与左心房心肌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静脉根部存在心房肌的延伸即心肌袖,其心肌纤维分布不均匀,走行方向各异,可能是电传导不均一、各向异性的原因;苍白样细胞的存在可能是引发异位兴奋和局灶自律性升高的形态学基础;肺静脉心肌袖心肌细胞体积较小,胞核较圆。  相似文献   
86.
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培养牦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牦牛IFN-α-A和IFN-α-Ⅱ基因,分别经PCR、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后,再分别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IPTG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序列分析表明,牦牛IFN-α-Ⅱ基因ORF为570bp,与NCBI上发表的奶牛IFN-α-A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4.4%,与黄牛INF-α-B基因(M10953)的同源性最高,为97.0%;牦牛IFN-α-Ⅱ基因ORF为588bp,与NCBI上发表的奶牛IFN-α-Ⅱ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4.2%,与黄牛IFN-δ—1基因(XM-871297)的同源性最高,为96.1%。分子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牦牛IFN-α-A和IFN-α-Ⅱ与黄牛、奶牛和水牛亲缘关系最近,与猪、马、人的次之,与其它动物都较远,说明这两基因均具有种属差异性。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分析表明,pGEX4T/IFN-α-A和pGEX4T/IFN-α-Ⅱ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正确表达,均可表达约44ku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且具有与抗血清发生反应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7.
用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子孢子表面抗原基因原核细胞表达产物免疫雏鸡,观察其对球虫攻击的免疫保护作用.将可溶性重组蛋白和包涵体重组蛋白经肌肉注射分别于7日龄、14日龄两次免疫罗曼小公雏,同时设攻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于第2次免疫后1周(28日龄)用1 ×104个E.tenella卵囊进行攻毒,观察其诱导产生的保护力.结果表明,3-1E可溶性蛋白组免疫无论从卵囊计数、盲肠病变计分和相对增重均优于包涵体免疫组.说明3-1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攻击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8.
猪囊尾蚴及其培养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采自猪体的猪囊尾蚴及其体外培养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猪囊尾蚴的基本结构包括皮层、间质层和实质区。皮层密布微绒毛;内部是实质区,含光面内质网,大量囊泡和圆形空泡。线粒体多分布在基质区的近基膜处。皮层以基膜与间质分开。间质层为网状纤维样,并形成分支深入实质区,起支架作用。肌组织位于间质层中,间质层向内为实质区,有实质细胞、皮层细胞、成肌细胞及成石灰颗粒细胞。排泄系统中除不同孔径的排泄管外,还有三五成群的焰细胞与毛细管相通。体外培养的细胞结构与体内自然生长的无明显差异,猪囊尾蚴培养细胞的内部细胞器较其体细胞清晰,与体细胞相比培养细胞有些细胞内部细胞器减少。猪囊尾蚴细胞的外部形态主要以圆形、椭圆形为主,多数细胞表面有凹槽、脊及绒毛。  相似文献   
89.
SLC10是以反式剪切引导序列为基础,通过RT-PCR从猪囊尾蚴中克隆到的一个未知基因。将猪囊尾蚴SLC10基因从重组克隆载体pGEM-SLC10扩增并酶切后,与相应酶切处理的毕赤酵母分泌性表达载体pPIC9K相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K-SLC10,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基因序列完全正确。纯化的重组质粒pPIC9K—SLC10用内切酶Sac I线性化,电转化毕赤酵母,使重组表达载体与酵母染色体发生同源整合;采用G418抗性梯度法筛选多拷贝重组菌株,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达产物,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得到了表达,但不具有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90.
已发现至少有αvp1、αve3、αvB6、αvp84种整联蛋白是FMDV的细胞受体,αv是4种受体的通用亚基。本试验中从FMDV实验感染猪和牛、健康羊和双峰驼等的肺组织中克隆到了受体通用亚基αv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了比较和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羊、牛、猪、双峰驼的αv亚基基因的编码区分别含有3147、3147、3141、3165个核苷酸,分别编码1048、1048、1046、1054个氨基酸,信号肽均由氨基端30个氨基酸组成,跨膜区、胞浆区均分别由29、32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区分别由957、957、955、963个氨基酸组成。羊、牛、猪、双峰驼αv亚基基因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分别为EU367989、DQ871215、EF474019、EU367990。同源性分析表明,信号肽变异最大,胞外区次之,跨膜区和胞浆区比较保守;进化树表明,与灵长类、啮齿类、奇蹄类、禽类、食肉类等口蹄疫非易感物种相比,口蹄疫易感动物羊、双峰驼、猪、牛等偶蹄家畜αv亚基的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这表明受体αv亚基可能与FMDV的宿主范围和组织嗜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