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1篇 |
免费 | 196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7篇 |
农学 | 27篇 |
基础科学 | 51篇 |
112篇 | |
综合类 | 127篇 |
农作物 | 42篇 |
水产渔业 | 8篇 |
畜牧兽医 | 94篇 |
园艺 | 17篇 |
植物保护 | 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152.
选用日常检测中常用的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系统VIDAS LMO2、Reveal Listeria、VIP Listeria、DuPont Listeria和GeneQuence Listeria分别对150个人工污染样品进行检测,引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使用的因素(检测时间、成本等)进行综合比较.将总权重设为1,其中VIDAS的权重为0.2018,Reveal的权重为0.1971,VIP的权重为0.1907,DuPont的权重为0.2071,GeneQuence的权重为0.2032.其优先顺序为:DuPont、GeneQuence、VIDAS、Reveal、VIP. 相似文献
153.
154.
广西甘蔗主栽品种梢腐病田间抗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为广西甘蔗品种的合理布局和科学种植提供依据,探讨广西甘蔗主栽品种对梢腐病的田间抗性,根据发病程度,利用病情指数划分的抗性标准,在甘蔗梢腐病发生盛期,对目前广西蔗区13个主栽品种进行梢腐病抗性的田间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宿根蔗感病程度比新植蔗严重。新植蔗表现为高抗的品种3个,抗病9个,中抗1个;宿根蔗表现为高抗的品种4个,抗病8个,中抗1个。综合不同蔗区新植蔗和宿根蔗的抗性表现,高抗品种2个(粤糖94-128、台优),抗病9个(ROC22、粤糖93-159、桂糖31、桂糖03-2287、桂糖42、台98-0432、桂糖29、柳城03-1137、桂糖21),中抗2个(柳城05-136、粤糖60)。新植蔗和宿根蔗抗性表现为同一水平的8个(粤糖94-128、台优、ROC22、桂糖03-2287、桂糖42、台98-0432、柳城03-1137、桂糖21),宿根蔗差于新植蔗的2个(桂糖31、粤糖60),3个变化趋势相反(粤糖93-159、桂糖29、柳城05-136)。不同蔗区梢腐病的发生情况不同,品种在各个蔗区的抗性表现也不同。2015年,广西蔗区主栽品种对梢腐病抗性达到中抗以上水平,说明梢腐病对该榨季广西甘蔗生产为害程度尚不严重。 相似文献
155.
与甘蔗抗黑穗病基因连锁的SSR标记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穗病是世界各植蔗区最普遍、最主要的一种气传真菌性病害。为筛选与甘蔗抗黑穗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利用高抗和感病亲本杂交的后代群体为材料,分别应用浸渍法和针刺法进行人工接种,通过一年新植一年宿根的抗病性鉴定,采用混合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构建了抗感池,并结合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一个与甘蔗抗黑穗病性基因连锁的SSR标记,该标记在甘蔗抗黑穗病育种的辅助选择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6.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全球常见细菌性人兽共患病。在开展布鲁氏菌病诊断、监测、防控等相关工作时,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 bengal test,RBT)是最常用的布鲁氏菌抗体检测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对布鲁氏菌抗体特点及RBT特性等缺乏充分理解,导致RBT检测结果被“误用”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将从动物感染布鲁氏菌后产生抗体的种类和特点,抗体凝集反应中存在的“前带现象”和非特异性反应,RBT抗原酸化和标准化对其检测性能的改善,RBT阳性结果需“确证”的起因及“误用”,在不同临床条件下如何使用RBT和解释检测结果等方面作一综述。充分认识和理解RBT的特性,以及在不同临床情形下正确使用RBT及其检测结果,不但可以降低布鲁氏菌病诊断成本,而且还能极大发挥RBT在布鲁氏菌病防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7.
间伐和林分类型对森林凋落物储量和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8.
159.
构建作物模型资源仓库(CMRW)有助于模型资源的组织、集成、积累和管理.该文提出CMRW可由作物模型实验数据库、框架库、算法库和方案库组成,具有模型结构与建模流程并重以及多库融合的特点,可通过模型资源生命周期的变化提升其价值.研究以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为基础,采用虚节点方法扩展作物模型结构,利用\"知识页 算法知识组 算法单元\"方式组织建模知识,结合刻面分类方法描述模型组件属性,并综合基础数据库和方案数据库信息,将作物模型框架库、算法库、实验数据库和方案库共同转化为CMRW的关系数据模型.并在Microsoft SQL Sezver数据库平台上,建立了小麦生长模型资源仓库,实现了作物模型构件库、建模知识库和实验数据库的多库融合,为作物模型集成与重用积累资源. 相似文献
160.
为有效促进作物系统数字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将集成制造的工业化思想引入作物模型领域,提出了作物模型资源(CMR)及作物模型资源构造平台(CMRCP)的概念.在提炼作物生长通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将作物模型资源分解为通用模型结构、模型算法表示和模型资源映射三部分;并通过模型概念与/或树、模型算法与/或图与模型实现形态相结合,提出了综合性模型资源表示方法.另外,借鉴自适应软件开发方法,基于组件框架、组件组装、模型解析等技术,提出了平台构造原理,表明模型构建任务应该由作物元模型、建模学习机制、模型构造引擎和建模支撑工具共同协作完成.结果表明,构建具有学习能力、自适应和组件化特征的作物模型资源构造平台,可促进作物建模知识资源和软件开发资源的相互转化,并可积累易于共享与复用的作物模型资源库,降低作物模型构建与开发难度,提高农业模型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为作物智能建模提供构建平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