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83篇
  免费   1279篇
  国内免费   1779篇
林业   1356篇
农学   970篇
基础科学   798篇
  2078篇
综合类   9625篇
农作物   1449篇
水产渔业   911篇
畜牧兽医   2533篇
园艺   1385篇
植物保护   836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381篇
  2022年   807篇
  2021年   859篇
  2020年   754篇
  2019年   749篇
  2018年   615篇
  2017年   915篇
  2016年   615篇
  2015年   892篇
  2014年   940篇
  2013年   1165篇
  2012年   1664篇
  2011年   1673篇
  2010年   1570篇
  2009年   1338篇
  2008年   1426篇
  2007年   1249篇
  2006年   1081篇
  2005年   884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01.
目的观察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度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前方减压、椎体间植骨、Z-形钛钢板内固定,术后卧床3周,3周后戴支架起床活动。结果随访平均12.5个月,术后CT或MR显示椎管内压迫去除,植骨愈合。脊柱后凸Cobb角较术前改善12.7°,无继发脊柱后凸畸形。神经功能较术前有1~2级以上的改善。结论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减压彻底,固定牢固,不破坏后稳定结构,并能一期重建脊柱系列。  相似文献   
202.
目的 观察双侧脑室冲洗、引流结合腰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全脑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高血压脑出血破入全脑室的83例分成双管组(n=57)和单管组(n=26),双管组采用双侧脑室引流、冲洗结合腰穿的方法治疗(57例);单管组用单管引流治疗(26例),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双管组:良好和中残35例(61.4%)、重残11例(19.3%)、植物生存2例(3.5%)、死亡9例(15.8%),单管组分别为6例(23.1%)、6例(23.1%)、1例(3.8%)、13例(50.0%),以双管组的疗效为优(P<0.01);且双管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单管组(P<0.01).双管组的脑脊液廓清时间为3~6(4.2±1.3)d,明显短于单管组的6~15(8.6±2.1)d(P<0.01).结论 双管引流比单管引流更容易保持引流通畅,脑脊液廓清迅速,并发症减少,能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全脑室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3.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生态旅游与森林游憩、自然景观资源开发等逐渐成为各地践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路径。景观美学已融入林学、生态学、风景园林等传统学科,景观美学价值定量评估作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和景观设计的关键指标,成了相关研究的热点领域。基于CiteSpace软件,运用文献计量等方法分别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1 048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1 455篇景观美学研究文献,从年发文量、主要关键词、景观类型、研究方法等多个视角,分析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国内的景观美学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科研产出量显著增加,但与国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研究对象类型以森林景观和城市景观,国外以湿地、荒野等自然生态景观为主,国内偏向于小型景观,研究视野较为局限;国内研究重点关注景观美景度、景观规划配置等社会价值方面的研究,国际上更重视景观美学资源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研究;国内景观美学方面存在研究方向分散、评价方法主观性较强、成果创新性弱等问题。建议今后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与国际合作,完善景观美学研究体系,更新研...  相似文献   
204.
为了缓解大庆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程度,利用业已形成的大庆市西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建立地下水库实施水资源人工调蓄。综合分析回灌水水源、回灌水水质、回灌水量、回灌方式等,设计大庆市西部地下水库人工回灌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模拟人工调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人工回灌可使降落漏斗区地下水位有明显上升,采用压采的同时将注水井布设于龙虎泡管线南侧的注水方案,水位恢复效果最为明显,可使漏斗区地下水位回升11 m左右。  相似文献   
205.
以玉米为对象,分别进行了盐度为0.1%、0.3%、0.5%和0.7%海冰水灌溉试验。结果表明:盐度为0.3%海冰水以450 m3/hm2灌溉时,能减轻作物干旱胁迫,增产效果显著,但灌水量增加到900 m3/hm2和1350 m3/hm2时反而减产。盐度达到0.5%时,3种灌水量处理比0.3%盐度900 m3/hm2处理区,减产9.5%、10.8%和18.4%。当海冰灌溉水盐度为0.7%灌水量1350 m3/hm2时,产量接近全旱处理区产量水平。玉米经不同盐度海冰水灌溉,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6.
秸秆生物炭具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土壤蓄水保肥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正效应,但其石灰效应会加大稻田氨挥发损失。为充分发挥生物炭吸铵特性,降低其石灰效应的不利影响,对不同热解温度(300、500、700℃)和酸化水平(pH值=5、7、9)稻草生物炭处理下的田面水NH_4~+-N浓度、氨挥发和水稻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偏酸性(pH值=5)、中性(p H值=7)生物炭处理在基肥期和分蘖肥期均能显著降低田面水NH_4~+-N峰值浓度(P0.05),降幅达16.90%~35.60%。全生育期稻田氨挥发损失占施氮量的15.14%~26.05%(2019年)、15.10%~19.00%(2020年)。稻田增施热解温度为700℃、酸化水平为5(p H值=5)的生物炭(C700P5)降氨效果最好,两年氨挥发分别显著降低22.93%、12.61%(P0.05)。高温热解配合偏酸性、中性生物炭(C700P5、C700P7)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达9.92%~13.50%,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其增产原因是生物炭酸化处理降低了稻草生物炭的石灰效应,而热解温度调整提高了生物炭阳离子交换量(CationExchange Capacity,CEC),进而降低了田面水NH_4~+-N浓度和氨挥发损失,最终提高了水稻地上部氮素积累和水稻产量。研究可揭示不同热解温度和酸化水平制备的生物炭在稻田中的应用潜力,并为稻田合理施用生物炭和减少化肥施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7.
