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6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810篇
林业   428篇
农学   338篇
基础科学   357篇
  673篇
综合类   3393篇
农作物   496篇
水产渔业   383篇
畜牧兽医   1312篇
园艺   511篇
植物保护   374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438篇
  2012年   617篇
  2011年   604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487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了给黑龙江省小麦生产提供施肥依据,研究了黑龙江省小麦东部主产区施用钾肥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钾肥可增加小麦的株高、穗长、茎粗,延长面团的稳定时间,提高面粉的粉质质量指数,提高小麦的品质,产量较对照增加6.64%.兼顾产量与品质两个方面,在黑龙江省东部白浆土小麦主产区春小麦的适宜钾肥施用量为66.7~88.9 kg/hm2.  相似文献   
142.
根据2006年7月~2008年12月采集于东海北部近海的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样品,共测定体长在23~157 mm范围内的棘头梅童鱼474 ind,应用卡方检验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棘头梅童鱼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及随个体发育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东海北部近海棘头梅童鱼的食物种类夏季出现较多,春季出现较少;91~110 mm体长组出现较多,≤50 mm体长组和>130 mm体长组出现较少。食物多样性指数春季较高,秋季较低;≤50 mm体长组较低,>130 mm体长组较高,食物多样性指数随体长的增加而升高。卡方检验显示,棘头梅童鱼主要食物种类宽尾刺糠虾(Acanthomysis latiscauda)、中国毛虾(Aceteschinensis)、七星底灯鱼(Myctophum pterotum)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的出现频率有极显著的季节变化,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的出现频率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宽尾刺糠虾和七星底灯鱼的出现频率随体长的变化极显著,而中国毛虾、中华假磷虾和中华哲水蚤的出现频率随体长的变化不显著。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棘头梅童鱼春冬季、夏季和秋季三个时期的食物组成差异显著;体长聚类分两组,即体长>70 mm和≤70mm之间食物组成有明显差异。通过分析发现:东海北部近海棘头梅童鱼食物的季节变化与该海域饵料生物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食物组成随发育的变化符合"最佳摄食理论",其饵料生物种类和大小随棘头梅童鱼体长的增加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3.
在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出口导向型主导增长模式的双重作用下,使得我国有限的劳动力要素市场面对近乎无限的世界产品市场;在农民工供给增长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使得全局性的"民工荒"不可避免。针对这种"民工荒"问题的新动向,本文提出了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出口导向模式渐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4.
乐清湾浮游动物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2011年5月和9月对温州乐清湾湾口附近海域浮游动物现状调查结果,分析和研究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5月份和9月份分别采获大型浮游动物13大类47种和16大类70种,调查海域附近浮游动物主要以近岸低盐类群为主,同时还有少量的半咸水河口类群。5月份浮游动物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球形侧腕水母、百陶箭虫等。9月份浮游动物优势种为背针胸刺水蚤、拿卡箭虫、汤氏长足水蚤、磷虾幼体等。5月份平均个体丰度为91个/m3,9月份平均个体丰度为115个/m3。5月份平均生物量为0.209 g/m3,9月份平均生物量为0.222 g/m3。9月份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均高于5月份的各项群落结构指数。  相似文献   
145.
本研究建立了锦鲤(Cyprinus carpio)尾鳍细胞系。染色体数目、核型及DNA含量等实验,发现锦鲤体细胞和锦鲤培养细胞无显著性差异,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符合比例关系,建立的锦鲤尾鳍细胞系已形成了稳定的遗传性状,命名为KF-H。  相似文献   
146.
环境因子对大黄鱼精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观测精子的激活率、活动时间和寿命研究了几种环境因子的变化对养殖大黄鱼精子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精子平均密度为(1.17±0.09)×1010.ml-1,盐度对大黄鱼精子活力影响较大。当海水盐度适宜(19.61~24.87)时,精子的激活率≥90%,活动时间≥9.65 min,寿命≥13.50 min;在pH=4.0~10.0的海水中,精子都能被正常激活(≥70%),适宜的pH值为7.5~8.0;不同浓度的葡萄糖、NaCl和KCl溶液对精子活力的影响不同,不同浓度的EDTA-2Na溶液均不能激活精子;无Ca2 、Mg2 或HCO3-的人工海水对精子的激活率均高达90%,但精子的活动时间却有较大幅度的缩减。  相似文献   
147.
虾池水环境因子与虾病爆发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2002年在对瓦房店市和庄河市等虾池水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中,运用多元分析研究了水环境因子与对虾病害爆发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O3-N、COD、NO2-N、盐度、NH3-N和水温是显示对虾疾病爆发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48.
东海和黄海南部七星底灯鱼摄食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东海和黄海南部4个航次大面调查所获得的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胃含物样本,对其食物组成、摄食强度、食物多样性程度及营养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和黄海南部七星底灯鱼属浮游动物食性,桡足类是其最主要的食物类群,其% IRI值、质量百分比和个数百分比分别为75...  相似文献   
149.
采用生理生态学和酶学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中华原钩虾的摄食率和消化酶活力。结果显示,温度对中华原钩虾幼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在15?25℃范围内,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及淀粉酶的活力随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20?25℃范围内,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中华原钩虾幼体在此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消化吸收能力。作为甲壳动物食性指标的淀粉酶/类胰蛋白酶活力(A/T)比值在1.2?1.5之间,说明此阶段中华原钩虾幼体偏植物食性。中华原钩虾日摄食率受温度影响显著(P<0.05),在水温20?25℃之间,中华原钩虾幼体具有最大摄食率,其回归方程为:y = ?0.754 x2+33.297 x?277.57 (R2=0.958),最大日摄食率为89.84%。成体在20℃左右达到日摄食率的最大值,其回归方程为:y = ?0.247 x2+10.463 x– 78.287 (R2=0.998),最大日摄食率为32.47%;中华原钩虾幼体和成体饵料吸收率均随温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温度处理组幼体的饵料吸收率均高于成体。根据饵料吸收率回归方程,可得到最大饵料吸收率,幼体为59.86%,成体为56.86%,对应的温度分别为幼体21.30℃、成体21.24℃。因此,20?25℃是培育中华原钩虾的适宜水温范围。  相似文献   
150.
用含10%鱿鱼、猪肉或鸡卵蛋白配制的标准饲料或高胆固醇饲料来喂食小鼠,称量小鼠体重、肝脏、肾脏重量以及精巢脂肪重量,评价不同蛋白质对小鼠成长的影响.测定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和肝脏TC、TG及磷脂(PL)含量,比较鱿鱼和其他蛋白质对小鼠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鱿鱼作为一种优质蛋白质能明显降低正常小鼠和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小鼠的血清总脂水平(P<0.05)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 (P<0.05),虽然对正常小鼠的肝脂水平有一定的升高作用,但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的肝脏脂肪浓度未见显著影响.因此,鱿鱼虽然是高胆固醇食品,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可能对由高胆固醇血症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不具有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