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41篇 |
免费 | 208篇 |
国内免费 | 11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23篇 |
农学 | 103篇 |
基础科学 | 153篇 |
207篇 | |
综合类 | 897篇 |
农作物 | 130篇 |
水产渔业 | 113篇 |
畜牧兽医 | 224篇 |
园艺 | 121篇 |
植物保护 | 9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80篇 |
2021年 | 96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101篇 |
2014年 | 104篇 |
2013年 | 90篇 |
2012年 | 161篇 |
2011年 | 179篇 |
2010年 | 162篇 |
2009年 | 142篇 |
2008年 | 146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19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1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农业土壤产生的氧化亚氮气体(N2O)是重要人为N2O源。农业土壤N2O排放模型众多,根据模型建立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过程机理模型和经验模型。为探讨产生N2O的具体过程(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和关键因子,着重介绍了DNDC、DAYCENT、Ecosys、WNMM等机理过程模型,指出尽管各个模型的N循环过程类似,但不同侧重因子造成N2O排放量不同,并列出不同模型的特点和应用现状。对目前应用得比较广泛的经验统计模型,如经验归纳模型、回归模型以及其他统计模型等,归纳了其特点并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对比过程机理模型和经验统计模型的优缺点,指出前者参数较多、过程复杂,用于点位模拟准确度高,后者所需参数少,适用区域范围模拟,点位模拟结果不确定性差。在此基础上指出区域N2O模拟排放量和排放特性将是以后发展的重点方向,并提出区域模拟关键问题的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52.
为了探究干旱胁迫对小蓬竹光合生理的影响,对小蓬竹抗旱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进而为其保育措施、科学栽培和水分管理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小蓬竹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轻度干旱(LD)、中度干旱(MD)和重度干旱(SD)3个胁迫水平及对照(CK),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小蓬竹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光响应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蓬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在所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气体交换性指标显示,小蓬竹叶片光合速率(Pn)在LD处理下略高于对照CK,其他参数变化极不显著;MD及SD处理下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Ci)逐渐升高.光响应特征参数显示,与CK相比,LD时各参数变化轻微,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初始量子效率(α)、表观量子效率(AQE)、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以及光饱和点(LSP)逐渐下降,光补偿点(LCP)逐渐升高,暗呼吸速率(Rd)与CK差异不明显.说明,小蓬竹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并且对轻度干旱(LD)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3.
山东规模化养殖场毛皮动物多重感染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2013年间,山东10个地市多家毛皮动物养殖场养殖的毛皮动物(狐狸、貉子、水貂)出现腹泻,皮肤湿疹,神经症状,空怀、流产、出血性肺炎等症状和病变类似的疫情,为探明其病因,本研究对发病规模化毛皮动物养殖场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送检的病料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发现,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感染率分别为54.21%、47.30%、31.35%;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杆菌、绿脓杆菌、加德纳菌的感染率分别为37.58%、25.05%、21.81%、14.04%、12.53%、10.37%、8.21%;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6种病原的单独感染、二重感染、三重感染、四重感染分别为22.03%、39.52%、36.07%、2.38%,未见五重以上的感染。结果表明,近两年造成山东规模化场毛皮动物发病主要原因是由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与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多重感染所致,这为规模化毛皮动物养殖场有效地控制疫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55.
一株抗灰霉病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抑菌蛋白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研究一株筛选自大黑山林间土壤下的生防细菌,以形态学、16S rDNA进行鉴定。同时对其抑菌蛋白进行分离。【方法】采用对峙平板法进行初筛、复筛,用抑菌圈法测定抑菌效果,并镜检菌丝效果。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研究其分类。以SephacryI S-200分离抑菌蛋白。【结果】生防细菌K1对灰霉病具有稳定的抑菌效果,抑菌直径达到45 mm;16S rDNA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无菌发酵液通过SephacryI S-200分离得到一种抗菌蛋白。SDS-PAGE显示其分子量为55k Da。【结论】筛选出一株生防解淀粉芽孢杆菌K1,分离得到一种分子量为55k Da的抗菌蛋白。 相似文献
56.
57.
以斜带石斑鱼受精卵为试验对象,采用药物浸泡方法,研究了盐酸吗啉胍、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二溴海因、溴氯海因、三氯异氰尿酸、10%的聚维酮碘、37%的甲醛、次氯酸钠等9种药物对斜带石斑鱼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试验数据通过SPSS Inc软件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抗病毒药物盐酸吗啉胍、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对斜带石斑鱼受精卵孵化影响无差别,三者药物浓度与孵化率无线性相关;6种常用化学消毒剂毒性依次为二溴海因次氯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溴氯海因甲醛聚维酮碘,石斑鱼受精卵孵化率随着6种常用化学消毒剂质量浓度增加而下降,且药物质量浓度与孵化率呈线性负相关。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斜带石斑鱼育苗生产上药物消毒受精卵:盐酸吗啉胍、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生产上用药质量浓度为1~3mg/L,10%的聚维酮碘生产上用药质量浓度为20~100mg/L,37%的甲醛生产上用药质量浓度为20mg/L,二溴海因、溴氯海因、三氯异氰尿酸、次氯酸钠生产上慎用。 相似文献
58.
2008年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北部的北安市(47.53°N,126.16°E)和依安县(47.45°N,125.13°E)所在的乌裕尔河阶地上的寒均腐土地区,进一步观察了7个土壤剖面,发现其中有3个剖面具有变性特征。其母质有第四系中更新世(Qp2)黄土性冲-湖积物,和白垩系的泥页岩风化物(K2)。诊断特征:全剖面黏粒(<2μm)含量330~480 g.kg-1;心土层棱柱状结构破碎成棱块状;可见楔形结构,或滑擦面;旱季土壤开裂,冻融期和雨季闭合。线膨胀系数可高达0.19 cm.cm-1,土壤代换量在34~37 cmol.kg-1之间。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蒙皂石为主,控制层段的蒙皂石总量约占66%~70%。按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符合变性土纲的鉴定标准,将其划归寒变性土亚纲(Cryerts),其中土类有简育寒变性土(Haplocryerts),亚类有典型简育寒变性土(Typic Haplocryerts)和艳色简育寒变性土(Chromic Haplocryerts)。研究认为,本地的寒变性土主要是由于原母质和某些寒均腐土的心土层累积了大量膨胀性的伊蒙混层和蒙皂石黏土矿物,在干湿交替的气候和加速土壤侵蚀等综合因素影... 相似文献
59.
选用生产上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使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其成熟花粉.处理后代采用系谱法种植;在后代群体选择早熟、晚熟和各种有利用价值的株型变异;通过M1、M2代两代田间选择和M3代田间鉴定, 从多个自交系中选出了已稳定的早熟、晚熟突变体和一个有利用价值的株型突变体;并得出浓度为0.667×10-3的EMS-石蜡油有利于早熟突变的发生,而大于10-3的EMS-石蜡油有利于晚熟突变的发生.由于所得自交系为原自交系的等基因突变体,因此该技术在育种实践和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主要介绍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在电动车门和车灯两个智能节点上的应用。本研究方法是对其选定的节点进行软硬件设计以及协议的制定,最后实现其模拟仿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