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095篇 |
免费 | 7022篇 |
国内免费 | 483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772篇 |
农学 | 4414篇 |
基础科学 | 2614篇 |
13559篇 | |
综合类 | 38598篇 |
农作物 | 6772篇 |
水产渔业 | 6059篇 |
畜牧兽医 | 48982篇 |
园艺 | 4645篇 |
植物保护 | 653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249篇 |
2022年 | 2551篇 |
2021年 | 2694篇 |
2020年 | 2598篇 |
2019年 | 2729篇 |
2018年 | 2624篇 |
2017年 | 3672篇 |
2016年 | 2630篇 |
2015年 | 3228篇 |
2014年 | 3702篇 |
2013年 | 5388篇 |
2012年 | 6109篇 |
2011年 | 6761篇 |
2010年 | 5688篇 |
2009年 | 5187篇 |
2008年 | 6178篇 |
2007年 | 5666篇 |
2006年 | 4964篇 |
2005年 | 4233篇 |
2004年 | 3466篇 |
2003年 | 3032篇 |
2002年 | 2787篇 |
2001年 | 3225篇 |
2000年 | 3181篇 |
1999年 | 2132篇 |
1998年 | 754篇 |
1995年 | 829篇 |
1993年 | 757篇 |
1992年 | 1570篇 |
1991年 | 1764篇 |
1990年 | 1644篇 |
1989年 | 1649篇 |
1988年 | 1473篇 |
1987年 | 1545篇 |
1986年 | 1606篇 |
1985年 | 1549篇 |
1984年 | 1184篇 |
1983年 | 1058篇 |
1979年 | 1153篇 |
1978年 | 894篇 |
1977年 | 755篇 |
1975年 | 774篇 |
1974年 | 1024篇 |
1973年 | 1024篇 |
1972年 | 1043篇 |
1971年 | 993篇 |
1970年 | 987篇 |
1969年 | 903篇 |
1968年 | 810篇 |
1967年 | 79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明确温度和外源砷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江苏地区常见的8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浓度外源砷[0(As0)、0.5(As0.5) 和1 mg?L-1(As1)]和模拟不同温度[白天/夜晚分别为30 ℃/25 ℃(T0)和35 ℃/30 ℃(T1)],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了发芽和苗期培养试验,并分析了8个品种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砷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外源砷对水稻的芽长和活力指数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T0As0)相比,T0As1处理使不同品种水稻的芽长和活力指数分别降低13.69%~43.34%和28.14%~52.88%。 而温度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与水稻品种有关。在T1处理下,盐两优1618的发芽率、芽长和活力指数均优于其他品种。温度和外源砷的共同作用显著降低了不同品种水稻的芽长(P<0.05)。与T0As0相比,T1As1使水稻芽长显著降低5.66%~43.34%。水稻根长和根系活力显著受到温度和外源砷的单一因素的影响。与T0As0相比,T0As1处理使水稻根系活力降低3.01%~58.21%。温度和外源砷的共同作用抑制了水稻根长和根系活力,其中T1As1使水稻根系活力显著降低53.80%~89.01%。不同品种水稻的苗高和根系活力在相同温度或外源砷处理下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盐两优888的苗高和根系活力均处于较高水平。水稻茎叶砷含量在外源砷处理下显著增加,在增温处理下却降低。与单一的砷处理相比,温度和外源砷的共同作用降低了水稻茎叶的砷含量。综上可知,温度和外源砷影响水稻的生长及砷吸收,但水稻生长状况具有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其中盐两优888和盐两优1618在增温和外源砷共存条件下的种子萌发和生长状况优于其他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62.
Much attention is focused today on predicting how plants will respond to anticipated changes in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and climate, and in particular to increases in CO(2) concentration. Here we review the long-term global fluctuations in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as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ow current trends in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fit into a selective, evolutionary context. We then focus on 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how gas exchange metabolism responds to cur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how it previously responded to glacial-interglacial conditions, and how it may respond to future changes in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63.
Marshall E 《Science (New York, N.Y.)》1984,224(4656):1412-1413
64.
65.
66.
67.
68.
69.
70.
Marshall E 《Science (New York, N.Y.)》1981,211(4481):46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