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287篇 |
免费 | 1677篇 |
国内免费 | 304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507篇 |
农学 | 2413篇 |
基础科学 | 1404篇 |
3379篇 | |
综合类 | 13261篇 |
农作物 | 2301篇 |
水产渔业 | 1459篇 |
畜牧兽医 | 4095篇 |
园艺 | 1765篇 |
植物保护 | 14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9篇 |
2023年 | 586篇 |
2022年 | 1160篇 |
2021年 | 1263篇 |
2020年 | 1207篇 |
2019年 | 1179篇 |
2018年 | 870篇 |
2017年 | 1283篇 |
2016年 | 993篇 |
2015年 | 1360篇 |
2014年 | 1483篇 |
2013年 | 1695篇 |
2012年 | 2301篇 |
2011年 | 2390篇 |
2010年 | 2254篇 |
2009年 | 1909篇 |
2008年 | 1905篇 |
2007年 | 1648篇 |
2006年 | 1457篇 |
2005年 | 1282篇 |
2004年 | 770篇 |
2003年 | 759篇 |
2002年 | 1013篇 |
2001年 | 871篇 |
2000年 | 648篇 |
1999年 | 337篇 |
1998年 | 190篇 |
1997年 | 151篇 |
1996年 | 128篇 |
1995年 | 112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89篇 |
1992年 | 105篇 |
1991年 | 82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7篇 |
1956年 | 6篇 |
195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免培养的16S rDNA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研究脱脂蚕蛹替代鱼粉对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肠道菌群的影响。6个饲养组分别饲喂6种等氮等能饲料, 分别为含10%鱼粉的基础饲料、3种替代饲料(脱脂蚕蛹替代鱼粉蛋白, 替代水平分别为25%、50%和75%)及2组分别在50%和75%替代基础上分别再添加0.6%和0.7%晶体赖氨酸的饲料 (分别记为DSP0、DSP25、DSP50、DSP50-Lys、DSP75、DSP75-Lys)。饲养结束后采集肠道样品, 分析建立指纹图谱, DSP0、DSP25、DSP50、DSP50-Lys、DSP75、DSP75-Lys组分别产生了19、15、11、12、8和12条可鉴别条带, 各组均存在优势种群条带。DSP0和其他各组(DSP25、DSP50、DSP50-Lys、DSP75、DSP75-Lys)的相似性指数为50.7%、50.6%、69.0%、42.4%、66.7%。对PCR-DGGE指纹图谱主要条带进一步回收、克隆和测序, 共得到19条序列, 将得到的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分析, 发现建鲤肠道菌群归为芽孢杆菌纲、螺旋体纲、β-变形菌纲、梭菌纲、放线菌纲、γ-变形菌纲、蓝藻纲、拟杆菌纲、梭杆菌纲等, 大部分为不可培养细菌。研究发现, 脱脂蚕蛹替代鱼粉对建鲤肠道菌群组成产生显著影响, 随着脱脂蚕蛹替代水平的提高, 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 细菌种类从19种锐减至8种, 而饲料中补充赖氨酸可减弱这种影响, 本研究可为蚕蛹在鲤配合饲料中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992.
长散布核元件-1(Long spread nuclear element-1,LINE1)是跳跃基因。前期比较基因组研究发现,南极鱼经历漫长的低温适应进化后,与南极圈外的同亚目鱼类相比较,在基因水平上LINE1的扩增效率高达8~300倍,但LINE1的扩增与鱼类抵御寒冷之间的关系尚未明了。本实验对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成纤维细胞ZF4进行了不同时间梯度的低温处理(18℃、5 d和18℃、30 d),同时对斑马鱼成鱼也进行了不同时间的低温处理(10℃,3 h、6 h、1 d、3 d、5 d)。采用RT-qPCR检测了LINE1的mRNA水平,并克隆了斑马鱼LINE1基因启动子区,利用Luciferase双荧光报告系统,在ZF4细胞中验证LINE15’UTR在低温压力下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短时间低温处理下,ZF4细胞中LINE1 mRNA水平有所降低,而在长时间低温处理中,LINE1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在成鱼中,短时间低温处理下,LINE1 mRNA水平降低;长期低温处理下,LINE1 mRNA水平显著升高。在ZF4细胞中发现,LINE15’UTR具有生物活性。在低温处理(18℃,3 d)下,报告基因信号减弱,间接表明LINE1启动子活性减弱。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压力会影响LINE1在鱼类中的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LINE1在鱼类适应低温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为探索温度对四川华鳊胚胎发育的影响,笔者观察16、19、22、25、28、31℃6个温度条件下四川华鳊的胚胎发育过程,描述总结(25±0.5)℃下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四川华鳊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受精卵、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分化和出膜等8个连续发育阶段;在(25±0.5)℃下孵化总历时44.83 h;在温度为16℃时,胚胎发育至原肠胚晚期全部死亡;19℃时孵化率为30.00%,其中畸形致死占87.19%,显著高于其余4个温度组(P<0.05);温度由19℃升至31℃时,胚胎发育所需时间变短,各温度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器官分化阶段均用时最长,占整个胚胎孵化历时的72.53%~77.07%;胚胎畸形率随着温度升高而上升,31℃的胚胎畸形率约为28℃的2倍;在22~28℃时,胚胎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成活率最高,畸形率最低。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在(19±1)℃,卵径(y)与胚胎孵化时间(x)的关系为y=49.56-44.36x+47.92x^2(r^2=0.996);水温22~28℃为适宜孵化温度,最佳水温约为25℃;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2.69℃,有效积温为522.35~595.11℃·h。 相似文献
994.
