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4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83篇
林业   207篇
农学   171篇
基础科学   144篇
  242篇
综合类   1242篇
农作物   171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741篇
园艺   224篇
植物保护   11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9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研究油蒿的种子大小和比叶面积对不同增雨处理的响应,探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油蒿植物功能性状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机制和演变趋势。【方法】根据内蒙古磴口县多年平均降水量,在植物生长季5—9月设计4个增雨梯度(25%,50%,75%和100%),对天然油蒿灌丛进行增雨试验,利用Winseedle种子和针叶图象分析软件系统,对比了油蒿种子表型形态特征和比叶面积对降水增多的响应,同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油蒿种子大小与比叶面积的关系。【结果】不同增雨量对油蒿种子长度、宽度、体积、表面积及千粒重均有显著影响,在100%增雨处理下种子各性状指标达到最小值,其中种子宽度、体积、表面积与增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长度和千粒重与增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种子长宽比与增雨量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不同增雨量对油蒿比叶面积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且随着雨量的增加,比叶面积不断增大。种子大小与比叶面积呈负相关关系,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降水增加后油蒿种子会先增加后减小来适应环境变化,通过油蒿种子、比叶面积两大植物功能性状组合对增雨量处理响应的研究体现了荒漠植物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生存策略和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42.
饥饿和再投喂对中间球海胆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和再投喂试验。采用各组“饥饿时间 投喂时间”相同的试验设计,在30 d内,试验组(S3、S6、S9、S12组)海胆分别饥饿3、6、9和12d后再连续饱食投喂直至试验结束,同时设对照组S0。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S3组海胆性腺重、性腺指数均接近对照组,其余各组较对照组低;特殊生长率在再投喂的第2 d或第4 d出现最大值。性腺组织学观察的结果表明:对照组海胆性腺为滤泡型,由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构成,发育至生长期;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雄海胆性腺中成熟精子的数量减少,雌海胆性腺中初级卵母细胞发育迟缓,而雌、雄海胆性腺中营养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变化;再投喂后,性腺有不同程度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3.
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电子商务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其发展之制约因素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类,本文深入剖析电子商务发展中国内环境、电子商务业务中个人消费者、传统企业以及电子商务企业存在的知识管理方面的弊端,以引发相关部门、企业及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4.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止培养法对多刺裸腹溞进行培养实验,研究在以酵母和小球藻为饵料的多刺裸腹溞培养中,添加不同浓度光合细菌对其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菌液浓度为48×108cell/ml)添加量为1 mg/L(组2)、2mg/L(组3)、64 mg/L(组8)、130 mg/L(组9)和260 mg/L(组10)时,实验组中多刺裸腹溞的生殖量与空白对照(组1)相比均无差异(P>0.05);光合细菌添加量分别为4 mg/L(组4)和8 mg/L(组5)时,实验组中多刺裸腹溞的生殖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较明显(P<0.05),其对多刺裸腹溞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16 mg/L(组6)和32 mg/L(组7)时,实验组中多刺裸腹溞的生殖量达到最高峰,分别为对照组的1.54倍和1.40倍,差异十分显著(P<0.05);而当添加量过高,在520~800 mg/L(组11~组14)浓度范围内,实验组中多刺裸腹生殖量呈现急剧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本实验设计范围内,浓度等于或高于900 mg/L(组15)时,幼溞在12 d后仍没有达到性成熟,光合细菌对多刺裸腹溞的繁殖明显起抑制作用。以上结果显示,在以酵母与小球藻为饵料的多刺裸腹溞培养中,16~32 mg/L的光合细菌添加量最为适宜,该浓度范围的光合细菌对多刺裸腹溞的生长繁殖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45.
