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517篇
  免费   26005篇
  国内免费   44309篇
林业   22711篇
农学   19218篇
基础科学   19317篇
  51307篇
综合类   127251篇
农作物   19349篇
水产渔业   13420篇
畜牧兽医   43310篇
园艺   18656篇
植物保护   16292篇
  2024年   2574篇
  2023年   5462篇
  2022年   11259篇
  2021年   11071篇
  2020年   11349篇
  2019年   13480篇
  2018年   10738篇
  2017年   15273篇
  2016年   12815篇
  2015年   16681篇
  2014年   16415篇
  2013年   18858篇
  2012年   24158篇
  2011年   24221篇
  2010年   22590篇
  2009年   20210篇
  2008年   19776篇
  2007年   18083篇
  2006年   14771篇
  2005年   11902篇
  2004年   8343篇
  2003年   5879篇
  2002年   5672篇
  2001年   5107篇
  2000年   4683篇
  1999年   2675篇
  1998年   1629篇
  1997年   1541篇
  1996年   1317篇
  1995年   1383篇
  1994年   1341篇
  1993年   1084篇
  1992年   1075篇
  1991年   914篇
  1990年   722篇
  1989年   688篇
  1988年   589篇
  1987年   452篇
  1986年   440篇
  1985年   226篇
  1984年   205篇
  1983年   193篇
  1982年   195篇
  1981年   264篇
  1980年   193篇
  1979年   153篇
  1978年   130篇
  1965年   137篇
  1964年   141篇
  1955年   1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亲环蛋白(CyP)能与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CsA)结合而作为CsA的胞内受体。在已构建的家蚕蛹cDNA文库中获得了家蚕亲环蛋白A(BmCyPA)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此序列的开放阅读框(ORF)和序列同源性等进行分析,并以家蚕蛹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材料克隆了BmCyPA,通过原核表达目的蛋白后,将纯化的BmCyPA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得到抗血清,Western blotting检测目的蛋白在蚕体中得到表达。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家蚕5龄幼虫各组织中BmCyPA mRNA的转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脂肪体、丝腺、中肠、马氏管、表皮、头部、气门、卵巢;Western blotting检测BmCyPA在5龄幼虫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脂肪体、气门、表皮、马氏管、中肠、丝腺、头部和卵巢。亚细胞定位显示Bm-CyPA在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均有分布。推测BmCyPA与家蚕的生长发育以及促进蛋白质折叠和介导免疫应答等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93.
本试验选用A、B、C、D 4种商品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免疫SPF鸡,进行攻毒试验以评估不同疫苗的免疫效果。10日龄SPF鸡分组后分别用A、B、C、D 4种商品化法氏囊病活疫苗按1羽份/只剂量接种免疫,21日龄时用1000 LD50剂量的法氏囊超强毒株(GD0104)进行攻毒,各组疫苗的保护率分别为100%、85%、100%、100%;35日龄时用1000 LD50剂量的法氏囊超强毒株(GD0104)进行攻毒,各组疫苗的保护率分别为100%、75%、95%、100%。免疫后抗体检测显示,抗体滴度水平D>A>C>B,抗体转阳速度A>D>C>B,免疫应激作用A、D>B、C。综合考虑疫苗免疫攻毒后各项指标的变化,A、D疫苗免疫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活疫苗,可以有效地为SPF鸡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锌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壳质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1600只360日龄的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到4个处理组,各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基础饲粮采用为玉米-豆粕型粉状饲粮,处理1饲喂基础饲粮+60mg/kg-水硫酸锌(以锌计),处理2饲喂基础饲粮+60mg/kg乳酸锌(以锌计),处理3饲喂基础饲粮+40mg/kg乳酸锌(以锌计),处理4饲喂基础饲粮+60mg/kg锌(-水硫酸锌和乳酸锌提供的锌各一半)。试验结果表明,在产蛋鸡饲粮中100%以乳酸锌替代硫酸锌(提供的锌含量为60mg/kg),能显著降低平均破蛋率,提高平均蛋壳强度和平均蛋壳厚度(P〈0.05),死亡率最低,对蛋鸡的平均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料蛋比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兽用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液的澄清工艺,试验采用石硫法和壳聚糖絮凝法制备兽用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液,通过定性鉴别、黄酮含量测定及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比较两种工艺的澄清效果。结果表明,用壳聚糖絮凝法制作的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液含量高,但鞣质、树脂检查不合格;石硫法澄清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6.
