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7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林业   387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82篇
  179篇
综合类   1439篇
农作物   197篇
水产渔业   81篇
畜牧兽医   407篇
园艺   200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41.
猪睾丸组织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对基因表达进行分析时,选择适当的内参基因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关键。在猪睾丸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表达稳定的蛋白编码内参基因和micro RNA(miRNA)内参基因均有哪些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合适的内参基因,为准确定量不同时期猪睾丸组织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用8个不同发育时期(E 90、D 1、D 30、D 60、D 90、D 120、D 150、DM)的猪睾丸组织为材料,采用Trizol裂解法提取各样品的总RNA,利用Nan Drop ND-2000分光光度计检测总RNA的浓度和纯度。设计并合成已报道的猪其他组织中表达相对稳定的5个编码内参基因(GAPDH、TBP、β-actin、SDHA和B2M)以及5个miRNA内参基因(U6、ssc-miR-17-5p、ssc-miR-26a、ssc-miR-27a和ssc-miR-103)的特异性引物序列,逆转录得到cDNA模板后,按1:10梯度稀释为7个浓度梯度进行qRT-PCR反应以构建标准曲线。并对10个候选内参基因在各时期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全面检测,采用Ge Norm法对定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根据内参基因稳定性值(M值)的大小筛选出最稳定的参考基因;M值越小,表明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越好,反之则越差。【结果】对GAPDH、TBP、β-actin、SDHA、B2M、U6、ssc-miR-17-5p、ssc-miR-26a、ssc-miR-27a和ssc-miR-103 10个候选内参基因的熔解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均无非特异扩增及引物二聚体,说明各内参基因特异性良好,qRT-PCR反应的专一性高;以Ct值为纵坐标,相对拷贝数的对数为横坐标进行标准曲线分析可知,各内参基因在系列稀释的浓度梯度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对10个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时期猪睾丸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分析发现,蛋白编码基因中,最稳定的为TBP,最不稳定的是GAPDH;miRNA候选内参中,最稳定的为U6,最不稳定的是ssc-miR-26a。【结论】成功筛选出猪睾丸组织基因表达分析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TBP和U6,可作为猪睾丸组织基因表达研究中最佳内参基因候选者。  相似文献   
142.
【目的】研究支持柱直径对紫萼龙吐珠(Clerodendrum speciosum)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为其在城市园林垂直绿化中的快速攀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萼龙吐珠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直径支持柱(8,16,24mm竹竿)处理,并以无支持柱为对照(CK),分析不同直径支持柱下植株的生长动态、形态特征、生物量分配及表型可塑性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1)直径8mm支持柱上植株主茎长、节间长和叶片数均增长较快;直径16mm支持柱上紫萼龙吐珠具有较高的自主螺旋缠绕能力,且植株通过增加叶片数和主茎长提高自主攀援能力;直径24mm支持柱上植株的叶柄长和分枝节间长显著大于16mm支持柱上的植株(P0.05),自主缠绕情况较差的植株通过增加分枝的比茎长和比叶柄长、伸长节间等方式进一步搜寻外界支持物。(2)无支持柱组植株的根冠比显著大于有支持柱的植株(P0.05),显示支持柱的存在使植株的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地上部分的枝和叶;当植株攀援外界支持柱的扭转率下降时,植株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地上部分的分枝茎和叶柄上。(3)紫萼龙吐珠在主茎水平上具有较强的形态可塑性;而在其分枝水平上,植株主要通过改变生物量的分配来适应不同的外界支持物条件。【结论】紫萼龙吐珠对不同直径支持柱表现出较强的形态和生物量可塑性,在园林实践中选取直径为8~16mm的支持柱供其攀援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3.
利用不同生物的功能特性及其间的协同作用,由水生经济植物浮床、芦苇湿地、固定化微生物膜、底栖软体动物和滤食性鱼类组成了多级生物净化系统,除芦苇湿地、滤食性鱼类外,全部设置在多级生物净化水渠中。不仅充分利用了水面,节约了材料、能源,提高了净化效率,而且有效调控和净化了养殖池塘的水质,实现了养殖排放水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养殖效益。结果显示:养殖池塘排放水经过多级生物净化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控制在69.114-43.832mg/L,平均减少率为13.44%~0.47%,蓝藻平均减少率为58.41%-51.63%。  相似文献   
144.
