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7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642篇
林业   736篇
农学   1011篇
基础科学   495篇
  914篇
综合类   2898篇
农作物   479篇
水产渔业   288篇
畜牧兽医   1284篇
园艺   515篇
植物保护   38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411篇
  2012年   591篇
  2011年   637篇
  2010年   646篇
  2009年   566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576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马铃薯块茎蛾是马铃薯上重要的世界性害虫,会对马铃薯造成毁灭性的危害,该害虫目前已成为影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了马铃薯块茎蛾的抗药性增强,使用单一的化学防治并不能对该虫进行长久有效的控制.因此,近年来生物防治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从马铃薯块茎蛾的天敌种类、昆虫病原物、昆虫性信息素和植物...  相似文献   
112.
柿叶片不定芽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柿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基础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浓度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同时,对叶片的着生节位、切块大小及接种方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ZT浓度对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作用最大,基础培养基次之,但IAA对愈伤组织形成的作用高于ZT和基础培养基;将组培苗顶端前2节位伸展叶片切成4mm×4mm左右的切块正放接种,可以获得最高的再生效率.组培苗切片在MS(1/2N) ZT4.0mg·L-1培养基中直接光照下,分化率可达到76.76%,平均不定芽数为1.26个.  相似文献   
113.
在棉花根冠细胞生物测定过程中,棉花黄萎病病菌通过提纯复壮而达到较强的侵染能力,并制备出较多的黄萎病菌粗毒素。介绍了粗毒素的简易制备、根冠细胞培养与制备过程以及染色过程中染色剂的选择、染色时间的长短。实验与传统方法相比有几点改进:总结出细胞振荡时间在1~2 min之内;之后黑暗条件下静置培养2~6 h;选用pH为6.5的0.01%中性红染色3~5 min,之后加入一滴0.2%伊文思兰染色,伊文思兰的染色时间应严格掌握在3min以内等,为根冠细胞测定方法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4.
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样品化学耗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海水中化学耗氧量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并用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分别对3种不同COD浓度水平的葡萄糖标准溶液(COD=0.5、1.5、2.5mg/L)以及两种海水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7%,回收率在96.3%~103.8%之间,表明该法测定海水中COD可行,且方法操作简便,更适宜于海上自动化分析。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明确病原[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寄主(家蚕品种)和环境条件(温湿度)的相关性并掌握BmNPV的感染力差异及传播规律,为蚕业生产上有效防控家蚕血液型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从广西不同蚕区和不同季节收集的BmNPV毒株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对不同家蚕品种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调查病原、寄主和环境条件三者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影响;并基于bro-a和bro-c基因序列构建不同来源BmNPV毒株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及进行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15株不同来源BmNPV毒株对家蚕品种两广二号的LC50为2.1×106~4.2×106多角体/mL,毒株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BmNPV毒株在不同环境条件[春季(温度25℃和湿度90%)、夏季(温度35℃和湿度95%)、秋季(温度30℃和湿度85%)]下对家蚕的LC50排序均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在夏季和秋季条件下,不同蚕品种对BmNPV的感染抵抗力排序为桂蚕N2>两广二号>桂蚕2号,桂蚕N2对BmNPV的感染抵抗力显著高于两广二号和桂蚕2号(P<0.05).不同BmNPV毒株在基于bro-a和bro-c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上均聚在同一分支上,不同BmNPV毒株间的bro-a基因序列相似性很高、遗传距离较小,但不同BmNPV毒株间的bro-c基因序列相似度相对低、遗传距离相对较大.[结论]温湿度条件是广西蚕区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重要因子,且血液型脓病的发生流行与家蚕品种抗性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究龟蛋的营养价值,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同一产蛋时间(3~5d)的红耳龟蛋和中华花龟蛋各200枚为试验材料,分别分离蛋清和蛋黄,搅拌均匀,取样检测2种龟蛋的基本营养成分、胆固醇含量、氨基酸组成及脂肪酸含量与组成.[结果]红耳龟蛋和中华花龟蛋的径长分别为3.08和3.81 cm,径宽分别为2.30和2.37 cm,蛋重分别为10.73和10.26 g/枚,差异均不显著(P>0.05,下同).红耳龟蛋和中华花龟蛋蛋清水分含量分别为96.69%和97.42%,灰分含量分别为0.36%和0.49%,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98%和1.59%,粗脂肪含量分别为0.85%和0.54%,差异均不显著;蛋黄水分含量分别为56.27%和55.16%,灰分含量分别为2.45%和3.08%,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5.89%和26.62%,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5.70%和13.99%,其中灰分和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下同).2种龟蛋的蛋清和蛋黄均检测出17种水解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红耳龟蛋和中华花龟蛋蛋清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2.27和42.64 g/100 g,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4.95和14.92 g/100 g,呈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6.16和16.27 g/100 g,差异均不显著;蛋黄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7.46和50.76 g/100 g,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6.85和17.90 g/100 g,呈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7.98和19.02 g/100 g,其中氨基酸总量差异显著.红耳龟蛋蛋黄和蛋清及中华花龟蛋蛋黄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中华花龟蛋蛋清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2种龟蛋蛋黄中均检测出饱和脂肪酸8种,不饱和脂肪酸11种,红耳龟蛋和中华花龟蛋蛋黄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8.65%和35.4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8.19%和60.63%,差异均不显著.其中,饱和脂肪酸均以十五烷酸含量最高,硬脂酸次之;不饱和脂肪酸均以十七碳烯酸甲酯含量最高,银杏酸次之.2种龟蛋蛋黄胆固醇含量分别为9.83和11.14 mg/g,差异不显著.[结论]红耳龟蛋和中华花龟蛋营养价值差异小,均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低胆固醇的高营养价值蛋类食品,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7.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大国闻名世界,精耕细作、小农经济是传统中国经济的象征。所 以,中国政府也一直致力于农业的发展建设。目前,“三农”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所要改善和提升的主要 对象。国内基层群众大部分都属于农民。由此可见,推动农业的发展是当前中国共产党势在必行的 任务。  相似文献   
118.
Morchella angusticeps Peck,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edible mushrooms,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due to its delicious taste and healthy properties. However, both its biological effects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action have not yet been known. We investigated the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the phenolic extract derived from Morchella angusticeps Peck (MPE) against HepG2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Results showed that MPE at non-cytotoxicity dose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HepG2 cell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with inhibitory rates ranging from 18 to 90% (P<0.01). The possible mechanism might be that MPE induced apoptosis through initiating the mitochondrial death pathway by regulating Bax, Bcl-2 and cleaved caspase-3. On the other hand, MPE might trigger cell cycle arrest at G0/G1/S phases by managing p21, Cyclin D1, cyclin-dependent kinases-4 (CDK4)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Additionally, MPE downregulated TRAF-2 and p-p53, while upregulated p-ASK1 and p-p38. Therefore, it could be inferred that MPE might induce the anti-proliferative function to HepG2 cells through the p38/MAPK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相似文献   
119.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茶叶香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9—2019年WOS(Web of science)和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收录的茶叶香气品质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年代、作者、机构、国家、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等方面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以后相关研究文献呈显著增长趋势,目前已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但各群体间的合作研究相对较少;在该研究领域,我国影响力最大,其次是日本和美国;热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香气形成机理、香气物质提取方法、检测手段及关键香气物质等方面。综上结果,结合时区图谱,进一步指出茶叶香气的研究历程及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