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4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3篇 |
农学 | 64篇 |
基础科学 | 17篇 |
38篇 | |
综合类 | 333篇 |
农作物 | 42篇 |
水产渔业 | 34篇 |
畜牧兽医 | 81篇 |
园艺 | 66篇 |
植物保护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荔枝蒂蛀虫对寄主植物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交配前后的雌雄虫对荔枝果肉、荔枝果皮的水蒸气提取物、荔枝嫩梢和龙眼嫩梢的正已烷提取物的触角电生理活性.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的触角电生理活性随提取物种类不同和该虫的交配前后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交配前的荔枝蒂蛀虫对各提取物的反应差异不显著,而交配后荔枝皮提取物对雌虫的活性最大;荔枝皮和嫩梢的提取物体积混合比不同,触角的电生理活性也不同,以荔枝皮和荔枝嫩梢的提取物按体积比4:2混合后活性最大;在不同时间段,触角电生理活性变化明显,在23时到凌晨1时之间呈现高峰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毒(Sri Lankan cassava mosaic virus, SLCMV)是一种对世界木薯产业产生威胁的单链环状 DNA 病毒,为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成员。我国木薯品种抗性不明且抗病种质资源缺乏,为进一步探究国内木薯种质资源抗花叶病的遗传背景以及 SLCMV 与宿主的互作机理,本研究开展 SLCMV 侵染性克隆构建及鉴定。【方法】以 SLCMV(TVM3 株系)为对象,将其1.10 倍(mer)长的 DNA-A 和 1.08 倍(mer)的 DNA-B 组分分别构建到 pCAMBIA1301 载体,获得病毒侵染性克隆载体 pCAMBIA1301-DNA-A (pDNA-A)和 pCAMBIA1301-DNA-B (pDNA-B),利用 GV3101 农杆菌介导pDNA-A 和 pDNA-B 共侵染本生烟和拟南芥。【结果】SLCMV 侵染性克隆接种本生烟 14 d 后,系统叶可产生严重的花叶、扭曲等症状;而感染 SLCMV 的拟南芥叶片在 18 d 出现轻微的扭曲症状。提取感病本生烟和拟南芥植株新生叶片总 DNA,PCR 方法均检测到了病毒 DNA-A 和 DNA-B 组分。此外,本生烟的病毒感染率为 100%,而拟南芥的病毒感染率仅为 40%,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 SLCMV 病毒侵染性克隆,且能侵染本生烟和拟南芥植物,其在本生烟中的病毒感染率高达 96.67%;另外,该 pDNA-A 和 pDNA-B 侵染性克隆载体序列仅为病毒原基因组 DNA-A 和 DNA-B 大小的 1.10 倍(mer)和 1.08 倍(mer),且不含有重复的编码区序列,可为下一步探究国内木薯种质资源抗花叶病的遗传背景以及病毒致病机理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4.
105.
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采取资料收集、实地典型调查、座谈讨论、问卷调查等形式共调查广东省20个各类自然保护区,基本掌握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和生态旅游现状,分析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利条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广西甘蔗主产区甘蔗鞭黑粉菌遗传多样性水平,为研究病菌毒力变化及甘蔗病害综合治理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广西各甘蔗主要产区采集甘蔗鞭黑粉菌样品,提取其中70份单倍体菌株基因组DNA,使用优化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反应体系和经筛选获得的RAPD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谱带使用NTSYS 2.1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使用筛选出的10个RAPD引物进行扩增,获得77条条带,每个引物扩增得到的条带数为4~11条,大小为150~3000 bp,包含6个多态性位点,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79%。70个甘蔗鞭黑粉菌的相似系数为0.96~1.00,在0.96的遗传系数上菌株可分为两大类,其中类群1聚集了来自横县校椅镇的两个菌株,其余68个菌株分布在类群Ⅱ中。【结论】广西甘蔗鞭黑粉菌遗传分化度较低,片段多态性和菌株地理来源、寄主和交配型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7.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与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养猪场送检的猪肺病料中分离到3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HPS)可疑菌株。经形态镜检、染色特性、生化和部分生物学特性试验,初步鉴定为HPS。在细菌学鉴定基础上,设计合成3对引物,分别以3株分离菌株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扩增出822 bp8、24 bp和1.9 kb的预期特异性条带。以HPS GD株作为参考阳性菌株,以P1、P2为引物,设计优化PCR反应程序,建立HPS 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病料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S PCR检测方法特异与敏感性高、适用性强,可应用于HPS感染的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108.
13个桂糖甘蔗新品种(系)成熟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13个桂糖新品种(系)蔗糖分、理论产糖量变化规律和成熟期情况,对13个桂糖新品种(系)进行为期6个月的13次糖分分析,分析其蔗糖分、理论产糖量变化规律和成熟期情况.结果表明:属特早熟高糖的品种(系)为桂糖02/901,属早熟高糖的品种(系)有桂糖02/761、桂糖02/208、桂糖02/770、桂糖01/122、桂糖02/351、桂糖02/1247和桂糖02/360;属于中熟的品种(系)有桂糖02/133和挂糖99/107;属于晚熟的品种(系)有桂糖99/181、桂糖99/156和桂糖02/833;理论产糖量潜力较高与ROC22相当的品种(系)为桂糖02/901、桂糖01/122和桂糖02/208.结论:不管是早熟材料还是中、晚熟材料,其蔗糖分峰值出现的时间大致相同,而重力纯度的峰值出现则比蔗糖分晚一个半月以上.理论产糖量的峰值出现时间与蔗糖分基本一致,但其后有一个平台期,并可持续到3月底. 相似文献
109.
110.
为阐明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开花激活因子AGL24的表达特性及其在开花途径中与调节因子SOC1、SVP和FLC蛋白的互作机制,从‘青叶芥’中克隆了680 bp的AGL24基因,它编码221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芥菜AGL24含有M、I、K和C域,分别有59、11、102和47个氨基酸,与油菜AGL24亲缘关系较近。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在低温春化途径和长日照光周期途径中,AGL24在叶片和茎尖中均有表达,营养生长期表达量较低,而生殖生长期表达量迅速增加;AGL24在光周期途径中的表达峰值要早于低温春化途径。酵母双杂交试验表明:全长AGL24与开花信号整合子SOC1蛋白能够互作,激活酵母报告基因AUR1-C、HIS3、ADE2和MEL1,在QDO/X-α-Gal/AbA平板培养基上长出蓝斑。另外,分别去掉M域后的截短体AGL24与SOC1也能相互作用。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发现:截短体杂交组合AGL24 × SOC1的互作强度显著高于全长杂交组合AGL24 × SOC1。然而全长AGL24或截短体AGL24 均不能与光周期途径核心抑制子SVP互作,也不与低温春化途径核心抑制因子FLC相互作用,说明AGL24并不是SVP或FLC的直接靶蛋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