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53篇
农学   64篇
基础科学   17篇
  38篇
综合类   333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A complete theoretical model for slope destabilizing mutation has been set up by studying the geomechanical model and the influences of all circumstantial factors on slope stability,and by applying nonlinear theor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controlled variables in the mutation model on the slope in causing slow or fast creeping.As the limit equilibrium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of rigid bodies has some defects in slope stability assessment,the new theory of rigidity destabilization is helpful in forming criteria for judging slope creep destabilization.This analysis explains well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creeping slope destabilization and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studying slope creep with a mutation model.  相似文献   
702.
桉树品系对青枯病抗性及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通过剪顶包扎菌液接种、伤根淋灌菌液接种、 WFT培养接种测定结果与桉树当年新造林分青枯病自然发生率调查结果对比 ,青枯病菌对桉苗的致病力因接种方法不同而异 ,经模糊聚类分析表明 ,WFT接菌培养技术测出的结果更接近自然实际发病情况。试验表明 ,桉树不同品种、同一品种的不同种源、不同无性系 ,对青枯病菌的抗性不同。课题组通过 8年研究 ,在生产单位提供的 10 1个桉树品系中 ,已筛选出高抗品系 12个、抗病品系 14个、低感品系 2 6个。自 1994年起在粤、桂、琼三省区 ,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这些高抗和抗病品 (种 )系 ,已直接造林 2万多 hm2 ,扩散面积更大 ,造林效果跟踪检查表明 ,这些林分的青枯病株率均在 1‰以下 ,受到生产者和经营者欢迎。试验和应用中发现部分抗病无性系随着在林木组培苗工厂连续繁殖使用年份增加其抗病性逐年出现下降 ,有些抗病无性系使用 3年以后 ,其抗病性就明显下降 ,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03.
研究了饲料铜离子含量对亚硝酸盐胁迫下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血细胞参数的影响。向斑节对虾投喂不同铜离子添加量(0,10,25,40,55和110 mg/kg)的饲料8周后,进行24 h 的20 mg/L亚硝酸氮胁迫,取样测定对虾的血细胞总数(THC)、血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和血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经亚硝酸盐胁迫后,25-55 mg/kg饲料组对虾能保持较高的THC,以及较低血细胞ROS含量和凋亡率;110 mg/kg饲料组对虾的THC最低,血细胞ROS含量和凋亡率均最高。这些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5-55 mg/kg的铜离子能有效降低亚硝酸盐胁迫对血细胞造成的氧化损害,但过量添加(110 mg/kg)反而对血细胞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704.
[目的]研究霜冻后甘蔗品质性状变化特点及形态受害与品质变化间的关系,为选育耐寒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国内主要育种机构近年来选育的19个甘蔗新品种(系)及目前我国蔗区大面积种植的耐寒性较差的ROC22,在广西霜冻易发地区桂林雁山进行耐寒试验.[结果]试验期间试验地霜冻危害程度较低,甘蔗形态受害表现为危害较轻的一级,但霜冻后的甘蔗品质性状明显受到影响,甘蔗蔗糖分和理论产糖量分别下降了9.09%和10.31%,且出现两个下降低谷.进一步分析表明,霜冻后的甘蔗形态受害表现与品质的受害表现不存在相关.[结论]在轻霜冻条件下,宜在形态评价基础上用霜冻后第2~4周的理论产糖量高低进行甘蔗耐寒评价.  相似文献   
705.
采用197对EST-SSR引物和67对gSSR引物对35个不同耐寒甘蔗品种进行标记,并筛选出36对多态性较好的EST-SSR引物和17对g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7对gSSR引物共扩增出87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1条谱带,PIC值在0.53~0.93,平均值为0.84,引物的DP值在0.54~0.96,平均值为0.87.36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出162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4.5条谱带,PIC值在0.43 ~0.93,平均值为0.79,引物的DP值在0.44~0.96,平均值为0.81.品种间的gSSR遗传相似系数在0.413 8~0.804 6,平均值为0.625 1;品种间的EST-SSR遗传相似系数在0.5145~0.797 1,平均值为0.665 1;因此,本研究中gSSR标记的效果要好于EST-SSR.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5份甘蔗品种可分为7个类群;然而,聚类分析结果并不能反映供试材料的地域特性.耐寒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分散于5个类群中,说明聚类分析结果并不能把耐寒性好的品种聚成一类;而两三个耐寒性较差的品种能够聚在一起,说明SSR标记对耐寒性较差的品种的聚类起到较好的作用.以上结果为SSR标记在甘蔗耐寒性研究上的应用提供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06.
