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5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林业   201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88篇
  253篇
综合类   1365篇
农作物   267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368篇
园艺   173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屠苏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53-15255
地域文化和场所精神是景观设计的中心和灵魂,失去地域文化和场所精神的景观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太湖论坛景观环境设计重在地域文化和场所精神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2.
四川盆地紫色土N,P损失载体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利用人工降雨装置模拟3种不同强度的降雨,采用模拟径流小区研究了雨强及耕作措施对紫色土N,P损失量及载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耕作方式相同时,雨强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大,地下径流量减少,总径流量增加,不利于土壤保蓄雨水和含水量的提高。在相同雨强条件下,平作的地表径流量最大,土壤侵蚀也最剧烈。横坡垄作在中小雨强条件下控制地表径流和侵蚀的效果非常明显,但在大雨强条件下,控制径流和泥沙的效果减弱;横坡垄作有增加地下径流和N流失量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有约1%的化肥N(速效N)被雨水淋洗出土体并排放到环境中;而速效P的流失量只占化肥P的3/10000~10/10000,流失量很微小。紫色土坡耕地P流失载体是泥沙,流失量更易受雨强的影响,要控制P流失,首先应防止土壤侵蚀;横坡垄作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因此,也能较好控制P流失。紫色土坡耕地N流失载体在雨强较小时是径流,径流中又以壤中流为主,要控制N流失,首先必须控制壤中流;传统横坡垄作会加大壤中流量,也就加大了N流失。全面控制紫色土的N,P损失,必须采用控蚀耕作、增厚土层、提升土壤有机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3.
研究不同腐烂程度毛竹蔸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果发现细菌对数值最低为5.477,最高为7.380;真菌对数值最低为5.301,最高为6.903;放线菌对数值最低为5.740,最高为7.000;纤维素降解菌对数值最低为4.301,最高为6.477;木质素降解菌最低为4.415,最高为6.799。毛竹蔸腐烂过程中,前期各菌增长较快;中期细菌、真菌、放线菌对数值不断变化;后期菌对数值都较高;各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助和竞争。了解竹林砍伐前期的竹蔸腐烂规律,可为砍伐后的竹蔸降解提供参考,同时为竹蔸微生物在种级单位上的分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4.
【目的】哺乳期犊牛胃肠道功能尚未健全,对日粮的消化能力不足,易导致腹泻等营养性疾病的发生,降低成活率。实施早期断奶的哺乳期犊牛日粮以液体的代乳品为主,其酸度对犊牛健康有着比成年牛更加重要的影响,但目前犊牛血气指标变化的规律、正常值范围等数据仍不成体系,无法判别日粮酸度是否适宜。本研究以48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研究液体饲料pH值对哺乳期犊牛血气指标的影响,探索犊牛血气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2×4因子设计,2种代乳品,其植物蛋白占总蛋白比例分别为50%和80%,代乳品乳液pH值分别调整为6.2、5.5、5.0、4.5,共计8个处理组。将48头新生荷斯坦公犊随机分配到上述8个组中,分别饲喂上述代乳品乳液。试验期63 d,其中预试期21d,正试期42 d。每两周测定犊牛体重,每日记录代乳品和颗粒料的采食量;在21、49 d抽取全血检测血液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气分压(pO2)、氧饱和度(SO2)、[HCO3-]浓度(HCO3-)、实际剩余碱量(ABE)、总二氧化碳量(TCO2)、标准碳酸氢盐浓度(SBC)和标准剩余碱(SBE)。采用SAS软件GLM或MIXED模型对生长性能或血气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REG模型建立血气指标与代乳品乳液pH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式,以正态分布检验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降低代乳品乳液pH值可提高犊牛平均日增重(P<0.05);代乳品乳液pH值对犊牛血液pO2、SO2、HCO3-、ABE、TCO2、SBC和SBE皆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血液pH值、pCO2也具有影响趋势;随着代乳品乳液pH值的降低,犊牛血液pH值、pCO2、pO2、SO2、HCO3-、TCO2呈现出二次曲线变化规律(P<0.05),R2分别达到0.9201、0.8481、0.8600、0.9445、0.8631、0.8141,ABE、SBC和SBE则呈现出直线型改变(P<0.05),R2分别为0.9060、0.8126、0.8298。血液pH值和pCO2随日龄变化有显著改变(P<0.05);除HCO3-、ABE、SBE外,其他血气指标符合正态分布规律(P>0.05)。代乳品中植物蛋白占总蛋白的比例由50%提高到80%时,犊牛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降低,但血气指标并未受到影响(P>0.05)。 【结论】随代乳品乳液pH值的降低,21-63 d犊牛血液HCO3-、ABE、TCO2、SBC、SBE显著降低,可作为评价日粮酸度效果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5.