瓢虫科多数种类是许多重要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本文综述了瓢虫科昆虫的交配行为,重点就瓢虫的交配识别、交配选择、交配过程和多次交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展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构建南方红壤丘陵水土流失防控与循环农业模式,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国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成因和长期治理却收效不显著的原因,提出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区综合防控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模式的关键技术、经济效益、生态服务功能和固碳增汇效果。[结果]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区综合防控的基本思路即:将水土流失防治与现代农业生产相结合,构建"果(茶)-草-畜-沼"水土流失综合防控的循环农业模式;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在南方丘陵区建立循环农业模式以防控水土流失效果显著,能同时满足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一种适合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保护性开发的有效模式,可带动山区生态恢复与乡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6.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92b-3p在感染与非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状态下SPF鸭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情况。以筛选到在SPF鸭非感染和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状态下差异microRNA的miR-92b-3p。结果表明:miR-92b-3p在感染与非感染鸭的不同组织中均能检测到表达。在非感染鸭的脾脏中相对表达量最高,感染禽流感病毒后在肺脏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SPF鸭与对照组SPF鸭相同组织间的相对比较分析显示,miR-92b-3p在感染病毒鸭的肾脏、气管、肺脏、肝脏和心脏中的表达量均高于SPF鸭的相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探明在病毒感染状态下miR-92b-3p对水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miR-92b-3p预防禽流感病毒感染宿主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7.
[目的]了解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氮肥施用量的影响关系,为构建果园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型提供参数。[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在10、20、30℃3个温度条件下,研究施肥施用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3种温度处理下,各施氮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都表现为培养前期快速下降,培养后期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3种温度条件下各施氮处理的土壤CO2累积排放量为1328.25~2219.42mg/kg,100mg/kg(N4)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量最大,CK处理最低,100mg/kg(N4)和80mg/kg(N3)2个高氮处理显著高于低氮50mg/kg(N2)、30mg/kg(N1)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长,不同的土壤施氮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不同,N2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最低,N4处理最高。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受高施氮量影响较大,低施氮影响不明显。[结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增加,氮肥施用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可能使柑橘林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增加。  相似文献   
148.
【目的】针对当地黄瓜生产品种单一的问题,筛选适宜春季塑料大棚栽培的黄瓜新品种。【方法】引进黄瓜新品种18个,在塑料大棚内进行春季栽培比较试验,从农艺性状、早熟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综合评价。【结果】与津优10(CK1)相比,密刺型品种中,长势较强壮的有津优36、DL-22和津优38;各品种霜霉病普遍发生,但品种间病情指数有差异;第1雌花开放期相当或较早的有德瑞特、德尔LD-1、津优31、津优35、津优36、新超越、津优38、冬冠3号、德尔77、DL-22和津优32,早期产量显著较高的有津优38、博耐13B和津优36;25节内雌花数多但坐果率较低的有津优32、DL-22、德瑞特、其他津优系列和德尔LD-1;单瓜质量较大的有津优39、博耐13B和津优38;总产量较高的有博耐13B、DL-22、津优38、津优32和博耐13K;可溶性糖含量比CK1高过10%的有博耐13K、德尔LD-1、津优31、新超越、德尔1-2、津优35、津优36、DL-22和津优38,博耐13K的蛋白质含量稍高,博耐13K、津优35和津优38的Vc含量相近或稍高;冬冠3号口感有涩味,德尔77和津优39果味稍淡,德尔LD-1果肉紧。与戴多星(CK2)相比,水果型品种北斗星长势较好,熟性偏晚,早期产量低,但总产量和果实含糖量较高,商品性和其他内在品质与CK2相近。【结论】在杨凌地区春季大棚栽培中,可以示范推广密刺型品种津优38和博耐13B;水果型黄瓜丰产优质栽培中可选北斗星。  相似文献   
149.
龙船花属(Ixora)植物研究现状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船花属(Ixora L.)植物是优良的木本花卉,种类繁多,遍布世界热带地区。文章对龙船花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抗寒性、抗旱性、光合特性、花期调控、繁殖、切花保鲜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归纳总结了龙船花属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0.
盐度和温度对大菱鲆幼鱼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因素交叉分组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行为活动、摄食、存活情况以及体表黏液、血液、鳃、肝脏中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17、20、23、25、28℃)和盐度(5、10、20、30、40)对大菱鲆幼鱼摄食、死亡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水温为17、20℃与盐度为20、30的组合条件下,大菱鲆幼鱼的摄食积极性以及存活率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温度和盐度对大菱鲆幼鱼SOD、CAT与GP-X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当温度一定,盐度变化的条件下,肝脏、鳃、血清和黏液中的各种酶活力在正常海水盐度(30)时活力较低,并随盐度由30起降低或升高而均出现升高的趋势;当盐度一定,温度变化的条件下,随着水温的升高,各组织中的酶活力变化规律不显著;通过分析温度与盐度交互作用对各组织不同酶活的变化以及生命表征现象,得出了最适生存阈值,即大菱鲆幼鱼的适宜生活水温为17~20℃,适宜生活盐度为2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