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18篇 |
免费 | 1112篇 |
国内免费 | 173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297篇 |
农学 | 870篇 |
基础科学 | 748篇 |
1951篇 | |
综合类 | 9791篇 |
农作物 | 1460篇 |
水产渔业 | 870篇 |
畜牧兽医 | 2548篇 |
园艺 | 1475篇 |
植物保护 | 7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3篇 |
2023年 | 392篇 |
2022年 | 781篇 |
2021年 | 795篇 |
2020年 | 711篇 |
2019年 | 702篇 |
2018年 | 583篇 |
2017年 | 864篇 |
2016年 | 616篇 |
2015年 | 890篇 |
2014年 | 938篇 |
2013年 | 1141篇 |
2012年 | 1699篇 |
2011年 | 1741篇 |
2010年 | 1641篇 |
2009年 | 1395篇 |
2008年 | 1482篇 |
2007年 | 1303篇 |
2006年 | 1090篇 |
2005年 | 885篇 |
2004年 | 519篇 |
2003年 | 349篇 |
2002年 | 326篇 |
2001年 | 316篇 |
2000年 | 268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5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5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以农业部衡阳红壤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基地长期冬种绿肥稻田为平台,研究了双季稻种植区长期冬种绿肥下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与土壤质量的关系,阐明了长期冬种绿肥翻压下土壤健康的微生物指标功能。研究分析了26年冬种不同绿肥的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学参数之间的差异及其提升土壤肥力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冬季休闲处理相比,长期冬种绿肥翻压处理的微生物种群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土壤呼吸、脲酶、转化酶和脱氢酶活性都有所提高,代谢熵(qCO2)降低,以长期冬种紫云英翻压处理效果最明显。微生物种群数量、SMBC、脲酶、脱氢酶与土壤总有机碳(TOC)、全氮(TN)、速效氮(AN)、缓效钾(SLK)和速效钾(AK)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TOC,TN,AN,SLK,AK,微生物种群数量,脲酶、转化酶、脱氢酶活性与水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长期冬种绿肥翻压能明显地改善红壤性水稻土的微生物特性与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2003~2005年进行了冬春小麦42个水旱地品种的比较试验,运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方法,筛选出西吉县丰产抗条锈病品种:冬小麦水地品种静冬9717、静冬941、静冬9718,旱地品种8802、陇原935、陇原992综合性状较好且抗条锈病;春小麦水地品种宁春4号、802-15、定丰806;旱地品种93-163-6、陇春8139-2综合性状较优,除宁春4号较易感条锈病外,其它品种均抗锈病。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提高产量15.40%~61.12%。建议今后在西吉县大面积推广种植这些品种时,水浇地要特别注意宁春4号品种的条锈病预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96.
997.
小麦新品系YW243抗条锈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YW243是最近培育出的兼抗条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的小麦新品系,本文对其条锈病抗性进行研究。小麦条锈菌苗期接种鉴定表明,YW243高抗CY29、CY30、CY31、CY32、CYSu-11等我国条锈菌流行小种。用26个来自世界各地的菌系接种进行基因推导,结果表明,YW243具有较宽的抗谱,试验中21个已知基因系,仅有Yr5的抗性与YW243相似,但YW243的系谱表明不含有Yr5基因,因此YW243很可能含有一个新的抗条锈病基因。用YW243和京771分别作为抗感亲本进行杂交,后代分离结果表明,YW243对条锈菌CY31的抗性由1个显性基因控制。分子标记初步研究表明,该基因与RAPD引物OPY08扩增出的1条特异DNA片段连锁。 相似文献
998.
长期有机物循环利用对红壤稻田土壤供磷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定位试验土壤供磷能力的差异,并从土壤磷素平衡、全磷、有机磷、Olsen-P和MB-P的含量的变化等方面探索了导致供磷能力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磷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的供磷能力,其中以有机物循环利用配合磷肥施用处理土壤的供磷量能力最高,植株平均吸磷量是长期不施磷肥处理的3.5倍,比长期施用磷肥处理平均高出59.8%。长期单施氮肥导致土壤供磷能力衰竭,植株总吸磷量比长期不施肥还低17.2%,单一有机物循环利用和配施N肥植株总吸磷量比长期不施肥分别高80.3%和40.2%。有机物循环利用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磷素的固持量,土壤微生物对无机磷的利用可能是其向有效磷转化的关键途径。磷肥配合系统内有机物循环利用,是提高红壤稻田土壤供磷能力的有效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系统分析连续11年增量施磷下赤红壤蔗地土壤全磷、Olsen-P以及地表径流磷流失量的变化特征和土壤磷素变化与磷盈亏、蔗茎产量的响应关系,为土壤磷素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依托长期肥力及地表径流定位监测试验(2008年—),选取不施肥(CK)、推荐施肥(OPT)和增量施磷(OPT+P)3个处理,测定土壤全磷、Olsen-P含量及地表径流磷流失量,分析土壤磷素变化与磷累积盈亏量的关系,采用Mitscherlich模型拟合蔗茎产量对Olsen-P的响应曲线,计算土壤Olsen-P农学阈值,并推算施肥处理土壤Olsen-P含量从第11年降至环境阈值所需的时间。【结果】CK处理逐年降低土壤全磷含量,年降速率为0.0251 g·kg-1·a-1。施肥土壤全磷和Olsen-P含量随种植年限波动增加,土壤全磷和Olsen-P增速率OPT+P处理高于OPT处理。不施肥土壤表观磷盈亏10.2 kg·hm-2·a-1,施肥处理土壤表观磷盈余41.3—69.2 kg·hm-2·a-1,占施磷量的31.9%—35.6%,以OPT+P处理...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对贵州野生山桐子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山桐子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其在自然群落中的分布不是以群落优势种成分出现,而主要以伴生种出现在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林中。不同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对山桐子所在群落的优势种多种间关联分析,其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多种间总体呈正关联。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隶属函数评价森林群落的稳定性,反映出山桐子生存群落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