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41篇 |
免费 | 1191篇 |
国内免费 | 183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68篇 |
农学 | 952篇 |
基础科学 | 778篇 |
2112篇 | |
综合类 | 10821篇 |
农作物 | 1543篇 |
水产渔业 | 942篇 |
畜牧兽医 | 2723篇 |
园艺 | 1571篇 |
植物保护 | 8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8篇 |
2023年 | 398篇 |
2022年 | 804篇 |
2021年 | 830篇 |
2020年 | 741篇 |
2019年 | 738篇 |
2018年 | 614篇 |
2017年 | 912篇 |
2016年 | 653篇 |
2015年 | 987篇 |
2014年 | 1040篇 |
2013年 | 1251篇 |
2012年 | 1876篇 |
2011年 | 1892篇 |
2010年 | 1839篇 |
2009年 | 1557篇 |
2008年 | 1651篇 |
2007年 | 1499篇 |
2006年 | 1235篇 |
2005年 | 996篇 |
2004年 | 579篇 |
2003年 | 363篇 |
2002年 | 345篇 |
2001年 | 318篇 |
2000年 | 302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5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5篇 |
1956年 | 5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西南丘陵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巴南区农户居民点用地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是否新辟地基建房"的因素包括:"风水"心理、自然灾害、宅基地来源和交通条件;显著影响农户"新辟地基建房占地面积"的因素包括:家庭常住人口数量、宅基地来源、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宅基地政策法规的认知。对两者影响最显著的都为宅基地来源因素。由此可见,荒地或闲置用地为新辟地基建房的主要用地来源,且相对其他用地来源建房占地面积较大。因此,在保护耕地不被占用的同时,政府应控制荒地或闲置用地建房超占现象,从而保护潜在的耕地来源。 相似文献
972.
基于稻草还田的氮肥优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在水稻秸秆还田环境下不同施氮模式对土壤N素供应、氮肥利用率及其对水稻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改善了土壤的供氮能力,不论在背景氮较低的砂性土壤上还是在背景氮较高的粘性土壤上,稻草还田配施减量氮肥(N1、N3处理全年施氮量180kg.hm-2,其中桃江主试验中N1处理早稻施氮80kg.hm-2,60%为基肥,4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施氮105kg.hm-2,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桃源氮替代试验中N1、N3处理早稻施氮81kg.hm-2,晚稻施氮99kg.hm-2,N1处理早、晚稻氮肥施用分配比例为基肥30%,分蘖肥30%,穗肥40%,N3处理早稻氮肥50%为基肥,5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氮肥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处理,相对于移走稻草 高量氮肥(N2处理其中桃江主试验早稻施氮量115kg.hm-2,晚稻施氮量为150kg.hm-2,分别以60%为基肥,40%为分蘖肥施用;桃源氮替代试验早稻施氮量为108kg.hm-2,50%为基肥,50%为分蘖肥施用,晚稻施氮量为132kg.hm-2,50%为基肥,40%为分蘖肥,10%为穗肥施用)处理之间稻田系统生产力无显著差异,但每年节约60~80kg纯氮化肥的投入,提高了其边际成本报酬率。分次施氮的效果表明,稻草还田下等量氮肥不同施氮模式(N1、N3)处理之间,水稻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水稻吸氮高峰集中在分蘖旗至孕穗期,N1模式减少了基肥施氮量,防止了因作物未能及时吸收导致的土壤速效氮的损失,而适当增加作物后期施氮量又能有效缓减作物后期生长大量吸氮的要求与微生物分解稻草固持矿质氮之间的矛盾,改善了土壤的供氮状况,其效果最优。因此,在全年稻草还田量为7500kg.hm-2的红壤稻田系统,根据投入氮肥的边际收益,全年适宜配施氮量为180kg.hm-2,且各时期施氮量优化比例为基肥30%、分蘖肥30%、穗肥40%。 相似文献
973.
参考GenBank上已发表的胞内劳森氏菌相关蛋白序列,设计了4对引物,分别扩增了4个抗原性候选基因(3个外膜蛋白基因和1个表面脂蛋白基因),并将4个抗原性候选基因构建好原核表达载体后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SDS—PAGE电泳检测初步确定重组融合蛋白pET32a—L10902、pET32a—L11022能够进行表达,分别得到53、37kDa的条带;Western blotting分析则初步确定pET32a—L11022具有抗原性。研究结果首次验证胞内劳森氏菌外膜蛋白基因是否具有抗原性,为诊断试剂盒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74.
