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8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807篇
林业   456篇
农学   347篇
基础科学   359篇
  682篇
综合类   3522篇
农作物   499篇
水产渔业   390篇
畜牧兽医   1337篇
园艺   524篇
植物保护   37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643篇
  2011年   632篇
  2010年   651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计算矿物物理学角度,较好地解释了在1000~2100 km深度范围内Rs/p区域地震模型展示的异常行为,揭示了下地幔内不连续界面所处的深度存在横向变化的原因,并指明该界面具有物理界面特征.  相似文献   
102.
回顾森林收获计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分析现代电子称量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景,指出木材及木制品以体积计量计价的局限性和以重量计量计价的优势,认为当前一些木材市场上出现的买卖双方以重量而不是以材积计量计价现象有其历史必然性。基于以重量计量计价更为客观、准确、快捷、高效,并大幅降低成本的优势,其在纸浆等工业原料林经营、林业碳汇贸易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3.
转基因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以来,北京奶牛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北京奶牛中心良种场开展了转基因牛胚胎移植试验研究。本试验利用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转基因母牛作为供体,进行超数排卵生产体内胚胎,将获得的胚胎移植给15~15.5月龄荷斯坦母牛受体。截止2010年3月21日,累计移植转基因奶牛胚胎87枚,移植受体牛87头,妊娠48头,移植妊娠率为55.17%;产犊43头,成活34头,犊牛成活率为79%;经中国农业大学研究人员检测,有14头公牛携带转入目的基因,这14头公牛已全部进入北京市种公牛站饲养。目前,有10头公牛到了试采精月龄,精液经农业部牛冷冻精液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4.
建立转基因奶牛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为转基因动物及产品进出境监测技术平台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并为转基因动物及产品检测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根据转基因奶牛内源基因β2-微球蛋白基因(β2-microglobulin,B2 M),外源基因人血清白蛋白基因(Human α-lactalbumin,α-LA)及标记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II)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转基因奶牛多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快速、特异,一个反应可以检测多个基因片段,可有效用于转基因奶牛外源基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5.
测定了一系列六元环萜类化合物对臭虫(Cimex lectularius L.)的驱避活性,利用Codessa Pro程序计算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描述符,再利用Codessa Pro程序中的最优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了驱避活性与这些化合物结构描述符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所得到的最优定量构效关系计算模型的R2为0.924,模型所包含的4个参数分别是:FNSA3 fractional PNSA、Min n-n repulsion for bond H-C、YZ Shadow/YZ rectangle、Max electrophilic reactivity index for atom C.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讨论了臭虫化学感受器与驱避剂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五种微生物发酵剂对玉米芯的发酵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筛选出适合玉米芯发酵的微生物菌剂,以不加菌剂为对照,研究了添加5种微生物菌剂对玉米芯的发酵腐熟效果和发酵过程中堆料温度、体积、营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添加外源微生物菌剂能有效加快玉米芯发酵并显著影响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其中添加"金宝贝"菌剂促进发酵的效果最好。5种处理中"金宝贝"升温速度最快,最高温度达52.6℃,50℃高温可持续5 d以上,且体积下降百分比最高达12%之多,速效营养释放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发酵至30 d时异味消失体积下降明显且表层出现大量菌丝,达到腐熟。5种处理全氮与碱解氮含量变化正好相反:全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而速效氮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对照升温缓慢、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7.
东北地区公共图书馆古籍藏量丰富,质量也较高,但数字化程度较低,模式单一,数据库间缺乏整合,开放程度也不高。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指出了进行古籍文献的深层次开发与联合开发,并逐步提高数字化建设中的开放与共享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解贵州省自育品种选育与推广现状,对2008~ 2012近5年贵州省烤烟品种种植结构、自育品种种植面积、比例和分布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繁育推广的烟草品种主要包括自育品种、自繁品种、外繁品种3大类群.2008~2011年,外引品种一直占主导地位,2012年自育品种种植比例首次突破50%,成为贵州省推广面积最大的一个类群.在自育品种中,南江3号、韭菜坪2号单产和上等烟比率分别较对照K 326显著增加,其中,南江3号在2008 ~ 2012期间有3年种植面积超过3万hm2;韭菜坪2号2010 ~2012年连续3年种植面积超过0.67 hm2,是提升自育品种种植比例的主要因素.从产区分布来看,除在省内推广外,贵州省自育品种另外辐射到湖南、四川、重庆、陕西、河南、山东、广西等省市烟叶产区,2012年省外推广面积为1.39万hm2.  相似文献   
109.
青海半地下式日光节能温室结构及建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半地下式日光节能温室的结构,根据青海省气候特点,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半地下日光节能温室墙体厚度、后屋面、畦面下切1.4-1.5m等结构设计参数,以及温室建设的技术及流程。  相似文献   
110.
A 3-year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Kalispell, Montana, USA,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pring wheat seed size and seeding rate on wheat yield loss (YL), economic returns and economic thresholds (ETs), as a function of Avena fatua density. Crop competitive ability increased as wheat seeding rate and seed size increased, with the greatest differences among treatment factors being observed at low weed densities. Both treatment factors decreased spring wheat YL, increasing economic returns during all 3 years of the study despite the higher associated seed costs. Averaged over all other factors, adjusted gross returns (AGR) were 477 and 537$ ha−1 for the low and high seeding rates, while values of 453, 521 and 547$ ha−1 were obtained for the small, bulk and large seed size classes respectively. Weed-free yield potential varied yearly. As yield potential increased, A. fatua competitive effects were more evident and ETs decreased. Nonetheless, both treatment factors increased ETs in 2 of 3 year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use of higher seeding rates and larger seed size classes both improve wheat competitive ability towards A. fatua while simultaneously increasing economic retur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