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91篇
  免费   1044篇
  国内免费   1522篇
林业   1195篇
农学   1309篇
基础科学   992篇
  1858篇
综合类   6770篇
农作物   1078篇
水产渔业   752篇
畜牧兽医   2366篇
园艺   953篇
植物保护   884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723篇
  2021年   748篇
  2020年   724篇
  2019年   726篇
  2018年   570篇
  2017年   776篇
  2016年   562篇
  2015年   815篇
  2014年   785篇
  2013年   962篇
  2012年   1401篇
  2011年   1267篇
  2010年   1244篇
  2009年   1207篇
  2008年   1113篇
  2007年   946篇
  2006年   806篇
  2005年   609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Barodon, an anionic alkali mineral complex, on growth, feed utilization, humoral innate immun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olive flounder. A basal experimental diet was used as a control and supplemented with 0.1, 0.2, 0.3, 0.4, or 0.5% Barodon. Triplicate groups of fish (26.4 ± 0.2 g) were fed one of the diets to apparent satiation twice daily for 10 wk. The growth performance was enhanced (P < 0.05) linearly and quadratically in fish fed diets containing Barodon compared with that in fish fed the control. Feed utilizatio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Barodon supplementation. Serum lysozyme and antiprotease activities were increased quadratically in Barodon fed group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was found in Barodon‐fed fish.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0.1–0.3% Barodon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fish disease resistance against Streptococcus iniae. Th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Barodon can enhance growth, feed utilization, innate immun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olive flounder and that the optimum level seems to be 0.1% in diets.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泰兴香荷芋施肥量研究,考查了各处理主要生育期的苗情与长势、成熟期子孙芋产量及商品芋产值效益。结果显示:基施腐熟脱水猪粪15t·hm-2,苗期追施(3.1叶)脱水猪粪15t·hm-2+13-10-18高钾复合肥675kg·hm-2的处理子孙芋产量最高为23 421.90kg·hm-2,商品芋效益为88 506.60元·hm-2;基施有机肥7 500kg·hm-2+苗期追施(3.1叶)有机肥7 500kg·hm-2+13-10-18高钾复合肥450kg·hm-2+膨大肥(8.1叶)13-10-18高钾复合肥900kg·hm-2的处理产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3.
川渝地区地方和育成大豆品种SSR标记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本均匀分布于大豆20条染色体的135对SSR标记,对232份包括6个地方品种地域亚群和1个育成品种亚群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表明:所有的标记都有多态性,所有检测到的位点都是纯合基因型,说明所选用品种高度纯合,每个标记存在2~4个等位变异,平均2.66个。亚群多态信息含量变异范围0.2751-0.3165,整个群体为0.3208;亚群内Nei遗传距离变异范围0.325 8~0.359 4,整个群体为0.3711,说明川渝地区大豆遗传变异较小。亚群间的遗传一致度(GI ≥ 0.8862)较高,亚群间遗传距离(GD ≤ 0.1208)较小,地方品种亚群间遗传差异更小,育成品种亚群与自然地域亚群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亚群间基因分化系数(Fst)平均为 0.0722,基因流(Nm)平均为 3.214,说明不同亚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主坐标分析表明第一、二和三主成分分别解释总变异的4.97%、3.54%和3.33%。来自同一区域的品种资源基本聚集在同一亚群,聚类分析同样表明同一自然地域亚群品种资源虽不能完全聚集到同一个遗传类群中,但具有一定的聚集效应,说明川渝大豆品种资源遗传变异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分子方差分析表明亚群内变异占总变异的97%,亚群间变异仅占总变异的3%。Mantel收敛分析表明地方品种自然地域亚群的遗传距离与所处的地理位置距离(纬度和海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723)。川渝地区大豆种质资源群体遗传丰富度不高,当前的育成品种未蕴含本地区所有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84.
补奖标准的制定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能否顺利实施的核心问题.文中结合2013年锡林郭勒盟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数据,从牧民视角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下禁牧及草畜平衡补奖标准进行研究,认为:目前实施的草原生态补奖标准过低,补奖标准的制定要由生态环境的需求方(以政府为代表)与生态环境的供给方(牧户)共同决定,满足“补奖金额=牧民减少的那部分牲畜所能创造的纯收入”;另外,补奖标准的制定要服从牧民意愿,应具有地域性、动态性;最后,补奖资金的发放应该采取“先减后补”的滞后方式,即牧户当年的草原生态补奖资金,在下一年按照统计的实际减畜情况进行发放.  相似文献   
85.
为了栅格翼能更好地得以应用及发挥更优的气动性能,减小栅格翼的阻力系数,提高栅格翼升阻比成为栅格翼的研究重点,文章在基于前人对栅格翼优良结构和减阻方案探索的前提下,建立了在GI模型的基础上将栅格壁前缘和后缘进行了削尖的模型(GI-S)及在GI模型基础上前缘后掠且削尖的模型(GISB-S),并分析不同马赫数下的气动性,结果表明:GI-S升阻比最大,表现出最好的气动特性.  相似文献   
86.
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并用2014年湖南省5县区20个城乡社区的调查数据,从家务劳动时间的视角分析湖南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工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家务劳动时间是影响湖南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因素,同时其他影响因素还有月工资收入、受教育程度、行业等,但职务职称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应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家庭服务体系,基本满足家庭的服务需求,使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同时应通过政策倾斜确保女性培训比例,增强就业竞争实力;规范劳动合同,维护私有及民营企业女性从业者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7.
