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6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346篇
林业   315篇
农学   448篇
基础科学   153篇
  455篇
综合类   839篇
农作物   214篇
水产渔业   109篇
畜牧兽医   429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22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光活化农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结合作者近期的研究工作,对光活化农药的研究现状、作用机理、应用前景及其与新农药创 制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2.
1991~1996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专化研究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本文报道了对1991~1996年采自我国16个省和自治区的5606份小麦条锈菌标样的研究结果,基本反映了这期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情况。1991~1995年,条中29号出现频率为13.6%~32.2%,居于首位,但已呈下降趋势,到1996年出现频率仅为5.2%,名列第8;1991~1992年条中25号居第2位(3.6%~8.4%);1993~1995年新命名的条中31号(6.6%~16.7%)和条中30号(5.7%~7.9%)分别上升为第2和第3位,特别是条中31号到1996年已跃居首位(13.0%)。条中21、22、23、26、28号等小种出现频率均较低,且有逐年下降趋势。1994~1996年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的出现频率逐年上升,前者3年分别为19.6%、34.8%和38.2%,后者3年分别为12.2%、20.9%和46.6%。这2个致病类群内分化加剧,到1996年已分别分化为9和12个类型。条锈菌已进入以条中30号和31号为代表的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占优势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33.
甜菜筒喙象是世界潜在入侵象虫网收录的一种重要象甲科昆虫,主要为害甜菜,以及藜科、苋科和蓼科的一些杂草,国内外未曾见有为害藜麦的报道,2016年7月下旬我们发现该种象虫在北京严重为害藜麦。本文首次报道甜菜筒喙象在藜麦上的发生为害情况,同时介绍了其形态识别特征、生物学特性,给出了防治建议,并提出下一步研究重点,为有效防范甜菜筒喙象的进一步扩散为害,保障我国藜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4.
对广东省内5个居群140个单株样品基部成熟叶的叶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凡同时符合叶长/基宽距〈2.0以及叶长/叶宽〈5.0两个条件的样品为变种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ex Miellez vaur.virdulum Baker),否则为原变种野百合(L.brownii F.E.Brown ex Miellez)。这一标准简单易操作,可作为野百合及百合形态分类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35.
茯苓液体培养条件研究及其营养浓缩液的相关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表明,液体培养条件下,茯苓经0~48h的适应期,48~144h的增殖期后进入稳定期,发酵液pH骤降。经检测,发酵液中含有包括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在内的有机酸;发酵罐培养120h,生物量≥30g/l00mL(鲜重)。茯苓营养浓缩液多糖含量≥5.0mg/mL,氨基酸含量≥480mg/100mL。动物实验证明,茯苓营养浓缩液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其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6.
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  万福绪 《植物保护》2014,40(2):5-10
为促淤护滩,互花米草从北美引入我国,为我国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从互花米草生物学特性、对环境影响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对国内已开展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互花米草。  相似文献   
37.
用纯化的Asia1型口蹄疫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IFA)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获得了2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H6、5G3,其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64和1:128,小鼠腹水效价分别为1×10~(-4)和8×10~(-3);ELISA和IFA结果显示,2株单抗仅与Asial型口蹄疫病毒反应,不与O型口蹄疫病毒反应,表明它们均为抗Asial型口蹄疫病毒的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westem blot结果显示,2株单克隆抗体均不与全病毒抗原反应,表明它们所针对的抗原表位均为构象表位。相加ELISA试验表明,两株单抗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经硫氰酸盐洗脱法测定,3H6和5G3的相对亲和力指数分别为1.0 mol/L和1.5 mol/L。这2株单抗的获得为建立口蹄疫病毒检测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38.
为真核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将2007年12月从安徽境内发生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预防失败的病鸡法氏囊组织中克隆的IBDV VP2基因插入到pFastBac1供体质粒中,转化E.coil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抗性筛选,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质粒rBac-VP2,用脂质体法转染SD细胞.对rBac-VP2感染的Sf9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具有特异性荧光;用western blot分析,在50 ku处出现1条特异蛋白条带;电镜观察重组VP2蛋白能够自组装成病毒样颗粒.本实验为研制针对近期流行IBDV的新型病毒样颗粒疫苗和新型检测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银川地区某奶牛场牛支原体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诊银川市某奶牛场成年奶牛病因,本研究对两头表现明显临床症状的犊牛进行解剖,无菌采集肺脏、肺积液、关节液及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乳样1份进行病原分离,分离到2株巴士杆菌、2株链球菌、1株大肠杆菌和3株支原体,通过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观察、特异性PCR鉴定和16S r RN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引起此次流行的主要病原为牛支原体。采用比利时进口牛支原体ELISA诊断试剂盒对银川地区12个规模化奶牛场的230份奶牛血清进行牛支原体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牛群平均阳性率26.52%,牛场阳性率高达100%,表明牛支原体病在银川地区呈高感染率。  相似文献   
40.
土壤速效磷浓度对白三叶构型及能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壤速效磷浓度对白三叶地上部的垂直分布影响显著。结果表明,白三叶构件密度、分枝密度、分枝角度及总能量均与土壤速效磷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节间长度则与之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和匍匐茎的能量与土壤速效磷浓度呈正比。花序的能量则随着有效磷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茎能量分配随着有效磷浓度的增加呈铃形曲线型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