6株生防放线菌对辣椒疫霉的皿内拮抗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采用琼脂块法研究了6株生防放线菌在不同培养基、培养时间及紫外线处理等多种条件下对2株辣椒疫霉的皿内拮抗作用。结果表明,6株放线菌(10号除外)在供试培养基上的拮抗性表现为PDA>黄豆粉>腐殖酸,PDA琼脂培养基可作为辣椒疫霉生防放线菌的筛选培养基;6株放线菌不同培养时间对辣椒疫霉的抗菌活性表现为13d>20d>7d,以培养13d时的拮抗效果较好;6株拮抗放线菌对陕西岐山辣椒疫霉P4的拮抗效果均优于青海辣椒疫霉P3菌株;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拮抗性放线菌琼脂块,不能准确地指示放线菌分泌的抗生素化学结构是否稳定,还需提取发酵产物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136.
木瓜是桔小实蝇的寄主植物,采用气质联用仪测定了木瓜果实挥发性物质组成,并测定了其对桔小实蝇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鉴定出的木瓜果实挥发性物质主要有7种,物质名称和含量如下:α-法呢烯(37.93%)、里那醇(30.08%)、朱栾倍半萜(18.04%)、氢-吡喃-2,6-(3氢)-二酮(8.48%)、反-2-癸烯醛(3.42%)、朱栾倍半萜1(1.03%)、大根香叶烯(1.02%)。桔小实蝇雌雄成虫在交配前后均对反-2-癸烯醛产生较强的触角电位反应,而对α-法呢烯,朱栾倍半萜,大根香叶烯和里那醇的触角电位反应值则因成虫性别及交配前后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7.
以孝感市孝南区西河镇的成年栀子林为试材,对栀子的6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果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应作为丰产栽培选择的重要性状;树高和冠幅主要是通过单株果数来影响单株产量,在生产中要注意协调好树高、冠幅和单株果数的关系;单果重也可适当考虑。  相似文献   
138.
对江西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的组成、分布区类型和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区的种子植物共计156科610属1 328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0属13种,被子植物151科600属1 315种。含20种以上的科共16科,单、寡种属共554属,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泛热带分布科居多,共68科;其次是世界分布科,共29科。在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中,都是泛热带分布最多,北温带分布次之,说明该区的植物区系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39.
本试验旨在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复合菌对后备牛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4头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基础饲粮(A组,断奶前基础饲粮由代乳粉、开食料和羊草组成,断奶后由精料、羊草和全株青贮玉米组成)、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B组)、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菌(C组,复合菌中各菌菌数比例为1:1)、基础饲粮+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的复合菌(D组,复合菌中各菌菌数比例为1:1:1)。每头牛食入益生菌总数为2×1010CFU/d。试验期共52周,每4周空腹称重、测量体尺一次。结果表明,添加地衣芽孢杆菌的B组日增重和末体长显著高于A组,末体重有高于A组的趋势;但添加益生菌对后备牛的体高和胸围没有显著性影响。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后备牛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0.
云南元江野生稻抽穗开花期耐热QTL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以籼稻(Oryza sativa ssp. indica) 品种特青为遗传背景的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 Griff.)(简称“元江普野”)渗入系为材料,调查温室高温胁迫条件下野生稻渗入系和受体亲本特青的结实率,采用单标记回归分析法,共检测到4个抽穗开花期耐热性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第1、3、8和10染色体。其中位于第1和3染色体上的2个QTL(qHT1和qHT3),贡献率分别为12%和6%,来自元江普野的等位基因能提高群体的耐热性,分别可增加9.13%和6.71%的结实率。而位于第8、10染色体上的2个QTL(qHT8和qHT10),贡献率均为6%,来自元江普野的等位基因降低群体的耐热性,加性效应分别为-6.44%和-4.44%。研究结果不仅为耐热水稻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而且充分显示了利用野生稻的优异基因改良栽培稻抗逆性状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