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蔗新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施肥处理,对广西甘蔗研究所新近育成的4个甘蔗新品种的效应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⑴施肥量处理对甘蔗产量和含糖量有显著作用,低肥区和中肥区高于高肥区。⑵在不同施肥量的处理下,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均表现出低肥区效果最好,中肥区居中、高肥区最低的趋势。⑶低肥区和中肥区的甘蔗蔗糖分高于高肥区。  相似文献   
707.
基于图像的水稻灯诱害虫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灯光诱杀稻田害虫,并识别与计数这些害虫是水稻害虫的一种常规但非常重要的测报方法。在灯光诱杀的昆虫中,大多数昆虫是不需要测报的,因此,在人工识别灯诱测报害虫时,需要排除这些昆虫。这种人工识别与计数害虫的方法效率低、任务重、识别准确率差。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水稻灯诱害虫自动识别方法。首先,根据测报害虫的形态特征对水稻灯诱昆虫图像进行初步分组,每组昆虫图像中包含一种测报害虫的背面图像、腹面图像和与其形态相似的非测报害虫图像,共3类;然后,提取组内每一张水稻昆虫图像的颜色、形态和纹理共31个特征参数;最后,利用带后验概率的SVM分类器对每组的3类昆虫图谱进行训练和测试,输出时同一种测报害虫的背面和腹面图像被视为同一种害虫。结果表明,3种较大个体的水稻灯诱测报害虫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7.4%。  相似文献   
708.
南亚热带杉木林改造对土壤及凋落物持水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杉木林进行改造,是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效能的重要措施。该文研究了杉木林改造前期对土壤及凋落物持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杉木林改造前期,不同林龄段试验林间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土壤持水量差异不显著(P > 0.05),但随林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壤涵养水源能力有所增加。凋落物量及其持水能力随改造林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9~11 a林龄试验林凋落物及持水能力显著高于3~5 a林龄试验林(P < 0.05),而其凋落物持水能力与5~7 a林龄试验林差异不显著(P > 0.05)。浸水试验表明,凋落物持水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对数曲线增长,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反函数关系。凋落物最大持水量远小于土壤最大持水量,仅为土壤的0.18%,0.11%和0.08%,土壤为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通过分析试验林土壤和凋落物持水能力发现,杉木+米老排+阴香+山杜英+枫香、杉木+火力楠+米老排+阴香+红荷和杉木+木荷+山杜英+香椿+山黄麻改造模式对土壤和凋落物持水能力影响效果较好,其水文功能较高。  相似文献   
709.
[目的]筛选对新疆MEAM1烟粉虱隐种高效、低毒的环境友好杀虫剂,预防和控制烟粉虱传播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危害,为安全防治烟粉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烟粉虱发生期,采用喷雾施药法,5种环境友好杀虫剂对设施番茄MEAM1烟粉虱隐种的田间药效并进行评价.[结果]施药后7d,供试的5种杀虫剂对MEAM1烟粉虱隐种效果最佳,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田间防效依次为96;、94;、93;、93;、92;;至施药后14 d,药效降低显著,仅达50;左右.[结论]5种杀虫剂对MEAM1烟粉虱隐种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对番茄安全,可以作为防治设施番茄MEAM1烟粉虱隐种的推荐药剂;从各药剂的毒性、速效性比较,在设施番茄生产上优先推荐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交替使用,每个生长季使用不超过2次,以延缓烟粉虱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10.
纳米银处理减轻香石竹切花细菌性茎堵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新型抗菌剂纳米银(nano-silver,NS)处理对香石竹‘Master’切花的保鲜作用及其减轻切花细菌性茎堵塞的效果。结果表明,用150 ~ 300 mg · L-1 NS 溶液预处理香石竹切花茎基端1 h 后再瓶插于去离子水中,可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和促进瓶插期间花径增大,并改善切花的水分吸收和维持切花的鲜样质量,其中以250 mg · L-1 NS 处理效果最佳;进一步研究发现,250 mg · L-1 NS 处理可显著延缓香石竹切花茎末端水分导度的降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NS 在香石竹切花体内分布和变化特点表明,经250 mg · L-1 NS 预处理1 h 后,整个瓶插期间NS 主要集中在香石竹切花的茎末端。此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证实,该处理可显著减轻香石竹切花细菌性茎堵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