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903篇 |
免费 | 18075篇 |
国内免费 | 1307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289篇 |
农学 | 7423篇 |
基础科学 | 8981篇 |
17369篇 | |
综合类 | 81005篇 |
农作物 | 11676篇 |
水产渔业 | 7263篇 |
畜牧兽医 | 27242篇 |
园艺 | 12832篇 |
植物保护 | 797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4篇 |
2024年 | 3714篇 |
2023年 | 4190篇 |
2022年 | 8027篇 |
2021年 | 7634篇 |
2020年 | 7181篇 |
2019年 | 7051篇 |
2018年 | 5217篇 |
2017年 | 7903篇 |
2016年 | 5312篇 |
2015年 | 7999篇 |
2014年 | 8388篇 |
2013年 | 10125篇 |
2012年 | 13912篇 |
2011年 | 14336篇 |
2010年 | 13808篇 |
2009年 | 12152篇 |
2008年 | 12465篇 |
2007年 | 11159篇 |
2006年 | 8954篇 |
2005年 | 6985篇 |
2004年 | 4513篇 |
2003年 | 2730篇 |
2002年 | 2765篇 |
2001年 | 2547篇 |
2000年 | 2425篇 |
1999年 | 822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5篇 |
1981年 | 27篇 |
1965年 | 4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34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7篇 |
1956年 | 54篇 |
1955年 | 28篇 |
195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123.
准噶尔盆地硬蜱区系考察与名录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蜱类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可以携带和传播多种重要病原.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地处新疆北部,是我国虫媒疫病的自然疫源地.2010年~2012年期间,通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硬蜱区系考察与分类研究,共采获硬蜱标本19466枚,隶属5属21种,以草原幸蜱(Dermacentor nuttalli Olenev)、亚洲璃眼埤(Hyalomma asiaticum asiaticum Schulze)和银盾车蜱(Dermacentor niveus Neumann)为优势种类,分别占总蜱数的27.76%、23.39%、19.96%.该考察结果填补了近十几年来准噶尔盆地蜱类缺乏系统考察的空缺,考察名录代表了噶尔盆地最新蜱类物种. 相似文献
124.
125.
目的:建立无创伤的血瘀痛经小鼠模型。方法:雌性昆明种小鼠240只,连续灌胃己烯雌酚12 d,第11天背部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后动物饲养环境温度保持在8-10℃24 h,末次灌胃己烯雌酚1 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观察并记录小鼠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与尾部血栓形成长度百分率及血小板聚集值。数据采用X±S表示,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筛选血瘀痛经小鼠模型建立条件。结果:模型建立方法为灌胃己烯雌酚2 mg/kg,连续12 d,第11天背部皮下注射角叉菜胶300 mg/kg,后将动物饲养环境温度保持在8-10℃24 h,第12天腹腔注射缩宫素25 u/kg,小鼠痛经扭体现象出现,尾部血栓形成明显。结论:小鼠血瘀痛经模型是一种造模方法易于掌握,造模成功后体征表征明显,便于观察,在活血调经药效筛选中可以节约实验动物的模型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126.
针对辽宁省沙化土地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分析指出影响土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7.
128.
将诺氟沙星按照0、20、40、60、80和100 mg/kg浓度,对小体鲟及史氏鲟连续口服给药5 d,停药2 d后对其血浆及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进行测定,以期掌握不同诺氟沙星给药浓度下,两种鲟两种组织中SOD活力变化趋势,并探讨评价该药在鲟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最适剂量,以及对鱼类肝脏的损伤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鲟两种组织内均含有一定量的SOD酶,且在对照组及所有给药组肝脏中酶活力均高于血浆中。不同给药浓度下,两种鲟两种组织中SOD活力变化均呈现规律的先受诱导升高,而后被抑制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40 mg/kg给药浓度组达到最大值。血浆中SOD活力受给药浓度影响较小,起伏较平稳,在40 mg/kg给药浓度组史氏鲟血浆中SOD值高于小体鲟,而其他组别均为小体鲟较高。而肝脏中SOD活力变化较剧烈,且在对照组、诱导最高SOD活力的40 mg/kg给药浓度组和最高给药浓度组,小体鲟均高于史氏鲟,且小体鲟肝脏中SOD在40 mg/kg给药浓度组活力值极高,形成一个尖锐的峰值。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对两种鲟给药浓度为30~50 mg/kg时,既能使药效最好而又不会对肝脏产生明显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9.
利用PCR方法获得副猪嗜血杆菌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luxS)基因全长DNA,将PCR纯化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E.coil DH5α菌株,重组阳性质粒测序并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三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510bp,并与GenBank中登录的其他5株菌株luxS基因完整参考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均在70%以上。用ExPAsy软件包预测了推导蛋白的特性,运用Swiss-PDB viewer软件的SWISS-Model处理器,并利用同源建模的思想建立HPS-luxS的三维结构。拉马钱德兰图证明,构建的luxS蛋白的空间结构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0.
有机生产模式下牧草粘虫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牧草有机生产模式下的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防治,对有机牧草种植区和非有机牧草种植区的5种牧草,通过生物农药BT、农业防治即时刈割利用牧草和化学合成农药溴氰菊酯、辛硫磷处理,进行草地上的粘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BT防效与常规农药校正防效无显著差异,校正防效达到91.67%~98.59%;其次为即时刈割利用牧草,校正防效达到52.78%~81.35%,该法与有机生产理念高度吻合,可作为有机牧草生产中首选的防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