利用pH调节法制备罗非鱼分离鱼蛋白.在临界pH条件下对罗非鱼肌肉蛋白进行处理得到肌肉溶解蛋白(Solution Muscle Protein,SMP),再利用等电点沉淀法对罗非鱼肌肉溶解蛋白进行分离得到肌肉分离蛋白(Isolated Muscle Protein,IMP),考查SMP的溶解率、黏度及IMP凝胶制品和常规中性漂洗(Conventional Wash)处理得到的蛋白凝胶制品的凝胶强度.以罗非鱼肌肉蛋白质在不同pH下的处理、转谷酰胺酶、食盐及凝胶化温度为因素,凝胶强度为目标参数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与常规中性漂洗法相比, pH调节法制备的罗非鱼分离鱼蛋白具有回收效果好、功能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6.
莫桑比克鳗鲡养殖生物学主要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莫桑比克鳗鲡(Anguillamor morata)玻璃鳗经形态学鉴定品种后,开展了主要养殖生物学特性研究。耐受高温和低温分别为39℃和7℃,适宜生存水温15℃~33℃;耐受盐度与水温相关,水温30℃致死盐度2.9%,适宜盐度小于1.1%,20℃致死盐度2.7%,适宜盐度小于1.8%,10℃致死盐度2.1%,适宜盐度小于2.0%;耐受pH值与水温相关,30℃致死pH值分别为3.5和11.0,适宜pH值6.0—7.0,20℃致死pH值分别为4.0和11.0,适宜pH值6.0~8.0,10℃致死pH值分别为3.5和10.5,适宜pH值5.5—8.5。常用药物S高聚碘、二氧化氯、三氯异氰尿酸、苯扎溴铵、溴氯海因、甲醛、敌百虫的安全浓度高于或接近常用浓度,硫酸铜、溴氰菊脂乳油、氯氰菊脂、甲苯咪唑的安全浓度低于常用浓度。水体中非离子态氨的安全浓度为2.51mg/L,亚硝酸氮的安全浓度为55.12mg/L。  相似文献   
147.
为了准确了解中国沙棘雌雄株染色体核型特征,对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subsp.sinesis)雌雄株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沙棘第4、5、7号染色体在雌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在雄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第1、39、号染色体在雌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在雄株中属于M型染色体;雌雄株均有24条染色体,染色体均属于正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2种,染色体核型公式同为:2n=24=14M+10m;染色体核型属于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在进化上属于较原始种类。  相似文献   
148.
应用逆转录套式PCR检测新城疫病毒核酸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择DNV融合蛋白保守的编码区域,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外引物和一对内引物,建立并优化了检测新城疫病毒核酸的逆转录套式PCRI地,通过检测NDV感染的实验客观存在病料和临床病料,结果表明,逆转录套式PCR法最低能鉴别出约0.3pg的NDV RNA,攻毒后第8天还能从非免疫鸡和SPF鸡泄殖腔拭子中检出DNV,第8天非免疫鸡泄殖腔拭子中NDV的最大检出率为5/10,第8天SPF鸡泄殖腔拭子中NDV的最大检出率为6/10,对非免疫鸡和SPF鸡的泄殖腔中NDV最佳检出时间均在攻毒后第5天。逆转录套式PCRY应运地临床样品中DNV的最大检出率为6/7,经核酸杂交验证,该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也比较简便快速,为从分子水平探讨NDV的发病机理、临床早期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49.
塔里木河生态环境演变及整治途径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24  
在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下 ,塔里木河生态环境演变是绿洲与沙漠同时扩大 ,而处于两者之间的自然林地、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自然水域不断缩小 ,也即荒漠与绿洲之间过渡带缩小 ,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区域水量平衡、水盐平衡和生态平衡造成。塔里木河整治应实行治理上游、改造中游、拯救下游 ;合理利用水资源 ,使上、中、下游相对平衡 ;保护自然植被使下游绿色走廊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50.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生态条件恶劣 ,建立农业生态体系需采取特别的措施。两年试验表明 ,供试 71种作物大部分适应性较差 ,蔬菜产量相对较低 ;能量的产投比低 ,养分的利用率低。因此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建立农业生态体系时 ,应采取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 ,充分利用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