不同海拔高度白肋烟中熟早熟品种气候适应性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川白肋烟中熟品种"达白1号"和早熟品种"KY14×L8"为材料对不同海拔高度(700,1000和1300 m)下烟叶生长和晾制期间的温湿度及有效积温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早熟品种在各海拔的生育天数短于中熟品种,中、早熟品种在700 m的晾制时间差异不显著,在其它两个海拔KY14×L8的晾制天数短于达白一号。中、早熟品种在海拔1300 m生育和晾制时间都长于700和1000 m。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中、早熟品种各生育期和相同晾制时间内的平均温度逐渐降低,相对湿度逐渐增加。早熟品种收获期提早,在晾制期间温度高,晾制过程相对较快,在高海拔地区适应性较强。中熟品种达白一号在海拔700 m生长良好,产量和质量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75.
底物添加对森林2个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氨基糖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鼎湖山马尾松林和季风林2个演替阶段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恒温(25 ℃)培养,研究了葡萄糖和不同数量无机氮施入对土壤氨基糖(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和胞壁酸)动态的影响,并利用氨基葡萄糖和胞壁酸的比值探讨了真菌和细菌残留物在碳氮固持过程中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间,季风林土壤氨基糖总量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尤其在培养初期,增幅远高于马尾松林, 在培养后期,马尾松林土壤氨基糖含量下降幅度高于季风林。底物添加对不同微生物来源的氨基糖单体含量的影响也有所差异,以胞壁酸为代表的细菌细胞壁残留物比真菌更易受到外源物质的影响,但真菌细胞壁残留物对土壤有机质的截获和稳定作用大于细菌。真菌、细菌残留物的积累和转化过程可以通过氨基葡萄糖和胞壁酸的比值反映,细菌在培养前期更容易利用外源物质,但随着培养时间的进行,真菌占据了主导地位。不同碳氮比的外源底物对氨基糖总量和各氨基糖单体含量的动态影响不显著。与马尾松林相比,处在演替顶级的季风林土壤易于利用活性底物,显著促进了碳氮的微生物固持和微生物残留物在土壤中的保留,这说明土壤氨基糖作为微生物残留物可以探讨土壤碳氮的耦合机制,对调节土壤碳氮的养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6.
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将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大数据的固有特性角度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数据大规模性问题、数据多样性问题和数据价值性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策略、平台建设策略和价值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77.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阿魏侧耳菌丝胞外酶活力和原基形成的影响,为生产中阿魏菇生长发育的调控和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阿魏侧耳(CGMCC 5.00774)为菌种,采用棉籽壳、麸皮、玉米粉为培养料培养菌丝至生理成熟,分别进行5、10和15℃低温处理(对照处理25℃),于第5、10、15、20、25和30d取样测定培养料中菌丝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半纤维素酶(HC酶)、淀粉酶、漆酶、蛋白酶的活力,观察各处理原基形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10、15℃低温处理后CMC酶和HC酶活力降低,漆酶、淀粉酶、蛋白酶活力则一直高于对照组.5℃处理25和30 d及10℃处理25和30 d的样品出现原基,其他处理均未出现原基.[结论]低温处理能引起菌丝胞外酶活力的变化,阿魏侧耳原基分化的最适低温处理条件是10℃,25 d. 相似文献
978.
Zhenguo YANG Daoyan XIE Aisi DA Xiujun JIANG Jing NI Ping HUANG Jianping CHAI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4,15(12):2159-2163
[Objective]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obtain a new high-efficiency acaricide mixture.[Method]The synergism acaricidal of diafenthiuron and fenbutatin-oxide against carmine spider mite was investigated,and the optimal ratio of both acaricides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co-toxicity factors and co-toxicity coefficients(CTC).[Result]At 24 h post-treatment,the LC50values of diafenthiuron and fenbutatin-oxide against T.cinnabarinus female adults were 154.67 and 93.26 mg/L,respectively,and the synergistic mass ratios of diafenthiuron and fenbutatin-oxide ranged from 1:0.06 to 1:0.87,and the optimal diafenthiuron-to-fenbutatin-oxide ratio was 1:0.39 with the LC50and CTC of 67.87 mg/L and 188.93(CTC significantly above 100 strongly indicated synergism),respectively,and the toxicity relative to diafenthiuron and fenbutatin-oxide was 2.28 and 1.37 times,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joint acaricidal action of diafenthiuron and fenbutatin-oxide strongly indicates synergism.These findings proved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for mixing diafenthiuron and fenbutatin-oxide to control spider mites and developing a new synergisic acaricide. 相似文献
979.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