瘦素(leptin)蛋白由肥胖基因编码,对人体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人瘦素蛋白基因(lep)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b,并转化E.coli DH10Bac,获得重组杆粒Bacmid-lep,然后转染家蚕BmN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在感染重组病毒的家蚕BmN细胞检测到大小约22 kD的蛋白条带,与预期的人瘦素蛋白分子质量相符。给家蚕5龄起蚕注射重组病毒液后的4~5 d出现发病症状,RT-PCR检测发病家蚕的血液中有lep基因转录,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大小为22 kD的人瘦素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能够获得含有人瘦素蛋白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并且目的蛋白能在家蚕细胞及幼虫体内表达。  相似文献   
997.
本研究采用点突变PCR方法成功克隆并表达了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iae,M.O)内蒙古分离株(SZWQ株)的黏附因子基因(SZWQ-860)。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检测,与预期目的蛋白的大小一致,将重组蛋白纯化后经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998.
急性感染猪瘟病毒猪体外排毒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CSFV感染后在体外的传播途径、排毒规律,针对CSFV基因组设计了一对引物和一条探针,建立了一套CSFV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方法,并以质粒为标准品得到扩增标准曲线.对18个CSFV阳性质控样本检测全阳性,6个CSFV阴性质控样本检测全阴性,显示良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应用此方法对石门株感染的16头60日龄长白猪和1头阴性对照猪的粪便、尿液、眼分泌物和唾液中病毒含量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表明从感染后第1天到频死前第8天,粪便中均能检测出病毒;尿液和眼分泌物至少能从第3天,唾液从第4天开始检测出病毒,且病毒含量呈增加趋势.本研究对急性感染猪瘟病毒猪体外排毒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弄清CSFV感染病程、致病机理及临床诊断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各国奶牛群体的选育目标建立之后,选育目标一直在不断发展,选择指数中性状的组成、定义和权重等都在不断变化。奶牛的选育是从关注产奶性能而开始,随后增加了体型外貌性状。由于奶牛的健康和繁殖问题的增加以及社会对动物福利的不断关注,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平衡育种理念在奶牛育种中逐渐形成,一些重要的功能性状加入各国的选择指数中;进入21世纪后,随着奶牛养殖业和社会的发展,育种家们开始关注和研究更多的性状,部分新性状已经开始在育种实践中选育应用。本文通过整理奶牛育种中有关新性状的研究并收集各国奶牛选育方案中的相关信息,综述了近十年奶业发达国家在奶牛遗传选育中正在研究或已经开始应用的新性状,并将这些新性状分为生产效率相关的新性状、应对环境挑战的新性状、健康福利相关的新性状、产品和加工相关的新性状及管理相关的新性状五大类,总结了这些性状的选育背景、定义方法、遗传基础和选育应用情况等,最后还总结了奶牛育种中新性状的研究应用过程,以期为我国奶牛遗传育种研究和育种目标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猪的育种工作实际上是人类对猪在世代延续中的一种干预,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BLUP法选种并不是唯一的选种方法,也不是最好的选种方法。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目前多数还在实验室内,应用于生产实际还很不成熟。常规选种仍是中国目前猪育种的重要方法,不可忽视。我国多元化的市场要求有多元化的育种目标,而多元化的育种目标要求有多元化的选种方法。在外种猪中适当引入我国地方猪种的血统是一种较好的育种技术路线。生物体(动物品种)遗传资源的"纯"与"杂"是相对的,从核苷酸序列的角度来看,地球上的生物体都是杂合的,没有2个生物体是完全相同的。一个品种永远处于动态平衡与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