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7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10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5篇 |
农学 | 26篇 |
基础科学 | 46篇 |
112篇 | |
综合类 | 119篇 |
农作物 | 42篇 |
水产渔业 | 8篇 |
畜牧兽医 | 93篇 |
园艺 | 17篇 |
植物保护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全球常见细菌性人兽共患病。在开展布鲁氏菌病诊断、监测、防控等相关工作时,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 bengal test,RBT)是最常用的布鲁氏菌抗体检测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对布鲁氏菌抗体特点及RBT特性等缺乏充分理解,导致RBT检测结果被“误用”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将从动物感染布鲁氏菌后产生抗体的种类和特点,抗体凝集反应中存在的“前带现象”和非特异性反应,RBT抗原酸化和标准化对其检测性能的改善,RBT阳性结果需“确证”的起因及“误用”,在不同临床条件下如何使用RBT和解释检测结果等方面作一综述。充分认识和理解RBT的特性,以及在不同临床情形下正确使用RBT及其检测结果,不但可以降低布鲁氏菌病诊断成本,而且还能极大发挥RBT在布鲁氏菌病防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3.
利用红边特征参数监测小麦叶片氮素积累状况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以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氮素差异梯度下连续3 a田间试验为基础,在关键生育时期同步测定冠层光谱反射率、叶片干物质量及氮含量,探索建立小麦叶片氮素状况估算的新型红边参数及监测模型。结果表明,冠层微分光谱在红边区域内随氮素水平提高呈明显规律性变化,而原始光谱反射率的变化却较为复杂。与叶片氮积累量关系密切的常见红边参数间存在差异,其中,以GM2、SR705和FD742表现最突出,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精度(R2)分别为0.854、0.848和0.873,估计标准误差(SE)分别为1.136、1.160和1.059。基于红边双峰特征分析,构建新型红边双峰特征参数,其中,红边左偏峰面积LSDr_REPLE对叶片氮积累量方程拟合取得很好效果,决定系数和估计标准误差分别为0.869和1.080。经不同年际独立数据的检验表明,以GM2、SR705和FD742为变量,模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RE)分别为17.6%、17.0%和14.9%,而红边左偏峰面积LSDr_REPLE模型预测误差控制得更好,平均相对误差RE为14.5%。以上表明,红边参数GM2、SR705和FD742可以对小麦叶片氮素状况进行有效监测,而红边左偏峰面积LSDr_REPLE模型预测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4.
125.
为探明种间伴生改善西瓜根际微土壤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以茼蒿、大葱、小麦与目标作物西瓜同穴育苗,研究伴生对西瓜根际土壤pH值、EC值及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不同伴生育苗模式均可改变西瓜根际土壤的酸碱性和电导率,促进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降低真菌数量,改善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提高根际土壤脱氢酶、脲酶、转化酶及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综合考虑,茼蒿的改良作用明显优于小麦和大葱,其与中晚熟、早熟西瓜伴生后,pH值分别提高69.05%、25.93%,EC值降低47.62%、47.37%;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37.77%、11.98%;土壤脱氢酶活性提高105.79%、160.78%,转化酶活性提高24.56%、14.93%,脲酶活性提高15.89%、86.66%,多酚氧化酶提高18.18%、22.8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脱氢酶、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其他相关微生物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茼蒿、大葱、小麦与不同基因型西瓜伴生均提高根区土壤酶活性,改善微生物结构,以茼蒿伴生育苗效果最好;同时,可以通过人为改变土壤相关酶活性调节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 相似文献
126.
127.
目的 构建柑橘果园环境信息物联网实时采集系统,建立基于物联网和长短期记忆(LSTM)的柑橘园土壤含量和电导率预测模型,为果园灌溉施肥管理、效果预测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土壤温度、含水量、电导率三合一传感器,在柑橘果园中设置5个节点和1个气象站,通过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和GPRS远距离无线传输,将果园气象数据和土壤墒情数据传输至远程服务器。利用LSTM模型建立气象数据与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预测模型,计算均方根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以进行性能评估。结果 物联网系统能够实现远程传输柑橘果园环境数据,建立了基于LSTM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预测模型,模型在5个节点的数据集的训练结果分别为:LSTM模型训练的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RMSE范围分别为6.74~8.65和6.68~8.50,GRNN模型训练的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RMSE范围分别为7.01~14.70和7.60~13.70。利用生成的LSTM模型和气象数据进行拟合,将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回归分析,LSTM模型拟合的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R2范围分别为0.760~0.906和0.648~0.850,GRNN模型拟合的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R2范围分别为0.126~0.369和0.132~0.268,说明LSTM模型的性能表现较好。结论 建立了柑橘果园环境的物联网信息传输系统,构建的基于LSTM的果园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指导柑橘果园的灌溉施肥管理。 相似文献
128.
该试验旨在探究复合荚膜甲基球菌蛋白(methanotroph bacteria meal,MBM)与棉籽蛋白(cottonseed meal,CSM)在降低鱼粉(fish meal,FM)的饲料中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 lanceolatus♂)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基础饲料(FM为40%)为FM组,降低FM至30%,添加复合蛋白源(MBM为4%,CSM为12%)为MC组,投喂初质量为(28.85±0.04)g的石斑鱼56 d。结果显示,两组石斑鱼生长性能、存活、饲料利用和体形态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MC组肌肉丙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显著升高(P<0.05),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血脂含量和转氨酶以及肝脏丙二醛显著降低(P<0.05),肠道总抗氧化能力和绒毛长度显著升高(P<0.05),肠道菌群Shannon和Simpson指数升高,菌群功能在代谢相关通路的富集度升高,环境信息处理相关通路的富集度降低。综上所述,MBM和CSM复合蛋白源能提高肝脏和肠道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发育和菌群结构。研究结果为... 相似文献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