中国不同品种谷子抗性淀粉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性淀粉是谷子中的重要功能成分。对来自中国4个生态区10个省份216个谷子品种抗性淀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谷子地方品种抗性淀粉平均值为2.43%,含量变幅为0.00%~6.74%,变异系数为50.26%,呈偏正态分布;不同生态区谷子抗性淀粉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且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省份抗性淀粉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黑龙江谷子抗性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内蒙古和甘肃(P0.05),其他省份间差异不大;不同省份谷子(黑龙江除外)和不同生态区品种谷子抗性淀粉含量以2.00%~4.00%为主。  相似文献   
88.
慢性肾病(Chronic kindey disease,CKD)作为高发病率、低防治率的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尚无非人灵长类动物在CKD模型中应用的进展报告。建立CKD模型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主要是猕猴属中恒河猴、食蟹猴和豚尾猴3种。从造模方式看,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诱导性模型和自发性模型两种。诱导型造模可分为药物诱导、免疫诱导、重金属化合物诱导、辐射损伤、生物诱导等不同方法。从肾脏病理改变看,有以肾小球病理改变为主,如猪尾猴疟原虫、牛丙种球蛋白等诱导者;有以肾小管病理改变为主,如氯化镉、顺铂等诱导者;有兼顾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如猴免疫缺陷病毒(SHIV)诱导者。为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CKD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汇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本文研究添加不同种类硝化抑制剂的高效稳定性氯化铵氮肥在黑土中的施用效果,旨在筛选出适合旱作黑土的高效稳定性氯化铵态氮肥。【方法】在氯化铵中分别添加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DMPP)、双氰胺 (DCD)、2-氯-6-三甲基吡啶 (Nitrapyrin,CP)、氨保护剂 (N-GD) 和1种氮肥增效剂 (HFJ) 及其组合,制成9种稳定性氯化铵氮肥。以不施氮肥 (CK) 和施普通氯化铵 (CK-N) 为对照,以9种稳定性氯化铵为处理进行了等氮量盆栽试验。在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测定了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在玉米成熟期测定植株生物量、籽粒产量和氮素含量,计算铵态氮肥的表观硝化率、硝化抑制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结果】1) 与CK-N处理相比,9个处理均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HFJ的效果均为最显著,可增加玉米籽粒产量3.99倍,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4.98倍,显著高于8个硝化抑制剂处理 (P < 0.05)。CP + DMPP和CP + DCD处理提高玉米籽粒产量1.90~2.11倍,两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CP + DMPP玉米生物量显著高于CP处理,而与DMPP和DCD处理无显著差异;CP + DMPP玉米氮肥吸收利用率显著高于CP和DMPP处理,显著提高3.71倍 (P < 0.05);2) CP + DMPP和CP + DCD土壤中铵态氮含量提高2.09~2.42倍,且显著高于CP、DMPP和DCD处理 (P < 0.05),而硝态氮含量和土壤表观硝化率均显著降低24%和66%~68%,与CP和DCD处理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苗期CP + DMPP和CP + DCD硝化抑制率高达23.9%~24.3%,显著高于CP和DCD (P < 0.05)。【结论】在黑土中,氯化铵中添加硝化抑制剂组合的硝化抑制率显著高于添加单一抑制剂,能够有效减缓土壤中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减少土壤中氮素损失,降低环境污染。CP + DMPP组合玉米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显著高于CP + DCD组合。氮肥增效剂HFJ显著增加玉米的氮素吸收量,提高氮肥利用率,从而使玉米获得高产并获得较高的收获指数和经济系数。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抑制硝化作用等因素,黑土区氯化铵作为玉米生产用氮肥时,建议首选添加氮肥增效剂HFJ来保证作物的高产和氮肥高利用率,也可以添加硝化抑制剂组合CP + DMPP,或者CP + DCD制备稳定性氯化铵来提高氯化铵的增产效果和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0.
为了解国内外奶牛疫病预警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归纳了奶牛疾病的预警要求,分析了国内外8种疫病预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奶牛养殖中存在的局限性。一是兽医巡检预警技术:该技术较为成熟,但不能满足大规模养殖牛场迅速、高效预警的需求。二是奶样体细胞数测定技术:可初步诊断隐性乳腺炎,但需要额外细菌培养和检测确诊。三是奶牛群体改良测定技术:以监测生产性能为主,仅可预警奶牛乳腺炎及酮病。四是计步器及发情、反刍项圈预警技术:同时具备发情与反刍监测功能,但仅适用于牛群的发情与反刍监测。五是大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据库基础上,利用各种模型或算法预测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但预警效率受限。六是智能化体温连续远程监测及预警技术:可预警口蹄疫等重大传染病,但无法完全替代临床诊断,不能监测病原微生物。七是基于AI和群体热成像的奶牛行为分析技术:可以监视记录奶牛行为与温度特征,锁定病畜,但对发病初期无异常行为的牛只无效。八是生物气溶胶激光光谱测量技术:通过检测病原微生物种类和浓度,达到预警疫病的目的,目前主要用于军方监测人类重大疫病。未来的奶牛疫病预警技术需要进一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行奶牛重大疫病预警诊断。本文为预警监测技术的本地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