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833篇 |
免费 | 9673篇 |
国内免费 | 1722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2623篇 |
农学 | 10040篇 |
基础科学 | 9465篇 |
18167篇 | |
综合类 | 85787篇 |
农作物 | 12365篇 |
水产渔业 | 7981篇 |
畜牧兽医 | 28659篇 |
园艺 | 13257篇 |
植物保护 | 83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74篇 |
2023年 | 3773篇 |
2022年 | 8070篇 |
2021年 | 7985篇 |
2020年 | 7499篇 |
2019年 | 7491篇 |
2018年 | 5465篇 |
2017年 | 8456篇 |
2016年 | 5744篇 |
2015年 | 8557篇 |
2014年 | 9073篇 |
2013年 | 10899篇 |
2012年 | 14975篇 |
2011年 | 15514篇 |
2010年 | 14926篇 |
2009年 | 13085篇 |
2008年 | 13349篇 |
2007年 | 12083篇 |
2006年 | 9769篇 |
2005年 | 7688篇 |
2004年 | 4942篇 |
2003年 | 3314篇 |
2002年 | 3726篇 |
2001年 | 3359篇 |
2000年 | 2977篇 |
1999年 | 1093篇 |
1998年 | 188篇 |
1997年 | 173篇 |
1996年 | 126篇 |
1995年 | 122篇 |
1994年 | 105篇 |
1993年 | 100篇 |
1992年 | 96篇 |
1991年 | 95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3篇 |
1981年 | 29篇 |
1965年 | 4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36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7篇 |
1956年 | 56篇 |
1955年 | 29篇 |
195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选择松嫩草地上的3种优势牧草羊草(Leymus chinensis)、碱蒿(Artemisia anethifolia)和全叶马兰(Kalimeris integrifolia) ,通过野外干旱胁迫试验、定点实时观测和隶属函数法,研究3种优势牧草在不同生育期内对不同等级干旱胁迫的响应,探究不同等级干旱胁迫对牧草在不同生育期内形态特性的影响及其抗旱能力。结果表明:在牧草同一生育期内,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株高、叶长、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受到的影响越大,在特旱程度下,3种牧草生长受干旱胁迫影响最严重;同一干旱胁迫处理下,随着生育期推移,株高、叶长、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受干旱胁迫的影响总体呈减少趋势。3种牧草在其生育期内的抗旱性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羊草在开花期抗旱能力最强,其次是在返青期;全叶马兰在开花期抗旱能力最强,其次是在返青期,在抽穗期最差;碱蒿在开花期抗旱能力最强,其次是在抽穗期,在返青期最差。本研究结果对松嫩草地3种优势草种在不同生育期内遭受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时采取不同应急方案具有指导作用,也为培育优良耐旱草种及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2.
203.
204.
光周期对不同秋眠型苜蓿光敏色素和内源激素的影响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3种秋眠型苜蓿光敏色素和植物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揭示苜蓿秋眠性的调控机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FQ-PCRSYBR-GreenI方法,在人工气候室,以美国苜蓿秋眠级标准对照品种Norseman(FD1,秋眠型苜蓿,秋眠1级)、Dupuils(FD5,半秋眠型苜蓿,秋眠5级)和CUF101(FD9,非秋眠型苜蓿,秋眠9级)为材料,设计4个不同的日照长度梯度(7,10,13和16h/d),对其植株处理35d,测定叶片中光敏色素(PHYA 、PHYB)mRNA 表达量,采用(ELISA)试剂盒法测定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赤霉酸(GA3)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PHYA 和PHYB 在短日照条件下合成量大,其中以Norseman表现最为明显。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叶片中的GA3/ABA、ZR/ABA和IAA/ABA均随着光照时间延长而增大;短日照条件下3种秋眠型苜蓿ABA的合成量均为最大,GA3的含量最低,生长严重受到抑制。可能PHYA 和PHYB 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内源激素GA3、ZR、IAA、ABA合成量,进而调控了苜蓿的秋眠。 相似文献
205.
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剂量对绿色型豌豆蚜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不同亚致死剂量对绿色型豌豆蚜实验种群参数的影响,阐明绿色型豌豆蚜发育及繁殖与亚致死剂量的关系,并为豌豆蚜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22~24℃,光照周期L∶D=16 h∶8 h,相对湿度(RH)70%~80%条件下,采用带虫浸叶法确定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对绿色型豌豆蚜的亚致死剂量,通过叶碟饲养,记录其发育历期、产蚜量和寿命。结果表明,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LC20、LC10分别处理成蚜后,成蚜平均寿命和平均产蚜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其中阿维菌素LC20处理平均寿命最短为3.34 d,高效氯氰菊酯LC20处理平均产蚜量最低为14.30头;F1代除3龄历期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龄期历期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成虫期、存活率、平均产蚜量、净增殖率及平均世代周期均表现为LC10大于LC20,在阿维菌素LC10下,F1代成蚜寿命、成蚜平均产蚜量、净增殖率及平均世代周期达到最大值且均大于对照,分别为9.76,77.76,65.32,12.41。表明吡虫啉,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成蚜后,对其寿命和繁殖力均起到抑制作用,但对F1代影响表现为大部分生物学参数随亚致死剂量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206.
高羊茅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基因FaSAMDC的克隆与差异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高羊茅光敏色素C基因5′端克隆时,筛选到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基因的5′端序列,根据5′端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该基因的3′端,拼接得到高羊茅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基因全序列,命名为FaSAMDC(GenBank登录号:HQ606139),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FaSAMDC基因在长日照与短日照条件下昼夜24 h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揭示不同光周期调控FaSAMDC基因的表达奠定理论基础。FaSAMDC的cDNA全长1 964 bp,具有微型上游阅读框、小型上游阅读框和主阅读框3个开放阅读框,分别位于226~234,234~380和555~1 742 bp,微型上游阅读框和小型上游阅读框存在1个碱基重叠,主阅读框编码395个氨基酸,含有保守功能域:酶原剪切位点功能域和SAMDC蛋白快速降解有关的PEST功能域。对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表明,FaSAMDC与其他单子叶植物SAMDC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在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条件下,FaSAMDC都具有3个表达峰。短日照处理条件下的表达峰比长日照处理条件下的表达峰早几个小时,但峰高低于长日照条件。由此说明,FaSAMDC基因的表达受光周期调控,与生物钟控制的昼夜节律有关。 相似文献
207.
208.
A strain of highly cellulolytic decomposing bacteria was obtained by the congo red flat plate straining and shake flasking method screened from the ox dung which named N12. It had been identified as Bacillus which belonged to Bacillus pumilus sp. by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bservation,physiology and biochemical experiment and also 16S rRNA genetic analyze.The conditions of producing cellulase on strain N12 were also been studied in this test.When the content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were 0.5% maizena and 1% yeast powder,and also the nitial pH was 3.0,th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was 42 ℃,at the same time the fermentation time was 54 h,it had the highest enzyme activity. 相似文献
209.
210.
采用铁盐法和生物发酵法对青海普通菜籽粕进行脱毒处理,对处理后菜籽粕中的抗营养因子硫葡甙(GL)?噁唑烷硫酮(OZT)?异硫氰酸酯(ITC)和植酸以及常规营养成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等进行测定,并与双低菜籽粕加以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利用生物发酵法对青海普通菜籽粕进行脱毒处理,脱毒效果较为明显,不仅可提高菜籽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