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50篇
  免费   2208篇
  国内免费   1501篇
林业   1165篇
农学   831篇
基础科学   840篇
  2079篇
综合类   9587篇
农作物   1308篇
水产渔业   624篇
畜牧兽医   3253篇
园艺   1435篇
植物保护   93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56篇
  2023年   483篇
  2022年   967篇
  2021年   907篇
  2020年   898篇
  2019年   846篇
  2018年   571篇
  2017年   956篇
  2016年   600篇
  2015年   929篇
  2014年   959篇
  2013年   1119篇
  2012年   1714篇
  2011年   1689篇
  2010年   1580篇
  2009年   1439篇
  2008年   1385篇
  2007年   1188篇
  2006年   937篇
  2005年   751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氮肥后移对绿洲灌区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针对绿洲灌区传统施氮技术下,全膜覆盖玉米生育后期土壤氮肥供应不足、早衰和减产等问题,探讨氮肥后移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期为优化试区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5年,于河西绿洲灌区进行大田试验,在总施氮量相同且基肥和大喇叭口期追肥分别占总施氮量20%和40%条件下,设3个施氮处理:氮肥后移20%(拔节肥10%+花粒肥30%,M1)、氮肥后移10%(拔节肥20%+花粒肥20%,M2)和传统施氮(拔节肥30%+花粒肥10%,M3),研究不同氮肥追施制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构成的调控效应。【结果】氮肥后移增大了玉米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和干物质平均增长速率,提前了干物质最大增长速度出现的天数。在氮肥后移20%施氮制度下,玉米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和干物质平均增长速率分别较传统施氮处理提高15.6%和6.6%,玉米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天数较传统施氮提前2.9 d。施氮制度对玉米生物产量、籽粒产量、收获指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显著影响。氮肥后移20%施氮制度下,玉米生物产量较传统施氮处理高6.6%,但氮肥后移10%处理生物产量与传统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氮肥后移20%和10%处理玉米的籽粒产量分别较传统施氮处理提高14.1%和5.1%;氮肥后移20%施氮处理收获指数较传统施氮处理高7.5%,但氮肥后移10%施氮处理与传统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氮肥后移20%施氮处理下,玉米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较传统施氮处理高8.9%、12.9%、5.8%,但氮肥后移10%处理的千粒重与传统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氮肥后移主要通过提高有效穗数,进一步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说明氮肥后移20%施氮处理通过优化玉米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产生了调控作用。【结论】在河西绿洲灌区,总施氮量450 kg·hm~(-2)时,玉米拔节期追肥45 kg·hm~(-2)、大喇叭口期追肥180 kg·hm~(-2)、花后10 d追肥135 kg·hm~(-2)为该区获得玉米高产的理想施氮制度。  相似文献   
62.
AIM: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FP transgenic mous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which were transfected with human β-nerve growth factor (β-NGF) gene in a recombinant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METHODS:MSCs obtained from GFP transgenic mice were isolated, cultured and purified by the whole bone marrow adherence methods. Human β-NGF gene was transfected into the MSCs by a recombinant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The β-NGF expression in the MSCs was detected by the method of immunocytochemistry. Hippocampal neurons from neonatal mice were cultured with culture supernatant of the MSCs transfected with pcDNA3-β-NGF an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SCs were investigated 3 d after culture under inverted phase-contrast microscope. RESULTS:The β-NGF positive rate of MSCs in pcDNA3-β-NGF transfection group [(37.12±2.1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SCs control group [(2.36±0.62)%] and blank control group [(1.43±0.76)%].The neurite length of neonatal mouse hippocampal neurons cultured with culture supernatant from pcDNA3-β-NGF-transfected MSCs [(31±3)μm]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negative control group [(23±4)μm], suggesting that MSCs transfected with β-NGF gene maintained bette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ed recombinant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human β-NGF gene can be transfected into MSCs efficiently and NGF can be effectively expressed in MSCs. MSCs transfected with β-NGF gene are capable of stable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 of β-NGF, and maintenance of bette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63.
福建省木麻黄毒蛾灾区区划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区划理论,应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将福建省木麻黄毒蛾灾区区划为3个区和3个危险程度等级,并建立Ⅰ、Ⅱ级危险程度等级的发生面积预测预报数学模型。经检验,该模型精度较高,拟合效果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改革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培养实用型兽医专业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兽医药理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该专业整体教学质量的高低。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水平;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实践技能三个方面对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为培养实用型兽医专业人才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对猪肾传代细胞(PK-15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宿主与病毒之间的作用关系及细胞炎性反应机制。【方法】以未感染PCV-2的PK-15细胞为对照组,运用相对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PCV2感染PK15细胞后,PCV-2 DNA相对含量的变化,以及炎性细胞因子IL-6、IL-8、IL-12p35、IL-12p40、IL-13、IL-17、IL-18 mRNA转录水平在1,6,12,24,48,和72 h的变化。【结果】PCV-2感染后,PK-15细胞的IL-6、IL-13、IL-17、IL-18 的mRNA转录水平在12 h显著增加,24 h后mRNA转录水平下降;IL-8的mRNA转录水平在48 h时最高,为对照组的2.5倍,但72 h时恢复至与对照组水平相当;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IL-12p35、IL-12p40 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降。【结论】PCV-2感染后可引起PK-15细胞中IL-6、IL-8、IL-13、IL-17、IL-18等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增加,而IL-12 mRNA转录水平下降,提示PCV-2感染后引起的PK-15细胞炎性反应与其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6.
民事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这些原因对于解决当前民事执行难问题有重大意义。作者在文章中主要从内部主观,外部客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执行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本文对有关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的最新研究情况作了叙述。在其结构研究中 ,介绍了同源结构域的拓扑学结构 ,同源结构域上的氨基酸基序 ,共价和非共价二聚结构域。在其作用研究中 ,介绍了非放射标记的凝胶阻滞分析法 ,C/EBP调节启动子活性的机制 ,雌激素受体在前转录起始复合物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一种新的人SPI激活转录必需的共激活因子———CRSP复合物。在编码基因与其DNA序列上的结合位点研究中 ,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染色体定位 ,C/EBP家族在小鼠的乳腺泌乳期和回复期的表达 ,HNF— 1结合位点对SI基因启动子上葡萄糖阻遏作用的操纵 ,看家基因人S6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转录调节元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68.
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中的熊果酸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研究对象,进行了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熊果酸在4.0~16.0μg/μ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622.7x-85.517,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98.08%。锁阳中熊果酸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150 W,料液比1∶25,85%(V/V,下同)乙醇超声提取30 min,在此条件下,锁阳中熊果酸含量为1.53%。该工艺能有效提取锁阳中熊果酸,为评价中药材中的熊果酸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伟成 《饲料博览》2007,(2):34-34
有关管理专家总结了过去十年所倡导的管理理念,并提出了影响中国企业未来十年的十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70.
以猴头菇为研究对象,采用金针菇菌糠、滤泥等廉价培养基质,通过优化液体菌种和栽培培养基配方、栽培方式等建立猴头菇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猴头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为H3,培养到第4天时活力最强;猴头菇栽培培养基配方W2;栽培方式以小口径、不需要搔菌为好;比较菌糠培养基与纯玉米芯培养基栽培获得的子实体,金针菇菌糠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