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08篇 |
免费 | 222篇 |
国内免费 | 36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53篇 |
农学 | 217篇 |
基础科学 | 129篇 |
305篇 | |
综合类 | 2037篇 |
农作物 | 311篇 |
水产渔业 | 120篇 |
畜牧兽医 | 615篇 |
园艺 | 340篇 |
植物保护 | 1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00篇 |
2022年 | 202篇 |
2021年 | 168篇 |
2020年 | 190篇 |
2019年 | 197篇 |
2018年 | 125篇 |
2017年 | 188篇 |
2016年 | 135篇 |
2015年 | 189篇 |
2014年 | 194篇 |
2013年 | 220篇 |
2012年 | 366篇 |
2011年 | 307篇 |
2010年 | 309篇 |
2009年 | 301篇 |
2008年 | 281篇 |
2007年 | 255篇 |
2006年 | 225篇 |
2005年 | 164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96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11.
112.
贵州引进稻种资源的评价、保存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稻种资泺的引进是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扩大遗传多样性,促进水稻品种改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从各产稻国和地区引进稻种遗传资源近1500余份,经过初步整理和性状评价,筛选出一批适宜于贵州稻作生态,具有较大利用价值的矮秆、大粒、优质、抗病虫、耐逆境等优异种质。这些稻种资源已繁种、保存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种质库中,供省内外科研与教学机构进行种质创新和育种利用研究。概述了贵州引进稻种资源的保存、评价和利用现状,并就今后工作重点与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3.
114.
针对水库水沙联合优化调度多目标、高维、非线性和难以求解的特点,将鲶鱼效应机制引入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中提出基于鲶鱼效应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在利用收敛速度较快的Sigma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触发鲶鱼启发器引入外部鲶鱼粒子,利用鲶鱼粒子对种群的驱赶效应增加种群多样性,从而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和非劣解集的多样性;数值分析证明,与MOPSO和σ-MOPSO相比,该算法的效率和质量更高,同时三峡水库实际算例也表明,该算法能给出代表整个可行调度空间、收敛较好、分布均匀的Pareto最优前沿,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5.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与混合罚函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粒子群算法(PSO)具有简单易实现,可调参数少的优点。将其用于最优潮流的求解,结合混合罚函数来限制最优潮流的约束条件,使粒子群算法的寻优速度加快,迭代次数减少。通过在IEEE9节点和IEEE30节点上的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在优迭代速度和收敛精度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6.
清远抽蓄电站竖井泄洪洞进口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东清远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工程,对导流洞改建泄洪洞的进口形式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优化体型,改善进口流态,为进口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7.
118.
提出了一种射流泵装置性能预测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以射流泵试验所得射流泵的流量比与压力比曲线,以及离心泵的流量扬程曲线作为预测初始条件,通过射流泵装置2种吸上高度4.5和9.0 m的性能试验,比较各流量比时装置工况点试验值与预测值精度,发现数值解法整体误差较小,能更好地反映射流泵扬程随流量比变化的情况,但与试验值相比仍存在误差且个别工况点误差较大,需进一步修正.引入预测值与试验值的比值作为修正系数,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从吸上高度、面积比、喷嘴直径、流量比、喉嘴距、喉管长径比、泵转速等因子中筛选出对射流泵扬程影响效应显著的面积比及流量比作为修正公式的关键参数,利用遗传算法和公式自动搜索拟合,得到射流泵扬程的计算公式,且相关系数超过0.99.通过射流泵装置在吸上高度为3.5和8.0 m的试验结果比较,表明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19.
宽垄沟灌作为一种大田作物栽培灌水方式已逐步受到关注.为研究灌水前后水分在垄沟间的运移及再分布,本试验在大棚内模拟宽垄沟灌垄上覆膜栽培条件以及灌水方案,采用中子仪进行水分观测.试验数据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垄背剖面的两个观测点表层,灌水前其含水量仅为田间持水量的65%和66%,灌水后垄沟水分的侧向入渗,144 h(6 d)分别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3%和80%,408 h(17 d)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8%和79%.试验结果表明,在宽垄沟灌覆膜条件下,水平向及垄背垂直向含水量梯度的存在导致水分侧向及向垄背的补给明显,且在覆膜条件下,垄背蒸散发损失少,起到减少土壤水分无效损耗、高效利用之效果.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