为探索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三倍体育种技术方法,更好地解决其个体小、生长慢和性成熟后死亡率高等问题,采用热休克法进行三倍体诱导实验,设4个诱导温度(24、26、28、30℃),2个起始诱导时间(15 min、20 min)和2个持续诱导时间(15 min、20 min)共分1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结果显示,13个实验组均能诱导出三倍体个体,而不同温度组的诱导率差异显著,分别为13.3%、31.65%、52.28%和78.81%(P<0.0.5)。随着温度的上升,孵化率呈显著降低的趋势。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诱导成功的关键因素,利用热休克诱导受精卵制备陆封型马苏大麻哈鱼三倍体苗种的方法是可行的,三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是:水温28℃,卵子受精后15 min持续处理20 min,发眼率(72.57±0.26)%,孵化率(60.92±0.31)%,三倍体率53.1%,综合诱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探究不同龄期中国鲎幼鲎生长特性,实验测定了2~4龄幼鲎头胸部长(X1)、头胸部宽(X2)、腹部长(X3)、腹部宽(X4)、剑尾长(X5)、全长(X6)和体重(Y)等参数,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探讨形态性状对体重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2~4龄幼鲎体重相关系数最高的形态性状均为头胸部宽(X2);通径分析发现,头胸部宽(X2)对2龄和3龄幼鲎体重直接影响最大,腹部宽(X4)对4龄幼鲎体重直接影响最大;各形态性状对体重决定程度分析与通径分析变化趋势一致。对2~4龄幼鲎头胸部宽和体重进行对数处理,获得异速生长方程回归系数(b)为2.746,表明此阶段幼鲎体重增长率大于头胸部宽增长率,处于正生长期。实验表明,不同龄期阶段中国鲎苗种筛选所依据的形态性状有所差异,中国鲎幼鲎阶段种质评价应考虑其异速生长规律,同时也为探究鲎的生长与性状、结构与生理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群体回捕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2010年和2011年5-8月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增殖放流前后分别进行的每年3个航次的对比调查结果,定量分析了三疣梭子蟹自然群体和增殖放流群体的数量,并根据三疣梭子蟹放流苗种数量和放流后捕捞产量,对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群体回捕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5月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前自然群体资源量很少,相对资源密度为0.90 ind/(站.h);在5-6月共放流苗种11 015.13万只,放流后10d左右资源量增加为26.08 ind/(站.h),放流群体所占的比例为96.55%;8月进行调查的相对资源密度为1.70 ind/(站.h),当年生群体数量占所有群体数量的比例为64.29%;9月、10月、11月秋汛期间捕捞产量为3 108 t,捕捞个体平均质量为232.3 g,增殖放流群体回捕率为7.54%.201 1年5月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前自然群体相对资源密度为1.70 ind/(站.h);在5-6月共放流苗种13 132万只,放流后10d左右资源量增加为29.15 ind/(站.h),放流群体所占的比例为94.17%;8月进行调查的相对数量为1.00 ind/(站.h),当年生群体数量占所有群体数量的比例为70.00%;9月、10月、11月秋汛期间捕捞产量为2 896 t,回捕个体平均质量为226.0 g,增殖放流群体回捕率为6.43%.除2011年胶州湾海域由于富营养化水质较差,以及其他因素对黄家塘湾海域的影响导致这两个放流点放流群体回捕率偏低外,2010年和2011年山东半岛南部放流海域整体水质良好,水温、透明度、盐度、营养盐比例、生物饵料等均比较适中,属于放流环境条件较佳的海域,比较适合三疣梭子蟹生长,放流群体回捕率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97.
外源茉莉酸和真菌激发子诱导白菜CaMBP10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cently,CaMBP10 was identified as a plant lipid transfer protein(LTP).In the study,four leaves old cabbages were treated with exogenous jasmonic acid(JA),JA plus LTP,fungal elicitor,200 mmol/L NaCl and 20% PEG respectively for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s of CaMBP10 in vivo.The expression of CaMBP10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semi-quantitative RT-PC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s of CaMBP10 were dramatically up-regulated in different levels under indicated conditions.It demonstrated that CaMBP10 was involved in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 response. 相似文献
998.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水域的污染日益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若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其它化学药物来防治水产病害,容易引发一系列水域生态环境和水产食品安全问题。为了使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开发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病原体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中草药成为当前水产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养殖水体和饲料中使用中草药能够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效益,控制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有望成为未来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999.
克隆了大白、长白和梅山猪肌球蛋白轻链调控蛋白2基因(MRLC2)内含子2序列,经比对发现,在内含子2中18个碱基突变和8个碱基缺失,其中179bp处的C/T突变引起Hin6I酶切位点的改变,运用PCR-Hin6I-RFLP对179头大白×梅山F2代猪进行家系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切位点与屠宰率呈极显著相关,表现为加性效应,CC基因型个体比CT基因型、TT基因型个体有更高的屠宰率;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相关,CC基因型个体评分比CT基因型、TT基因型个体高。 相似文献
1000.
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样线调查和群落生态学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河池市范围内兜兰属植物的分布数量和生境特征老蚌生珠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河池市兜兰属植物资源丰富,共有6种兜兰属植物分布于全市10个县市区,但分布极不均匀;兜兰属植物生长于河池市石灰岩山地的常绿落叶阔叶林下的岩壁缝隙腐殖土上,所处环境条件脆弱,兜兰植株对环境的依存程度高;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生境的丧失和过度采挖的其致濒的主要原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池市兜兰属植物的保护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