探讨敌草快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的毒性效应及其致毒机理。观察敌草快对斑马鱼鳃和肝脏组织的急性损伤效应,并分析慢性敌草快胁迫对斑马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丙二醛(MDA)和甘油三酯(TG)的影响。敌草快对斑马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为16.92 mg·L~(-1);斑马鱼暴露于8.46、4.23、1.69 mg·L~(-1)敌草快中96 h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鳃小片出现卷曲变形、上皮细胞排列不规则和细胞脱落现象,肝细胞呈现明显的肿大,胞质产生空泡化,局部区域细胞坏死、溶解,斑马鱼鳃和肝脏组织的损伤程度随着敌草快浓度的增加而加重;暴露于1.69、0.84 mg·L~(-1)和0.34 mg·L~(-1)敌草快中28 d后,斑马鱼肝脏的SOD活性变化表现为降-升-降,并呈现出剂量效应;1.69 mg·L~(-1)和0.84 mg·L~(-1)敌草快处理组肝脏的GS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28 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34 mg·L~(-1)敌草快处理组肝脏的GST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肝脏的MDA含量在第7 d和14 d变化均不明显(P0.05),在第28 d时0.84 mg·L~(-1)和1.69 mg·L~(-1)敌草快处理组肝脏的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处理组斑马鱼肝脏中TG的含量均从14 d开始出现增加。水体中的敌草快对斑马鱼有较严重的急性损伤作用,长时间暴露于低浓度敌草快中的斑马鱼,其肝脏会发生氧化应激反应,肝脏代谢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08.
为探究在机插同步一次性侧深施肥作业方式下的速效氮与缓控释氮合理配比,保证水稻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氮素流失,实现水稻的清洁化生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肥,T1:农民习惯施肥(施N量早稻150 kg·hm~(-2),晚稻165 kg·hm~(-2)),T2~T6:机插同步一次性侧深施肥(施N量早稻105 kg·hm~(-2),晚稻132 kg·hm~(-2)),其中T2~T6处理的缓控释氮分别占总氮的0%、10%、20%、30%、40%。结果表明:在早稻季,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晚稻季,T3~T5处理的产量间差异不显著,T6处理产量显著低于T4和T5处理;与T1处理相比,T2~T6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了8.08~14.10(早稻)个和6.68~26.61(晚稻)个百分点。与T2处理相比,早、晚稻T3~T6处理氨挥发累积量分别降低了5.20%~38.20%、29.41%~35.60%,田面水总氮平均浓度下降了20.90%~38.22%、7.39%~29.14%,田面水铵态氮平均浓度降低了26.26%~46.09%、42.57%~45.61%,其中T4处理早、晚稻不减产,肥料吸收利用率达到37.93%(早稻)、61.32%(晚稻),氨挥发累积量、田面水总氮平均浓度和铵态氮平均浓度分别下降37.00%、30.48%、31.88%(早稻),35.58%、12.88%、52.58%(晚稻),综合效果最好。研究表明,在湖南双季稻生产中,采用机插同步一次性侧深施肥作业方式,缓控释氮占总氮的20%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9.
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由于其高氮负荷而成为氧化亚氮(N_2O)的潜在释放源,为探究其排放特征,选择福建省九龙江河口养虾塘为研究对象,采用悬浮箱-气相色谱仪法测定其水-气界面N_2O排放通量变化,并结合气象要素和水环境因子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养殖塘水-气界面N_2O排放通量的变化范围和均值分别为0.10~0.64μmol·m~(-2)·h~(-1)和(0.26±0.07)μmol·m~(-2)·h~(-1),均表现为向大气释放N_2O的源。N_2O排放通量随养殖期推迟呈现持续增加,且在白天不同时刻存在显著变化。相关分析表明,N_2O排放通量与养殖水体的温度、溶解性有机碳、NO_2~--N和NO_3~--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水体盐度和NO_2~--N浓度是影响养虾塘N_2O排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10.
为探索适合新疆地区膜下滴灌机械采收加工番茄的施肥规律,研究不同氮肥(N)、钾肥(K)及交互作用(N×K)对机械采收加工番茄果实成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设置氮肥和钾肥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9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N、K用量及其互作对加工番茄果实物质积累量、单果质量、果实红熟率、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番茄红素含量影响显著,对果实叶绿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L值影响不显著。N2K2、N2K3、N3K2条件下加工番茄产量≥16.12×104kg·hm-2、成熟度≥93.29%、果实固形物含量≥5.22%、番茄红素含量≥21.38mg·hg-1,可满足机械采收对加工番茄的要求。通过经济效益分析推荐施肥量为N 152.1 kg·hm-2,K2O 118.2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